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结构损伤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8976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结构损伤检测装置,所属铜棒表面损伤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检测台,检测台的上侧设置有若干检测工槽,检测工槽内设置有平推旋转组件,平推旋转组件的一侧设置有铜棒本体,检测工槽内且位于铜棒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可调式支撑组件,检测台的上侧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可调式智能检测组件,检测台的上侧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的上侧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显示器,本技术解决了铜棒结构损伤检测效率低,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铜棒表面损伤检测,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结构损伤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铜棒是有色金属加工棒材的一种,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高导电性能。主要分为黄铜棒(铜锌合金,较便宜),紫铜棒(较高的铜含量),黄铜棒是用铜及锌的合金制造成的棒状物体,因色黄而得名。铜含量56%~68%的黄铜,其熔点为934~967度。黄铜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都很好,可用于制造精密仪器、船舶的零件、枪炮的弹壳等,含锌量不同,也会有不同的颜色,如含锌量为18%-20%会呈红黄色,而含锌量为20%-30%就会呈棕黄色。另外黄铜敲起来声音独特,因此东方的锣、钹、铃、号等乐器,还有西方的铜管乐器都是用黄铜制作的。

2、现有技术中,铜棒生产后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损伤检测,利用人眼去识别损伤检测的话存在较大的误差,而且部分损伤肉眼无法识别到,而且铜棒损伤检测都是单个铜棒先进行平移检测,然后进行旋转检测,检测工序多且麻烦,影响到了检测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结构损伤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结构损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台(1),所述检测台(1)的上侧设置有若干检测工槽(2),所述检测工槽(2)内设置有平推旋转组件(3),所述平推旋转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铜棒本体(4),所述检测工槽(2)内且位于铜棒本体(4)的下方设置有可调式支撑组件(5),所述检测台(1)的上侧设置有安装架(6),所述安装架(6)的一侧设置有可调式智能检测组件(7),所述检测台(1)的上侧设置有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的上侧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显示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结构损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推旋转组件(3)包括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结构损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台(1),所述检测台(1)的上侧设置有若干检测工槽(2),所述检测工槽(2)内设置有平推旋转组件(3),所述平推旋转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铜棒本体(4),所述检测工槽(2)内且位于铜棒本体(4)的下方设置有可调式支撑组件(5),所述检测台(1)的上侧设置有安装架(6),所述安装架(6)的一侧设置有可调式智能检测组件(7),所述检测台(1)的上侧设置有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的上侧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显示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结构损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推旋转组件(3)包括移动块(31),所述移动块(31)滑动连接在检测工槽(2)内,所述移动块(31)的上侧设置有连接件一(32),所述连接件一(32)的内部套接有连接杆一(33),所述连接杆一(33)的一端设置有斜齿轮一(34),所述连接杆一(33)的另一端设置有齿轮(35),所述检测工槽(2)的内侧壁上且靠近齿轮(35)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板(36),所述安装板(36)的一侧设置有齿条(37),所述齿条(37)与齿轮(35)啮合连接设置,所述斜齿轮一(34)的外侧啮合连接有斜齿轮二(38),所述斜齿轮二(38)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连接杆二(39),所述连接杆二(39)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二(310),所述连接件二(310)的一侧连接在移动块(31)的一侧,所述连接杆二(39)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盘(311),所述移动块(31)的一侧设置有驱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结构损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一(312),所述电机一(3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元耀惠睿鸿侯愽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