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连续供氧压力调控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供氧压力调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空连续供氧压力调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飞机的座舱一般分为增压座舱和非增压座舱。在未增压飞行时,3000m~4000m长期飞行,乘员会出现轻度缺氧,头疼疲倦;4500m飞行时,中度缺氧,乘员会出现嗜睡、嘴唇指甲发紫、视力判断力下降;6500m以上飞行时,重度缺氧,乘员会出现惊厥、丧失意识直至死亡。飞机供氧设备是为非增压座舱的飞机乘员供氧,保证4000m左右高度飞行的需求,增压座舱一般不需要供氧设备,但是,当座舱增压失效时,飞机下降的同时需要为乘员提供一段时间的供氧。
[0003]公开号为CN211272968U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机械式供氧自动调节器,包括调节器壳体、空气活门组件、波纹管组件、肺式活门组件和薄膜组件,调节器壳体内设有互相隔离的空气内腔和氧气内腔,调节器壳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吸气面罩相连接的面罩接头,空气活门组件安装于空气内腔的开口端,波纹管组件安装于空气内腔内,肺式活门组件安装于氧气内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连续供氧压力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进气电磁阀、出气电磁阀、运动部件、弹性件、高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进气电磁阀设于所述进气口和第一腔体之间,分别与进气口和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出气电磁阀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运动部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与所述弹性件相连,配合第一腔体中的气体压力和所述弹性件控制第二腔体与出气口之间是否连通;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出气口相连;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高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进气电磁阀和出气电磁阀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连续供氧压力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进气电磁阀关闭,出气电磁阀打开时,第一腔体中的气体被排出,所述运动部件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压在壳体上,第二腔体与出气口之间不连通,进气口的氧气无法到达出气口,完成关闭供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连续供氧压力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进气电磁阀打开,出气电磁阀关闭时,出气口处的氧气进入第一腔体,所述运动部件在第一腔体中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使得运动部件与壳体分离,第二腔体与出气口之间连通,进气口的氧气到达出气口,完成供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连续供氧压力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高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获得供氧目标压力;当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出气口的压力远小于供氧目标压力时,使用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作为反馈控制量,调节出气口的供氧压力;当出气口的压力与供氧目标压力接近时,使用第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作为反馈控制量,完成对出气口压力精确控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空连续供氧压力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开启供氧时,当基于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判断出所述第一腔体内气体压力小于供氧目标压力,控制器控制所述进气电磁阀打开,出气电磁阀关闭,进气口的氧气流进第一腔体,在第一腔体内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所述运动部件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向下移动,与壳体分离,第二腔体与出气口之间连通,氧气流向出气口;同时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仇晨光,刘艳,邓闯,方刘根,贾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四研究所苏州研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