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分压式放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402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串联分压式放电装置,包括主电路以及触发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联分压式放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放电装置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串联分压式放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放电线圈是为电力电容器专门设计的放电装置。目前大量应用的放电线圈均为电感式结构,与变压器和电感式电压互感器的结构相似。
[0003]电感式放电线圈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一次绕组N1、二次绕组N2和铁心三部分组成。应用时,一次绕组与电力系统的补偿电容器C相并联,二次绕组输出100V的交流电压供运行监测和继电保护使用。二次绕组的输出容量为100VA。
[0004]放电线圈的工作状态分为稳定状态和放电状态两种工作模式,即电容器在网运行时放电线圈的工作状态称为稳定状态,简称稳态;电容器脱离电网时,放电线圈为电容器释放电荷时的工作状态称为放电状态,简称暂态。如图1所示,稳态时,放电线圈的一次绕组以兆欧姆数量级的高阻抗与电容器相并联,仅有几个至十几个毫安的电流流过一次绕组,二次绕组输出100V(
±
1V)的交流电压,作为变电站(所)的继电保护信号。当电容器脱离电网时,放电线圈随即进入放电状态,电容器以衰减的直流通过放电线圈释放所存储的电荷。在直流电流的作用下,放电线圈的铁心迅速饱和,交流阻抗近似为零,以一次绕组的直流电阻充当限流电阻,将电容器的残压在5S内降低至50V以下。
[0005]从以上放电线圈的两个工作过程可以看出,放电线圈由稳态至暂态的转变条件,是一次绕组阻抗由高至低的变化,而引起阻抗变化的决定因素是电容器释放的直流电流。因此,电感式放电线圈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但是还存在体积大、笨重和造价高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联分压式放电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串联分压式放电装置,包括主电路以及触发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
CL1
、稳态分压电阻R
L1
、分压二极管D
C1
和转换控制开关V
C1
;所述限流电阻R
CL1
的一端与稳态分压电阻R
L1
的一端、分压二极管D
C1
的阳极连接,所述稳态分压电阻R
L1
的另一端连接采样变压器T的一次绕组N1一端连接,所述分压二极管D
C1
的阴极与转换控制开关V
C1
的一端连接,所述转换控制开关V
C1
的另一端与采样变压器T的二级绕组N3一端连接,所述转换控制开关V
C1
的控制端与所述触发电路连接,所述触发电路连接在所述采样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N3两端。
[0009]进一步地,所述触发电路包括微型继电器J1、缓冲电容器C2、整流二极管D1、滤波电容器C1、电阻R1、门极保护电路和发光二极管D4,所述微型继电器J1的两端连接在所述采样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N3两端,所述缓冲电容器C2与所述微型继电器J1并联,所述发光二极管
D4与电阻R1串联后再与所述微型继电器J1并联,所述整流二极管D1阳极与所述采样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N3另一端连接,所述整流二极管D1阴极与滤波电容器C1一端、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1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器C1另一端与所述采样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N3另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1另一端与门极保护电路中连接,所述门极保护电路还与转换控制开关V
C1
的控制端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门极保护电路包括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转换控制开关V
C1
的控制端,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3阴极,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采样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N3一端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串联分压式放电装置采用树脂浇注式结构、油浸蚀式结构或浇筑与油浸结合式结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触发电路集成于一触发板上,所述主电路设于分压板上,所述分压板设于所述采样变压器T上,所述触发板设于所述分压板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可以将稳态与暂态的两种工作状态由各自所对应的工作电路独立完成,晶闸管V
C1
为工作模式转换开关,电路采用RL串联分压的结构,可以降低采样变压器的端电压,减少采样变压器的绕组匝数和铁心重量,降低放电线圈的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感式放电线圈的电路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串联分压式放电装置的电路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稳态工作电路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暂态工作电路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中触发电路的电路图。
[0020]图6是本技术串联分压式放电装置中采样变压器的结构图。
[0021]图7是本技术串联分压式放电装置中器身的一种结构图。
[0022]图8是本技术串联分压式放电装置中器身的另一种结构图。
[0023]图9是本技术串联分压式放电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5]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串联分压式放电装置,包括主电路以及触发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
CL1
、稳态分压电阻R
L1
、分压二极管D
C1
和转换控制开关V
C1
;所述限流电阻R
CL1
的一端与稳态分压电阻R
L1
的一端、分压二极管D
C1
的阳极连接,所述稳态分
压电阻R
L1
的另一端连接采样变压器T的一次绕组N1一端连接,所述分压二极管D
C1
的阴极与转换控制开关V
C1
的一端连接,所述转换控制开关V
C1
的另一端与采样变压器T的二级绕组N3一端连接,所述转换控制开关V
C1
的控制端与所述触发电路连接,所述触发电路连接在所述采样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N3两端。
[0026]如图3所示,为稳态工作过程,图中Q为系统的高压断路器,C为补偿电容器,放电线圈则并联在电容器C的两端。放电装置处于稳态工作模式时,高压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联分压式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路以及触发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CL1、稳态分压电阻RL1、分压二极管DC1和转换控制开关VC1;所述限流电阻RCL1的一端与稳态分压电阻RL1的一端、分压二极管DC1的阳极连接,所述稳态分压电阻RL1的另一端连接采样变压器T的一次绕组N1一端连接,所述分压二极管DC1的阴极与转换控制开关VC1的一端连接,所述转换控制开关VC1的另一端与采样变压器T的二级绕组N3一端连接,所述转换控制开关VC1的控制端与所述触发电路连接,所述触发电路连接在所述采样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N3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分压式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包括微型继电器J1、缓冲电容器C2、整流二极管D1、滤波电容器C1、电阻R1、门极保护电路和发光二极管D4,所述微型继电器J1的两端连接在所述采样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N3两端,所述缓冲电容器C2与所述微型继电器J1并联,所述发光二极管D4与电阻R1串联后再与所述微型继电器J1并联,所述整流二极管D1阳极与所述采样变压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庆阳王琨张恒杨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德元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