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体间湿接缝浇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3460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梁体间湿接缝浇筑模板,包括模板组件、第一防粘组件、连接件、第二防粘组件和移动组件。上模板和下模板设置于相邻的两翼板之间,并分设于翼板的上下两侧,上模板上开设有浇筑口;第一防粘件位于上模板和翼板之间,第二防粘件位于下模板和翼板之间;连接件至少与上模板和下模板两个中的一个可拆卸连接;第二防粘组件位于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并套设于连接件外。工人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把连接件与上模板和/或下模板的连接节点拆开,并将连接件从第二防粘组件内抽出,即可实现模板组件的分离,操作简单,施工风险低。移动组件带动上模板沿两翼板之间接缝的长度方向滑动,提高了使用灵活性和施工效率。和施工效率。和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梁体间湿接缝浇筑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梁体间湿接缝浇筑模板。

技术介绍

[0002]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分块预制,施工人员通过悬臂将梁块拼装成大跨度连续梁后,在梁体间采用现浇混凝土把梁块连成整体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湿接缝。钢混叠合梁指的是钢结构和混凝土共同受力的一种梁体,一般底腹的主梁为钢结构,面板为混凝土;两者共同承担桥面荷载,可大大减轻桥梁自重。因此钢混叠合梁在城市和高速道路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0003]施工时,为了方便运输,各榀钢混叠合梁是不成整体的,需要在现场架设完成后,再进行湿接缝的浇筑,以将各榀钢混叠合梁连接成大跨度连续梁。钢混叠合梁混凝土桥面板的悬挑翼板部分,在传统浇筑施工时,主要采用满堂支架法和钢箱梁侧面三角斜撑支架法。
[0004]由于悬挑翼板部分体积小,桥面距地面高度较高,跨度较大,满堂支架法一次搭设需要大量材料的运输、安装和拆除,使用灵活性差,建筑成本和人力成本非常高,施工安全风险极大,且满堂支架法架设周期很长,不利于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体间湿接缝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组件(1),包括上模板(11)和下模板(12),所述上模板(11)和所述下模板(12)设置于相邻的两翼板(100)之间,并分设于两所述翼板(100)的上下两侧,所述上模板(11)上开设有浇筑口;第一防粘组件,包括第一防粘件和第二防粘件,所述第一防粘件位于所述上模板(11)和所述翼板(100)之间,所述第二防粘件位于所述下模板(12)和所述翼板(100)之间;连接件(2),连接所述上模板(11)和所述下模板(12),所述连接件(2)与所述上模板(11)可拆卸连接;第二防粘组件,位于所述上模板(11)和所述下模板(12)之间,并套设于所述连接件(2)外;移动组件(3),与所述上模板(11)连接,所述移动组件(3)能够带动所述上模板(11)沿两所述翼板(100)之间的接缝的长度方向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体间湿接缝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件(2)包括第一螺纹杆段,所述第一螺纹杆段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并通过第一螺母与所述上模板(1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体间湿接缝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2)包括第二螺纹杆段,所述第二螺纹杆段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并通过第二螺母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世芳王兴龙高飞董奇勇车遵法
申请(专利权)人: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