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纳米金颗粒复合物及其递送ERG与治疗脑水肿疾病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3750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因治疗技术领域,涉及脂质纳米金颗粒复合物及其递送ERG与治疗脑水肿疾病的应用,提供了一种通过基因治疗的方法治疗脑水肿的脂质金纳米颗粒复合物。其包括Ang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脂质纳米金颗粒复合物及其递送ERG与治疗脑水肿疾病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治疗
,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通过基因治疗的方法治疗脑水肿的脂质金纳米颗粒复合物。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脑水肿是临床上常见的非独立疾病,可继发或伴发于多种脑部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根据病因以及病理机制的不同,脑水肿有五大类,分别为血管源性、细胞毒性、渗透压性、间质性以及流体静力压性等五类。其中血管源性脑水肿是最常见的类型。其基本病理机制是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造成血浆蛋白与水分渗出,引起脑组织细胞外液含量增高。目前脑水肿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类。手术治疗即开颅手术,风险极高;药物治疗如脱水剂甘露醇、利尿剂呋塞米、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只能降低颅内压,并没有修复受损的血脑屏障,不能彻底治疗脑水肿。因此开发通过修复受损的血脑屏障来彻底治疗脑水肿的方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4]基因治疗因其直接、高效的特点,在医学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采用基因治疗脑水肿的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基因治疗的治疗脑水肿的脂质金纳米颗粒复合物。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基因治疗的方式治疗脑水肿的脂质金纳米颗粒复合物,所述复合物为Ang1

Lipo

AuNP

ERG复合物,制备方法包括:
[0008]向AuNPs溶液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反应;再加入β

巯基乙胺,进行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透析纯化,透析液为弱酸性的柠檬酸溶液;透析后过滤,得到阳离子AuNPs溶液;
[0009]将阳离子AuNPs溶液加入ERG质粒溶液,搅拌过夜,得到AuNP

ERG溶液;
[0010]将DSPE

PEG
2000

MAL和Ang

1在溶液进行反应,透析纯化,得到Ang

DP
2000

[0011]分别取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和2

二油酰基羟丙基
‑3‑
N,N,N

三甲铵氯DOTAP,加入到甲醇溶液中,加热使三者溶解,混匀后,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所述Ang

DP
2000
混合均匀,蒸干甲醇,得到脂质体;
[0012]将所述AuNP

ERG溶液与脂质体进行震荡水化、超声破碎,固液分离、过滤,得到Ang1

Lipo

AuNP

ERG复合物。
[0013]研究表明:ERG能激活内皮细胞紧密连接、黏附连接关键分子Claudin

5、VE

cadherin的表达,还可以调控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

1的表达,在维持血脑屏障完整性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ERG(ETS

related gene)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基因,属于Ets转录因子家族,是内皮祖细胞生成和分化的重要调控分子。因此,本专利技术尝试运载ERG基因进入脑内皮细胞,来调控Claudin

5、VE

cadherin、ICAM

1的表达,起到修复血脑屏障、治疗脑水肿的作用。
[0014]除此之外,为了实现基因治疗在体内的靶向性,本专利技术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验摸索,应用了血管生成素Ang

1与其受体Tie 2。血管生成素是一类在胚胎血管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生长因子,其受体Tie 2则是特异性表达于内皮细胞的酪氨酸激酶型受体。Ang

1是Tie 2受体的高亲和力配体。通过Ang

1与Tie 2受体特异性结合,实现治疗的靶向性。
[0015]基因治疗的实现,离不开优秀的基因载体。脂质金纳米颗粒载体具有容量大、毒性低、易合成的优点,因此,本专利技术选择脂质金纳米颗粒来作为运载ERG的载体。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脑水肿的药物,包括:上述的脂质金纳米颗粒复合物。
[0017]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上述的脂质金纳米颗粒复合物在制备修复血脑屏障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8]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上述的脂质金纳米颗粒复合物在制备治疗脑水肿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1)脂质金纳米颗粒复合物Ang1

Lipo

AuNP

ERG作为ERG的基因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高的递送效率。当Ang1

Lipo

AuNP

ERG被脑内皮细胞摄取后,ERG质粒在细胞内表达,进而调控Claudin

5、VE

Cadherin、ICAM

1的表达,起到修复血脑屏障、治疗脑水肿的作用。
[0021](2)本申请的操作方法简单、具有普适性,易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脂质金纳米颗粒复合物Ang1

Lipo

AuNP

ERG的合成过程示意图。
[0024]图2是(a)Ang1

Lipo

AuNP

ERG复合物的细胞毒性实验(n=8,**p<0.01)。(b)Ang1

Lipo

AuNP

ERG复合物对对细胞中ERG、VE

Cadherin、Clsudin

5、ICAM

1表达量的影响(n=8,**p<0.01)。(c)Ang1

Lipo

AuNP

ERG复合物对细胞通透性的影响(n=8,**p<0.01)。
[0025]图3是Ang1

Lipo

AuNP

ERG加入到TNF

α处理的人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基因治疗的方式治疗脑水肿的脂质金纳米颗粒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物为Ang1

Lipo

AuNP

ERG复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向AuNPs溶液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反应;再加入β

巯基乙胺,进行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透析纯化,透析液为弱酸性的柠檬酸溶液;透析后过滤,得到阳离子AuNPs溶液;将阳离子AuNPs溶液加入ERG质粒溶液,搅拌过夜,得到AuNP

ERG溶液;将DSPE

PEG
2000

MAL和Ang

1在溶液进行反应,透析纯化,得到Ang

DP
2000
;分别取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和2

二油酰基羟丙基
‑3‑
N,N,N

三甲铵氯DOTAP,加入到甲醇溶液中,加热使三者溶解,混匀后,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所述Ang

DP
2000
混合均匀,蒸干甲醇,得到脂质体;将所述AuNP

ERG溶液与脂质体进行震荡水化、超声破碎,固液分离、过滤,得到Ang1

Lipo

AuNP

ERG复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基因治疗的方式治疗脑水肿的脂质金纳米颗粒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与β

巯基乙胺的质量比为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炬蘧文雅李平唐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