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气泡的胶水管路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4186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管路领域的一种除气泡的胶水管路循环装置,包括含浸盆,含浸盆的右侧分别放置有管道阀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进流管和进流弯管,含浸盆的上表面安装有气泵,气泵的输出端安装有出气管,含浸盆的正面和含浸盆的背面分别安装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通过设置管道阀门,配合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起到对进流管和进流弯管便于进行阀门切换的作用,能够实现当对第一过滤器进行滤袋更换时,将管道中的汽泡进行排出的目的,通过设置气泵,能够配合出气管,起到将含浸盆内部存在的空气进行排出的作用,防止含浸盆内部存在空气,从而在使用时液体与空气混合会产生汽泡,汽泡会造成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汽泡会造成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汽泡会造成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气泡的胶水管路循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管路领域,具体是一种除气泡的胶水管路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管路是指液压系统中传输工作流体的管道,相对于管道而言,管路是一种合理安排的管道系统,因为管路的灵活性,管路常被用于液压系统等靠液体驱动的机械设备,而当我们使用胶水管时,也要对胶水管进行铺设管路,从而使其胶水管能够进行使用。
[0003]而现有的一些胶水管路,在使用的时候,内部会产生气泡,而气泡会影响我们对产品品质的使用效果,同时在对胶水管进行连接时,一些连接处会出现密封性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除气泡的胶水管路循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气泡的胶水管路循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包括含浸盆,所述含浸盆的右侧分别放置有管道阀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进流管和进流弯管,所述含浸盆的上表面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含浸盆的正面和含浸盆的背面分别安装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含浸盆右侧分别放置有供给泵、两个相同的第一过滤器和调黏槽,所述含浸盆的正面通过导管与供给泵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所述供给泵的输出端与进流弯管远离第一过滤器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进流管远离第一过滤器的一端与进流弯管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所述管道阀门的外表面分别与进流管和进流弯管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所述第一阀门的外表面与进流弯管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阀门的外表面与进流管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流管和进流弯管远离供给泵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过滤器的输入端固定连通,两个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输出端共同通过导管与调黏槽的正面固定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含浸盆的左侧分别放置有两个相同的第二过滤器、排回泵、回流管和回流弯管,所述回流弯管的外表面与第二密封圈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回流弯管远离排回泵的一端与含浸盆的背面固定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回泵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调黏槽的背面固定连通,所述排回泵的输出端与回流管靠近排回泵的一端固定连通,两个所述第二过滤器其中一个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回流管的外表面固定连通,两个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输出端共同通过导管与回流弯管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所述管道阀门的外表面通过导管与回流管的外表面固定连通。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泵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相同的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的底面均与含浸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黏槽的底面安装有两组相同的底座,所述含浸盆的右侧面固定连通有进液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管道阀门,配合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起到对进流管和进流弯管便于进行阀门切换的作用,能够实现当对第一过滤器进行滤袋更换时,将管道中的汽泡进行排出的目的,通过设置气泵,配合出气管,起到将含浸盆内部存在的空气进行排出的作用,防止含浸盆内部存在空气,从而在使用时液体与空气混合会产生汽泡,汽泡会造成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起到对管道与含浸盆连接时较好进行密封的作用,能够防止空气通过连接处进入到管道内部的目的,避免连接处密封性效果不佳时,会造成产品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胶水管路循环装置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含浸盆立体的后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管道阀门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含浸盆立体的侧视图。
[0020]图中:1、含浸盆;2、供给泵;3、进流弯管;4、进流管;5、底座;6、调黏槽;7、回流弯管;8、第二过滤器;9、回流管;10、排回泵;11、气泵;12、出气管;13、固定块;14、第一密封圈;15、第二密封圈;16、第一过滤器;17、管道阀门;18、第一阀门;19、第二阀门;20、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除气泡的胶水管路循环装置,包括含浸盆1,含浸盆1的右侧分别放置有管道阀门17、第一阀门18、第二阀门19、进流管4和进流弯管3,含浸盆1的上表面安装有气泵11,气泵11的输出端安装有出气管12,含浸盆1的正面和含浸盆1的背面分别安装有第一密封圈14和第二密封圈15。
[0023]其中,含浸盆1右侧分别放置有供给泵2、两个相同的第一过滤器16和调黏槽6,含浸盆1的正面通过导管与供给泵2的输入端固定连通,供给泵2的输出端与进流弯管3远离第一过滤器16的一端固定连通,进流管4远离第一过滤器16的一端与进流弯管3的外表面固定连通,管道阀门17的外表面分别与进流管4和进流弯管3的外表面固定连通,第一阀门18的外表面与进流弯管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通过设置供给泵2、第一过滤器16与调黏槽6之间的连接,能够实现对液体进行输送和加工的目的,防止无法实现输送时,造成管道中液体无法进行工作的问题,第二阀门19的外表面与进流管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进流管4和进流弯管3
远离供给泵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过滤器16的输入端固定连通,两个第一过滤器16的输出端共同通过导管与调黏槽6的正面固定连通,通过第二阀门19、进流管4与进流弯管3之间的连接,能够实现对管道中汽泡进行排出的目的,防止汽泡会造成产品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含浸盆1的左侧分别放置有两个相同的第二过滤器8、排回泵10、回流管9和回流弯管7,回流弯管7的外表面与第二密封圈15内壁固定连接,回流弯管7远离排回泵10的一端与含浸盆1的背面固定连通,通过设置第二过滤器8、排回泵10、回流管9和回流弯管7,能够实现对液体进行循环使用的目的,防止浪费液体,造成使用成本增加的问题。
[0024]其中,排回泵10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调黏槽6的背面固定连通,排回泵10的输出端与回流管9靠近排回泵10的一端固定连通,两个第二过滤器8其中一个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回流管9的外表面固定连通,两个第二过滤器8的输出端共同通过导管与回流弯管7的外表面固定连通,管道阀门17的外表面通过导管与回流管9的外表面固定连通,通过排回泵10、调黏槽6、回流管9、第二过滤器8、回流弯管7、管道阀门17与回流管9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气泡的胶水管路循环装置,包括含浸盆(1),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浸盆(1)的右侧分别放置有管道阀门(17)、第一阀门(18)、第二阀门(19)、进流管(4)和进流弯管(3),所述含浸盆(1)的上表面安装有气泵(11),所述气泵(11)的输出端安装有出气管(12),所述含浸盆(1)的正面和含浸盆(1)的背面分别安装有第一密封圈(14)和第二密封圈(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气泡的胶水管路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浸盆(1)右侧分别放置有供给泵(2)、两个相同的第一过滤器(16)和调黏槽(6),所述含浸盆(1)的正面通过导管与供给泵(2)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所述供给泵(2)的输出端与进流弯管(3)远离第一过滤器(16)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进流管(4)远离第一过滤器(16)的一端与进流弯管(3)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所述管道阀门(17)的外表面分别与进流管(4)和进流弯管(3)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所述第一阀门(18)的外表面与进流弯管(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阀门(19)的外表面与进流管(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气泡的胶水管路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流管(4)和进流弯管(3)远离供给泵(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过滤器(16)的输入端固定连通,两个所述第一过滤器(16)的输出端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平朱全胜冯吉成杨养毅龙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正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