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走式大承载组合钢管支架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344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走式大承载组合钢管支架及使用方法,其包括砂石垫层和支撑立柱,所述砂石垫层上设置有锚定板,锚定板上平行铺设有两条钢轨,且在两条钢轨中间设置有下固定砂箱;所述支撑立柱上从上向下依次可拆卸连接有至少两个支撑单元,位于支撑立柱最上端的支撑单元的上端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砂箱和支撑梁;位于支撑立柱最下端的支撑单元的下部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能够与下固定砂箱连接;所述支撑立柱最下端的支撑单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能够与钢轨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具备灵活性、通用性,且安拆过程简单、快速,同时其还可以进行整体拆除,最大限度降低人工和设备消耗,提高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走式大承载组合钢管支架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工程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走式大承载组合钢管支架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铁路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建造大量的现浇砼实心板桥,但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支架如扣件式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扣盘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等均属于轻型支架,该种支架承重小、搭设人工消耗大、搭设安全性低,尤其是在大截面顶板混凝土支撑过程中,该种支架的承载力上限较低,且其安拆过程危险、繁琐。所以在进行重载混凝土浇筑时,建筑企业一般都是通过现场焊接钢管支架来实现支撑,但该种钢管支架之间一般是根据现场情况而设计和制造的专用支架,其具有不规则尺寸,通用性和周转性低;而且该种钢管支架上的系杆采用现场焊接加固,安全系数低,拆卸时还需进行切割,从而会使整个施工过程繁琐危险,且材料浪费严重,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便捷移动、安拆且具备通用性的行走式大承载组合钢管支架及使用方法。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式大承载组合钢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砂石垫层(19)和支撑立柱(3),所述砂石垫层(19)上设置有锚定板(5),所述锚定板(5)上平行铺设有两条钢轨(17),且在两条钢轨(17)中间设置有下固定砂箱(4);所述支撑立柱(3)上从上向下依次可拆卸连接有至少两个支撑单元(10),其中位于支撑立柱(3)最上端的支撑单元(10)的上端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砂箱(2)和支撑梁(1);位于支撑立柱(3)最下端的支撑单元(10)的下部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能够与所述下固定砂箱(4)连接;所述支撑立柱(3)最下端的支撑单元(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能够与所述钢轨(17)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式大承载组合钢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固定外筒(14),所述固定外筒(14)的筒壁与对应的支撑单元(10)连接,所述固定外筒(14)的上端安装有端盖(13),所述固定外筒(14)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内筒(15),所述滑动内筒(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丝杆(12),所述升降丝杆(12)的上端从所述端盖(13)上穿出,且所述升降丝杆(12)与所述端盖(13)螺纹连接;所述滑动内筒(15)的下端从固定外筒(14)的下端伸出,且所述滑动内筒(15)的下端从固定外筒(14)的下端伸出后连接有滑动连接件(16),所述滑动连接件(16)能够与所述钢轨(17)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式大承载组合钢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接件(16)上端的宽度大于所述固定外筒(14)的筒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式大承载组合钢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丝杆(12)的上端设置有L形的把手(1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式大承载组合钢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筒(14)的筒壁通过连接件(21)与支撑立柱(3)上对应的支撑单元(1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21)和支撑单元(10)之间设置有加强肋(2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式大承载组合钢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3)的数量至少为两根,相邻的两个支撑立柱(3)之间通过伸缩丝杆(8)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走式大承载组合钢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丝杆(8)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26),所述连接板一(26)通过牵引钩与对应的支撑立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凯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尼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