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液面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368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液面交换器,进水管经顶板三通阀及进液管与上层溶液桶相连通,顶板固定于上层溶液桶的顶部开口处,上层溶液桶与下层溶液桶相连接,下层溶液桶的底部开口固定于底板上,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孔洞,下部导液管通过所述第一孔洞及底板三通阀与下层溶液桶相连通;热传导包裹带包裹于下层溶液桶及上层溶液桶的外壁上,热传导包裹带的侧面设置有腔体出口及腔体入口,水箱的出口经阀门、第一蠕动泵及介质传输三通阀与制冷设备及制热设备相连接;热传导包裹带上的腔体入口及腔体出口通过导液管均与制热设备及制冷设备相连,该交换器能够实现渗透垃圾滤液温度的控制。的控制。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液面交换器


[0001]本技术属于涉及一种液面交换器,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液面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2]填埋处置是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主要方法。为防止填埋场周围地下水和土壤受到污染,现代化的填埋场往往使用压实黏土衬垫层进行防渗。然而,压实黏土衬垫层是一种多孔材料,其不可能完全阻止垃圾渗滤液向外扩散。在水力梯度的作用下,垃圾渗滤液可以通过压实黏土衬垫层向外迁移。为评价压实黏土衬垫层对垃圾渗滤液的阻隔性能,有必要测定压实黏土衬垫层的渗透系数。
[0003]目前主要使用柔性壁渗透仪对压实黏土衬垫层的渗透系数进行测定。在测定过程中,为了避免柔性壁渗透仪的控制面板受到垃圾渗滤液污染,柔性壁渗透仪必须安装一个液面压力交换器。然而,已有的液面压力交换器只能实现水—垃圾渗滤液界面压力传递,而无法垃圾渗滤液的温度进行调节。
[0004]事实上,在真实的垃圾填埋场中,随着季节和填埋时间的变化,垃圾渗滤液的温度是不断变化的;温度的不断变化将改变垃圾渗滤液的粘度,而最终将影响压实黏土衬垫层的渗透系数。
[0005]基于以上分析,需设计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液面交换器,它能够精确控制渗透试验过程中垃圾渗滤液的温度,从而实现压实黏土衬垫层渗透系数精确测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液面交换器,该交换器能够实现渗透垃圾滤液温度的控制。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可调节温度的液面交换器包括交换器本体及温度调节系统,所述交换器本体包括进水管、顶板三通阀、进液管、上层溶液桶、顶板、下层溶液桶、底板及下部导液管;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热传导包裹带、水箱、阀门、第一蠕动泵、介质传输三通阀、制冷设备及制热设备;
[0008]进水管经顶板三通阀及进液管与上层溶液桶相连通,顶板固定于上层溶液桶的顶部开口处,上层溶液桶与下层溶液桶相连接,下层溶液桶的底部开口固定于底板上,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孔洞,下部导液管通过所述第一孔洞及底板三通阀与下层溶液桶相连通;
[0009]热传导包裹带包裹于下层溶液桶及上层溶液桶的外壁上,热传导包裹带的侧面设置有腔体出口及腔体入口,水箱的出口经阀门、第一蠕动泵及介质传输三通阀与制冷设备及制热设备相连接;
[0010]热传导包裹带上的腔体入口及腔体出口通过导液管均与制热设备及制冷设备相连。
[0011]顶板、上层溶液桶、下层溶液桶及底板通过连接螺杆、垫片、螺杆螺栓及支柱固定连接。
[0012]导液管上设置有水流向指示标。
[0013]底板上设置有用于供连接螺杆穿过的第二孔洞。
[0014]底板三通阀与底板之间以及顶板三通阀与顶板之间均通过螺栓相连接。
[0015]上层溶液桶与下层溶液桶之间通过耐酸耐碱橡胶隔膜相连接。
[0016]热传导包裹带通过卡扣包裹于下层溶液桶及上层溶液桶的外壁上。
[0017]底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为环形结构,下层溶液桶的下端内嵌于所述凹槽内。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所述的可调节温度的液面交换器在具体操作时,通过制热设备及制冷设备将热介质或者冷介质通入热传导包裹带中,通过热传导包裹带对垃圾渗漏液进行加热或冷却,以实现垃圾渗滤液温度的可调性。
[0020]进一步,本技术采用可拆卸结构,当试验完成后,通过连接卡扣、连接螺杆和支柱分离热传导包裹带、上层溶液桶、下层溶液桶、顶板及底板,清洗简单方便,有效的避免上次试验残留液体造成试验误差。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1

1方向的剖面图;
[0023]图3为交换器本体的装配示意图;
[0024]图4为热传导包裹带9示意图;
[0025]图5为温度调节系统的工作示意图;
[0026]其中,1为连接螺杆、2为螺杆螺栓、3为螺栓、4为进液管、5

1为顶板三通阀、5

2为底板三通阀、6为顶板、7为上层溶液桶7、8为腔体入口、9为热传导包裹带、10为腔体出口、11为下部导液管、12为底板、13为支柱、14为卡扣、15为导液管、16为水流向指示标、17为进水管、18为耐酸耐碱橡胶隔膜、19为下层溶液桶、20为溶液输出管、21为第一孔洞、22为凹槽、23为第二孔洞、24为垫片、25为水箱、26为阀门、27为第一蠕动泵、28为制热设备、29为介质传输三通阀、30为制冷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技术公开的概念。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0029]参考图1至图5,本技术所述的本技术所述的可调节温度的液面交换器包括交换器本体及温度调节系统,所述交换器本体包括进水管17、顶板三通阀5

1、进液管4、上层溶液桶7、顶板6、下层溶液桶19、底板12及下部导液管11;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热传导包裹带9、水箱25、阀门26、第一蠕动泵27、介质传输三通阀29、制冷设备30及制热设备28;
[0030]进水管17的出口经顶板三通阀5

1及进液管4与顶板6相连通,顶板6固定于上层溶液桶7的顶部开口处,与顶板6无缝拼接,上层溶液桶7与下层溶液桶19之间通过耐酸耐碱橡胶隔膜18相连接。
[0031]下层溶液桶19的底部开口固定于底板12上,顶板6、上层溶液桶7、下层溶液桶19及底板12通过连接螺杆1、垫片24、螺杆螺栓2及支柱13固定连接。
[0032]热传导包裹带9通过卡扣14包裹于下层溶液桶19及上层溶液桶7的外壁上,热传导包裹带9的侧面设置有腔体出口10及腔体入口8,水箱25的出口经阀门26、第一蠕动泵27及介质传输三通阀29与制冷设备30及制热设备28相连接。
[0033]耐酸耐碱橡胶隔膜18为柔性材料,可在压力下扩展,下层溶液桶19添加垃圾渗滤液后再通过在上层溶液桶7加压水,实现下层溶液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液面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换器本体及温度调节系统,所述交换器本体包括进水管(17)、顶板三通阀(5

1)、进液管(4)、上层溶液桶(7)、顶板(6)、下层溶液桶(19)、底板(12)及下部导液管(11);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热传导包裹带(9)、水箱(25)、阀门(26)、第一蠕动泵(27)、介质传输三通阀(29)、制冷设备(30)及制热设备(28);进水管(17)经顶板三通阀(5

1)及进液管(4)与上层溶液桶(7)相连通,顶板(6)固定于上层溶液桶(7)的顶部开口处,上层溶液桶(7)与下层溶液桶(19)相连接,下层溶液桶(19)的底部开口固定于底板(12)上,底板(12)上设置有第一孔洞(21),下部导液管(11)通过所述第一孔洞(21)及底板三通阀(5

2)与下层溶液桶(19)相连通;热传导包裹带(9)包裹于下层溶液桶(19)及上层溶液桶(7)的外壁上,热传导包裹带(9)的侧面设置有腔体出口(10)及腔体入口(8),水箱(25)的出口经阀门(26)、第一蠕动泵(27)及介质传输三通阀(29)与制冷设备(30)及制热设备(28)相连接;热传导包裹带(9)上的腔体入口(8)及腔体出口(10)通过导液管(15)均与制热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健谭龙贞王宝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