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池分拣转运输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337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分拣转运输送线,包括底板、输送带、分拣装置、固定架、转运框、转动装置、转运装置和输送导轨,底板的右端安装有输送带,输送带位于分拣装置内,分拣装置安装在底板上,底板的左端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左端与转运框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固定架的右端安装有转动装置,固定架的上端安装有转运装置,分拣装置的内部安装有输送导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分拣转运时电池正负极的分布散乱,通常需要进行人工分拣,而圆柱状的电池体积较小表面光滑,可能出现一次未能取出的现象,且由于处于流水线工作,分拣装运的电池量较多,少量的人员分拣难以匹配流水线作业,而增加人员分拣又增加了成本等情况。而增加人员分拣又增加了成本等情况。而增加人员分拣又增加了成本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池分拣转运输送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分拣转运输送线。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新能源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其中新能源电池,一般为锂动力电池和镍氢充电电池,新能源电池在生产时需要对电池进行分选,新能源电池的形状不仅有方块状,还有圆柱状,在分拣转运过程中,需要将零散的电池有序的放入到转运框中,在实际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一些问题难以解决:
[0003]新能源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已经十分成熟,但一般而言,在电池分拣转运过程中,现有的设备具有将电池竖立摆放整齐的功能,但是难以分辨电池的正负极,从而造成电池正负极的分布散乱,通常需要进行人工分拣,而圆柱状的电池体积较小表面光滑,将其取出时可能出现一次未能取出的现象,降低了分拣效率,且由于处于流水线工作,分拣装运的电池量较多,少量的人员分拣难以匹配流水线作业,而增加人员分拣又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方案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池分拣转运输送线,包括底板、输送带、分拣装置、固定架、转运框、转动装置、转运装置和输送导轨,底板的右端安装有输送带,输送带位于分拣装置内,分拣装置安装在底板上,底板的左端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左端与转运框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固定架的右端安装有转动装置,固定架的上端安装有转运装置,分拣装置的内部安装有输送导轨,输送导轨位于输送带的上方。
[0006]所述的转动装置包括底座、限位环、连接板、环形气囊、转动柱、驱动电机、连接柱、转动板一和转动板二,底座安装在固定架的底端后侧,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弹性缓冲层,弹性缓冲层的设置避免后续电池转动时底座的上端面阻碍了电池下端的转动,弹性缓冲层的弹性设置可解决这一问题,相邻的限位环之间连接有连接板,限位环的内壁安装有环形气囊,初始状态的环形气囊的内部气体处于未充溢的状态,方便电池的放入以及夹出,位于最前侧的限位环与转动板一连接,转动板一的前端安装有转动柱,转动柱与固定架之间为轴承连接,转动柱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固定架上,位于最后侧的限位环与转动板二连接,转动板二的后端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与固定架之间为轴承连接,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输送腔,转动板二的内部开设有工作槽,且输送腔、环形气囊的内部与工作槽之间为连通关系。
[0007]所述的连接柱包括空腔柱、滑动柱、活塞板、挤压柱和连接弹簧,空腔柱与固定架之间为轴承连接,空腔柱的内部与滑动柱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滑动柱的前端安装有活塞
板,活塞板与空腔柱之间连接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对滑动柱始终保持向后推动的趋势,在挤压柱未受到挤压时,活塞板可立刻向后推动复位,使得环形气囊内的气体被部分抽离,从而不能达到充溢的状态,滑动柱的后端安装有挤压柱。
[0008]所述的转运装置包括电动滑块、滑动架、输送机构、嵌入管、挤压板、弧形架、分散管、联动机构、连接气缸和升降板,电动滑块安装在固定架的内侧壁上,电动滑块之间设置有滑动架,滑动架与升降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气缸,升降板的上端安装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起到气吸的作用,升降板的下端均匀安装有嵌入管,嵌入管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中部设置有挤压板,挤压板的左右两端安装有弧形架,弧形架与滑动槽之间为上下滑动配合连接,弧形架的内部开设有气腔,气腔的上端与分散管相连通,固定架的后端外侧壁上安装有联动机构。
[0009]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架、挤压块、复位弹簧、防尘罩、限位块、圆柱,联动架通过前后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固定架连接,联动架的上端安装有挤压块,联动架与固定架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对联动架始终保持向后推动的趋势,联动架位于防尘罩内部,防尘罩起到美观、防尘的效果,防尘罩安装在固定架上,固定架的内侧壁上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挤压块的上方,二者位置的不同保证了限位块上升时,当与限位块同一水平面的圆柱与挤压块接触时,是起到挤压联动架前移的作用,保证了将工作槽内的气体挤入到环形气囊内,使其对电池外壁夹持,此时吸住的正极朝上的电池也已远离转动装置,此时对夹持的电池(正极朝下)进行转动,当上升的升降板与限位块接触时,此时圆柱位于挤压块的上方,不会影响升降板的左右移动,升降板的后端左侧安装有圆柱。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分拣装置包括限位罩、输入口、调节机构、U型架、工作电机、夹具组,限位罩安装在底板上,限位罩的右端安装有输入口,输入口为电池的放入位置,限位罩的左端安装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的左端下侧安装有U型架,U型架与夹具组之间为轴承连接,夹具组与工作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工作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U型架上,输送导轨安装在防尘罩的内侧壁上。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框、伸缩气缸、连接架、升降气缸,连接框安装在限位罩上,连接框与连接架之间连接有伸缩气缸,连接架与U型架之间连接有升降气缸,通过伸缩气缸带动连接架左右移动,通过升降气缸带动U型架升降。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夹具组包括转动架、转轴、驱动气缸和夹板,转动架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转动架的内部左右对称安装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顶出端安装有夹板,位于最前端的转轴与工作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当夹板处于横放电池的两侧时,通过驱动气缸带动夹板相向运动,从而对电池夹持。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弧形架与滑动槽之间通过内置弹簧连接,内置弹簧起到弹性复位的作用,内腔的内侧开设有气孔一,内腔的外侧开设有气孔二,弧形架的内壁开设有连通孔,弧形架的外壁开设有连接孔,且初始位置的气孔一与连通孔之间为交错布置,初始位置的气孔二与连接孔之间对准,保证了气体吸入时是从嵌入管的外侧吸入,而不是从嵌入管内部吸入,保证了气泵工作时负极朝上的电池不会被吸住。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管和气泵,输送管安装在升降板上,输送管与气泵相连通,气泵安装在升降板上,且输送管与分散管之间相连
通,通过气泵将外界气体吸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输送导轨包括导轨组、连接块、挡板、滑落块和限位板,相邻的导轨组之间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中部与导轨组的中部之间通过挡板连接,连接块的上端后侧安装有滑落块,导轨组的前后两侧安装有限位板,滑落块的前后两端为内凹式弧形结构,挡板的下半部分从左往右为逐渐向上倾斜的结构,随着输送带的输送,从输入口进入的电池在滑落块的作用下,电池会被分配到各个导轨组内,且在挡板的阻挡下,电池呈横放位置输送,横放输送的电池在前侧的限位板的阻挡下短暂留置,通过分拣装置将短暂留置的电池有序夹持。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导轨组包括挡板和限位杆,挡板之间连接有限位杆,挡板的前端开设有内凹槽,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池分拣转运输送线,包括底板(1)、输送带(2)、分拣装置(3)、固定架(4)、转运框(5)、转动装置(6)、转运装置(7)和输送导轨(8),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右端安装有输送带(2),输送带(2)位于分拣装置(3)内,分拣装置(3)安装在底板(1)上,底板(1)的左端安装有固定架(4),固定架(4)的左端与转运框(5)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固定架(4)的右端安装有转动装置(6),固定架(4)的上端安装有转运装置(7),分拣装置(3)的内部安装有输送导轨(8),输送导轨(8)位于输送带(2)的上方;所述的转动装置(6)包括底座(61),底座(61)安装在固定架(4)的底端后侧,底座(61)的中部设置有弹性缓冲层,相邻的限位环(62)之间连接有连接板(63),限位环(62)的内壁安装有环形气囊(64),位于最前侧的限位环(62)与转动板一(68)连接,转动板一(68)的前端安装有转动柱(65),转动柱(65)与固定架(4)之间为轴承连接,转动柱(65)与驱动电机(66)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66)安装在固定架(4)上,位于最后侧的限位环(62)与转动板二(69)连接,转动板二(69)的后端安装有连接柱(67),连接柱(67)与固定架(4)之间为轴承连接,连接板(63)的内部开设有输送腔,转动板二(69)的内部开设有工作槽,且输送腔、环形气囊(64)的内部与工作槽之间为连通关系;所述的连接柱(67)包括空腔柱(671),空腔柱(671)与固定架(4)之间为轴承连接,空腔柱(671)的内部与滑动柱(672)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滑动柱(672)的前端安装有活塞板(673),活塞板(673)与空腔柱(671)之间连接有连接弹簧(675),滑动柱(672)的后端安装有挤压柱(674);所述的转运装置(7)包括电动滑块(71),电动滑块(71)安装在固定架(4)的内侧壁上,电动滑块(71)之间设置有滑动架(72),滑动架(72)与升降板(80)之间连接有连接气缸(79),升降板(80)的上端安装有输送机构(73),升降板(80)的下端均匀安装有嵌入管(74),嵌入管(74)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中部设置有挤压板(75),挤压板(75)的左右两端安装有弧形架(76),弧形架(76)与滑动槽之间为上下滑动配合连接,弧形架(76)的内部开设有气腔,气腔的上端与分散管(77)相连通,固定架(4)的后端外侧壁上安装有联动机构(78);所述的联动机构(78)包括联动架(781),联动架(781)通过前后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固定架(4)连接,联动架(781)的上端安装有挤压块(782),联动架(781)与固定架(4)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783),联动架(781)位于防尘罩(784)内部,防尘罩(784)安装在固定架(4)上,固定架(4)的内侧壁上安装有限位块(785),且限位块(785)位于挤压块(782)的上方,升降板(80)的后端左侧安装有圆柱(786),输送导轨(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灿中陈合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舟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