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周旋专利>正文

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136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穿设于绝缘壳体内的端子及扣持件;绝缘壳体后段向下一体设有一支架,使绝缘壳体下方形成凹陷空间,支架上设有一横板,横板背面设有凹槽,以对应支持卡合各端子的接脚,横板与各端子的接脚相互迫紧卡定;端子接脚的横切面呈凹形,其设有扩大部,以与横板的凹槽迫紧固定;横板的凹槽设有具弹性的卡块,以卡定端子的接脚;横板设有相间隔的深凹槽及浅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一种架高式电连接器,其下面可组接其他电连接器,籍以节省占用主机板的空间。电脑及其周边设备经不断改良,除了结合即时语音、影像、立体动画等功能外,更朝向轻簿短小且易于携带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于作为导通电源及讯号连接的连接器,亦需有较好的配合设计,以使更多周边设备连接至电脑主机板上。电连接器已发展组合成上下双层方式,藉以节省主机板的空间,使主机板上能排列更多电连接器以能连接更多的讯号线或缩小主机板面积,使电脑能更为轻簿短小;有关于此方面的电连接器,可参考台湾第84215024号专利(公告第323857号),该专利即涉及一架高的框架本体,藉以使框架本体上方及下方分别可组合电连接器。但该专利特别是利用一框架本体来达到架高的作用,故电连接器必需与该框架本体结合,组装较为麻烦,且因分别成型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及框架本体,制造成本亦相对增加。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的架高式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为一体形成架高设计,使下方形成一可容纳其他电连接器的凹室,使电连接器呈双层排列,而且可简化构造,降低制造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架高式电连接器,其端子的接脚可卡定于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的架高支架上,藉此达到简化构造的作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措施本技术的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穿设于绝缘壳体内的端子及至少一扣持件;其特征在于,绝缘壳体后段向下一体设有一支架,使绝缘壳体下方形成一凹陷空间,支架上设有一横板,横板背面设有凹槽,以对应支持卡合各端子的接脚,横板与各端子的接脚相互迫紧卡定。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接脚的横切面呈凹形,其设有扩大部,以与所述横板的凹槽迫紧固定。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的凹槽设有具弹性的卡块,以卡定端子的接脚。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设有相间隔的深凹槽及浅凹槽,各浅凹槽下方形成一空间,使相邻的两深凹槽分离。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的凹槽设有缩小的迫紧段,以与所述端子接脚的较宽部形成迫紧固定。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设有相互间隔的深凹槽及浅凹槽,各深凹槽延伸出两较低的侧壁。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的凹槽设成不同横宽的二段凹槽,二段凹槽间形成有一尖部。配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的立体图。图2本技术的底面视图。图3本技术中支架的横板与端子结合的立体示意图。图4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加工迫紧状态的示意图。图6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立体图。图7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加工迫紧状态的示意图。图8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底面视图。图9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底面视图。请参阅图1、2、3,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1、数个端子2、一金属前罩3及三个扣持件,其中绝缘壳体1设有多个插槽11,且后段向下一体设有一支架12,使绝缘壳体1的下方形成一凹陷空间13,凹陷空间13中间设有一分隔板14,分成两相等的空间,支架12下端设有一横板121,横板121背面设有相间隔的深凹槽123及浅凹槽124,各浅凹槽123下方形成一空间122,使相邻的两深凹槽124相分离,这样,不论深凹槽123或是浅凹槽124皆呈分离状,故深凹槽的两侧壁125或浅凹槽的两侧壁126皆具有良好的弹性,各槽的约中间位置设有一对卡块127。各端子2由绝缘壳体1后端插入插槽11定位,各端子2的接脚21的截面成凹形,其伸出插槽外成垂直延伸至支架12的下方,其压入各对应的凹槽,受卡块127卡定。扣持件包括有固定于绝缘壳体1两侧的第一扣持件41及一位于中间前方的第二扣持件42。由于支架12的横板121背面的任两相邻的深凹槽123及两相邻的浅凹槽124皆相互分离,故深凹槽的两侧壁125或是浅凹槽的两侧壁126具良好的弹性,加以各槽设有一对卡块127,故各端子2的接脚21压入对应的凹槽时,凹槽的两侧壁会略呈弹性张开状,使接脚很容易进入而为卡块127卡扣定位。请参阅图4,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其中横板121的各深凹槽123延伸出两较低的弹性侧壁128,请参阅图5,各端子的接脚21装入深凹槽123及浅凹槽124后,可分别自该深凹槽的两较低的侧壁128及浅凹槽的两侧壁126向内加工压迫,使其卡定端子接脚21。请参阅图6,其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其中横板121的各深凹槽123设成不同槽宽的二段凹槽1231、1231,二段凹槽间形成有一尖部1233,请参阅图7,如此各端子2装入深凹槽123及浅凹槽124后,可分别自浅凹槽的两侧壁126向内压迫,使深凹槽的尖部1233而形成凸出的卡定部1234,以卡定各端子的接脚21。请参阅图8,其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其中,横板的浅凹槽124亦设有缩小的迫紧段1245,端子的接脚21设有两侧略张开的扩大部211,如此端子的接脚21装入时扩大部211即可与迫紧段1245迫紧,横板121的深凹槽亦采用同样设计。上述实施例皆为端子2成二排与电路板作连接的方式,当然本案的应用同样可设计端子成三排或是成四排的方式,如图9所示,即为端子成四排的方式,其中横板121背面的各浅凹槽124设成逐渐缩小状的第一、二、三、四段凹槽1241、1242、1243、1244,如此即可使大接脚22迫紧于第二段凹槽1242,小接脚23迫紧于第四段段凹槽1244,深凹槽123亦可采用同样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效果1、由于绝缘壳体一体成型有架高的支架,其下方形成一可容纳其他电连接器的凹室,电连接器可双层排列,而且各端子的接脚与支架的横板直接相互迫紧固定,可简化构造,制造方便。2、端子的接脚可卡定于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的架高支架上,结构简化,并可降低制造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穿设于绝缘壳体内的端子及至少一扣持件;其特征在于,绝缘壳体后段向下一体设有一支架,使绝缘壳体下方形成一凹陷空间,支架上设有一横板,横板背面设有凹槽,以对应支持卡合各端子的接脚,横板与各端子的接脚相互迫紧卡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接脚的横切面呈凹形,其设有扩大部,以与所述横板的凹槽迫紧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的凹槽设有具弹性的卡块,以卡定端子的接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设有相间隔的深凹槽及浅凹槽,各浅凹槽下方形成一空间,使相邻的两深凹槽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的凹槽设有缩小的迫紧段,以与所述端子接脚的较宽部形成迫紧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设有相互间隔的深凹槽及浅凹槽,各深凹槽延伸出两较低的侧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的凹槽设成不同横宽的二段凹槽,二段凹槽间形成有一尖部。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穿设于绝缘壳体内的端子及扣持件;绝缘壳体后段向下一体设有一支架,使绝缘壳体下方形成凹陷空间,支架上设有一横板,横板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穿设于绝缘壳体内的端子及至少一扣持件;其特征在于,绝缘壳体后段向下一体设有一支架,使绝缘壳体下方形成一凹陷空间,支架上设有一横板,横板背面设有凹槽,以对应支持卡合各端子的接脚,横板与各端子的接脚相互迫紧卡 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周旋
申请(专利权)人:蔡周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