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三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四自由度并联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352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三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四自由度并联平台,其包括底座、第一运动分支、第二运动分支、第三运动分支、第四运动分支和运动平台,底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称设有底座安装板,且第一运动分支、第二运动分支、第三运动分支和第四运动分支均通过底座安装板设于底座上且位于底座和运动平台之间,通过设置在第一运动分支、第二运动分支、第三运动分支以及第四运动分支中直线驱动器的协调驱动,能实现运动平台的三维移动和一维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工作空间大、承载能力强、精度高和工艺性好的优点,可应用于木工家具、汽车、电子、核工业、航空航天等现代工业领域,同时还适合于焊接和机工机器人联动,用于大型复杂零件的多工位焊接与加工。接与加工。接与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三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四自由度并联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并联平台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三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四自由度并联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并联结构的工业平台是近几十年出现的新型工业平台,这种工业平台通常由基座、运动平台和以并联方式连接两者的多条运动分支组成,其驱动部件可以安装在基座上或基座附近,使它与串联结构的工业平台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如刚度大、对称性好、结构紧凑和动力学性能好等。Stewart平台是最典型的六自由度并联平台,这种平台由运动平台、基座和连接两者的六条可伸缩运动支链组成,通过六个运动支链的伸缩运动使运动平台实现任意位置与姿态的六维空间运动,该种平台亦即具有六个自由度。但是,现代生产中的许多实际工业操作平台只需要具有部分自由度,如具有四自由度的操作平台,四自由度的操作平台包括:三维移动加一维转动、二维移动加二维转动、一维移动加三维转动等,其中,三维移动加一维转动又包括:三维移动加一维水平轴转动和三维移动加一维垂直轴转动。但在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中,具有三维移动加一维水平轴转动且具有实用性的四自由度并联平台还并不多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三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四自由度并联平台,具有工作空间大、承载能力强、精度高和工艺性好的优点,可应用于木工家具、汽车、电子、核工业、航空航天等现代工业领域,同时还适合与焊接和机工机器人联动,有利于大型复杂零件的多工位焊接与加工。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三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四自由度并联平台,其包括底座、第一运动分支、第二运动分支、第三运动分支、第四运动分支和运动平台,所述底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称设有底座安装板,且所述第一运动分支、第二运动分支、第三运动分支和第四运动分支均通过所述底座安装板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底座和运动平台之间,所述第一运动分支、第二运动分支、第三运动分支和第四运动分支均包括竖板、第一H形连杆、第二H形连杆、连接杆、直线驱动器活塞杆、直线驱动器套筒、下H形连杆、上连杆、上H形连杆、下连杆、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第四转动轴、第五转动轴、第六转动轴、第七转动轴、第八转动轴、第九转动轴和第十转动轴,所述竖板设于所述底座安装板上,且所述第一H形连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七转动轴与所述竖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H形连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八转动轴与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九转动轴与所述第二H形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H形连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十转动轴与所述竖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直线驱动器套筒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转动轴的中间部转动连接,所述直线驱动器活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八转动轴的中间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直线驱动器活塞杆的第二端滑动设于所述直线驱动器套筒的第二
端,所述下连杆的中间部通过所述第六转动轴与所述连接杆的中间部转动连接,且所述下连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下H形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下H形连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上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上连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转动轴与所述上H形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上H形连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四转动轴与所述下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且所述上连杆的中间部通过所述第五转动轴与所述运动平台转动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运动分支、第二运动分支、第三运动分支和第四运动分支均朝向所述运动平台布置,且所述第一运动分支的第五转动轴轴线与所述第四运动分支的第五转动轴轴线共线,所述第二运动分支的第五转动轴轴线与所述第三运动分支的第五转动轴轴线共线,且所述第一运动分支、第二运动分支、第三运动分支和第四运动分支的第五转动轴轴线均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运动分支的第七转动轴轴线与所述第二运动分支的第七转动轴轴线共线,所述第三运动分支的第七转动轴轴线与所述第四运动分支的第七转动轴轴线共线,且所述第一运动分支、第二运动分支、第三运动分支和第四运动分支的第七转动轴轴线均相互平行。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线、第二转动轴的轴线、第三转动轴的轴线以及所述第四转动轴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五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第六转动轴的轴线相互平行,且所述第六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七转动轴的轴线、第八转动轴的轴线、第九转动轴的轴线以及所述第十转动轴的轴线相互平行。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轴轴线到所述第二转动轴轴线间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三转动轴轴线到所述第四转动轴轴线间的垂直距离相等,所述第一转动轴轴线到所述第四转动轴轴线间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转动轴轴线到所述第三转动轴轴线间的垂直距离相等。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七转动轴轴线到所述第八转动轴轴线间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九转动轴轴线到所述第十转动轴轴线间的垂直距离相等,所述第八转动轴轴线到所述第九转动轴轴线间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七转动轴轴线到所述第十转动轴轴线间的垂直距离相等。
[0009]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运动分支、第二运动分支、第三运动分支以及所述第四运动分支中直线驱动器的协调驱动,能实现所述运动平台的三维移动和一维转动。
[0010]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是:
[001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三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四自由度并联平台,采用并联机构构型,运动特征明确,具有三维移动和一维转动四个自由度,即空间中的三维移动和绕第五转动轴的一维转动。
[001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三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四自由度并联平台,具有工作空间大、承载能力强、精度高、工艺性能好且易于安装的优点。
[0013]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三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四自由度并联平台,可以应用于木工家具、汽车、电子、核工业、航空航天等现代工业领域,特别适合与焊接和机工机器人联动,有利于大型复杂零件的多工位焊接与加工。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运动分支组成示意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运动分支连杆连接第一示意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运动分支连杆连接第二示意图。
[0018]主要附图标记:
[0019]底座1;底座安装板2;第一运动分支3;运动平台4;第二运动分支5;第三运动分支6;第四运动分支7;第一转动轴801;下H形连杆802;第二转动轴803;上连杆804;第五转动轴805;第三转动轴806;上H形连杆807;第四转动轴808;下连杆809;第六转动轴810;竖板901;第七转动轴902;第八转动轴903;第一H形连杆904;连接杆905;直线驱动器活塞杆906;第九转动轴907;第二H形连杆908;第十转动轴909;直线驱动器套筒9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详尽本专利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结构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三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三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四自由度并联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第一运动分支、第二运动分支、第三运动分支、第四运动分支和运动平台,所述底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称设有底座安装板,且所述第一运动分支、第二运动分支、第三运动分支和第四运动分支均通过所述底座安装板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底座和运动平台之间,所述第一运动分支、第二运动分支、第三运动分支和第四运动分支均包括竖板、第一H形连杆、第二H形连杆、连接杆、直线驱动器活塞杆、直线驱动器套筒、下H形连杆、上连杆、上H形连杆、下连杆、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第四转动轴、第五转动轴、第六转动轴、第七转动轴、第八转动轴、第九转动轴和第十转动轴,所述竖板设于所述底座安装板上,且所述第一H形连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七转动轴与所述竖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H形连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八转动轴与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九转动轴与所述第二H形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H形连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十转动轴与所述竖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直线驱动器套筒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转动轴的中间部转动连接,所述直线驱动器活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八转动轴的中间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直线驱动器活塞杆的第二端滑动设于所述直线驱动器套筒的第二端,所述下连杆的中间部通过所述第六转动轴与所述连接杆的中间部转动连接,且所述下连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下H形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下H形连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上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上连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转动轴与所述上H形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上H形连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四转动轴与所述下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且所述上连杆的中间部通过所述第五转动轴与所述运动平台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四自由度并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分支、第二运动分支、第三运动分支和第四运动分支均朝向所述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振林李新基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