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619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它包括上盖、与上盖相互叠合的基座及设置于上盖与基座之间的掣动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掣动杆体中段为中央设有凹座的中柱,中柱两侧分别设有凸块;中柱与凸块相对于掣动杆体中心呈偏心状;相互叠合的上盖与基座对应于掣动杆体中柱位置形成容置中柱的凵形槽;上盖设有容置凸块的凸盖,并于凸盖内部设有与凸块相抵的挡片。(*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计算机部件,特别是一种电连接器。如图8所示,习用的电连接器包括上盖40、固定在电路板上的基座41及呈L形掣动杆42。上盖40与基座41相互叠合,且密布相对供中央处理器的各接脚插设的穿孔43;掣动杆42设置于相互叠合的上盖40与基座41之间。当中央处理器的各接脚插入相对的穿孔43后,扳动掣动杆42即可使上盖40与基座41间错开一小段距离,藉以达到将中央处理器的各接脚与其他电路相互导通。习用的电连接器,为使上盖40与基座41间产生小段距离的移动,系将掣动杆42设计呈L型,结合在上盖40与基座41间的L型掣动杆42一侧具有偏心的设计,利用此偏心的设计,配合上盖40与基座41间彼此叠合之故。当扳动掣动杆42至另侧时,可驱动上盖40相对于基座41形成一小段位移。目前因电脑元件的精致化以减少占用机壳内部的空间,因此,所使用安装的连接器体积也朝向此趋势设计。但目前习用电连接器除了上盖与基座,必须设有可控制两者相对位移的掣动杆,如此将占用机体内部相当的空间;再者,由于掣动杆仅在更换中央处理器时使用,平时并无任何作用,故经常占有一定空间似乎无必要;且亦有受到不正常的碰撞造成电路的异常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月珠
申请(专利权)人:佶鸿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