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窗控制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316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窗控制开关,包括底座、控制板、硅胶板、固定座、开关压杆、按键帽和按键套,底座上设有排水槽和排水孔,排水孔设置在排水槽的底部;控制板安装在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排水槽的上方;硅胶板安装在控制板上并设有硅胶按键;固定座安装在底座上,设有开关孔和升降槽,升降槽位于开关孔的两侧;开关压杆活动插在升降槽内,底部位于硅胶按键上方,且与硅胶按键连接;按键帽转动安装在开关孔内,按键帽内设有开关压块,开关压块活动压在开关压杆的顶部;按键套安装在固定座的顶部,按键帽位于按键套内。该开关体积小、结构紧凑、安装方便,采用硅胶板密封控制板,防水性能好,并且硅胶按键的弹性好,按压顺畅,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窗控制开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开关,尤其是一种汽车车窗控制开关。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车窗控制开关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按动的顺畅性不好,并且防水性能较差,容易发生短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按动顺畅、防水好的一种汽车车窗控制开关,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4]一种汽车车窗控制开关,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排水槽和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所述排水槽的底部;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排水槽的上方;硅胶板,所述硅胶板安装在所述控制板上,所述硅胶板上对称设有四个硅胶按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硅胶板的上方,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开关孔和升降槽,所述升降槽位于所述开关孔的两侧;开关压杆,所述开关压杆活动插在所述升降槽内,所述开关压杆的底部位于所述硅胶按键上方,且与两个硅胶按键连接;按键帽,所述按键帽转动安装在所述开关孔内,所述按键帽内设有开关压块,所述开关压块活动压在所述开关压杆的顶部;及按键套,所述按键套安装在所述固定座的顶部,所述按键帽位于所述按键套内。
[0005]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不少于两个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在所述控制板的定位孔内。
[0006]优选的,所述排水槽上设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高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控制板压在所述支撑柱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硅胶板上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若干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插在所述定位槽内。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有挡水板和插孔,所述挡水板位于所述插孔的上方。
[0009]优选的,所述按键帽的内部设有转动孔,所述开关孔的两端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孔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槽的顶部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开关压杆的顶部。
[0011]优选的,所述按键套的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所述固定座顶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前固定孔和后固定槽,所述前固定架插在所述前固定孔内,所述后固定架插在所述后固定槽内。
[0012]其中,所述前固定架的两侧设有上定位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有下定位座,所述下定位座位于所述前固定孔的两侧,所述上定位座压在所述下定位座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车窗控制开关体积小、结构紧凑、安装方便,采用硅胶板密
封控制板,防水性能好,并且硅胶按键的弹性好,按压顺畅,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一种汽车车窗控制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一种汽车车窗控制开关的爆炸图;
[0017]图3是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固定座的正视图;
[0019]图5是固定做的后视图;
[0020]图6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按键帽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按键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汽车车窗控制开关,包括底座1、控制板7、硅胶板6、固定座3、开关压杆5、按键帽2和按键套1。
[0025]如图6所示,底座1上设有排水槽81、排水孔84、定位柱85和支撑柱82,排水槽81设置在底座1的顶部,排水孔84设置在排水槽81的底部,定位柱85设有两个,设置在排水槽81内,支撑柱82沿排水槽81的侧壁设置,支撑柱82的顶部高于底座1的顶部。底座1的一端设有插排孔86,针排固定在插排孔86内。底座1的两侧均设有卡扣83,且每侧设有两个下卡扣83。
[0026]控制板7的上设有两个定位孔71,定位孔71插在定位柱85上,并且控制板7压在支撑柱82的顶部,控制板7的底部装有针排。控制板7上还装有LED灯珠。
[0027]硅胶板6包裹在控制板7的顶部,硅胶板6上对称设有四个硅胶按键61。硅胶板6上还设有若干定位槽62,定位槽62与支撑柱82一一对应。
[0028]如图1至5所示,固定座3上的底部设有一个容置腔31,容置腔31插在底座1和硅胶板6上,容置腔31的两侧均设有下卡槽38,下卡槽38插在下卡扣83上,实现固定座3与底座1的连接。容置腔31的底部设有若干定位块47,定位块47插在定位槽62内,定位块47与支撑柱82一起压紧硅胶板6和控制板7。固定座3的顶部设有开关柱41,开关柱41上设有开关孔42和升降槽44,开关孔42和升降槽44均与容置腔31相通,升降槽44位于开关孔42的两侧;开关孔42的两端设有转动轴43。升降槽44的顶部设有限位柱46。开关柱41的顶部还设有压块槽45,压块槽45与升降槽44相通。压块槽45交错设置。固定座3的一端设有插孔36和挡水板37,插孔36与插排孔86相通,挡水板37位于插孔36的上方,且成人字形,防止水进入到到插排孔86内。
[0029]开关压杆5活动插在升降槽44内,开关压杆5的底部位于硅胶按键61上方,且与两个硅胶按键61连接,顶部顶在限位柱46上。两个硅胶按键61能够提供较好的弹力,使滑动顺畅,而限位柱46使两个开关压杆5的高度一致,从而使按键帽2的位置固定,避免按键帽2因为两个开关压杆5顶部的高度不同而摆动。
[0030]如图7所示,按键帽2的内部对称设有两个转动板21,转动板21上设有转动孔22,开关孔42的两端设有转动轴43,按键帽2插在开关柱41的顶部,转动孔22转动安装在转动轴43
上。转动板21方便将转动孔22插到转动轴43上,按键帽2内设有开关压块23,开关压块23活动压在开关压杆5的顶部,并且活动插在压块槽45内。压块槽45交错设置,在装入按键帽2时能够防止按键帽2装错方向。按键帽2的一端装有装饰板25。
[0031]如图8所示,按键帽2位于按键套1内。按键套1的一端为圆弧形,且圆弧形与按键帽2相对设置。按键套1的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前固定架12和后固定架14,前固定架12为十字形,固定座3顶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前固定孔33和后固定槽35,前固定孔33为十字形的孔,前固定架12插在前固定孔33内,后固定架14插在后固定槽35内。前固定架12的两侧设有上定位座13,固定座3的顶部设有下定位座34,下定位座34位于前固定孔33的两侧,上定位座13压在下定位座34上。上定位座13和下定位座34用于形成凸台,减少接触面积,从而使按键套1稳定,不晃动。按键套1底部的两侧设有上卡槽15,且上卡槽15位于后固定架14上的一端,上卡槽15插在固定座3的上卡扣39上。
[0032]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窗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排水槽(81)和排水孔(84),所述排水孔(84)设置在所述排水槽(81)的底部;控制板(7),所述控制板(7)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排水槽(81)的上方;硅胶板(6),所述硅胶板(6)安装在所述控制板(7)上,所述硅胶板(6)上对称设有四个硅胶按键(61);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所述硅胶板(6)的上方,所述固定座(3)上设有开关孔(42)和升降槽(44),所述升降槽(44)位于所述开关孔(42)的两侧;开关压杆(5),所述开关压杆(5)活动插在所述升降槽(44)内,所述开关压杆(5)的底部位于所述硅胶按键(61)上方,且与两个硅胶按键(61)连接;按键帽(2),所述按键帽(2)转动安装在所述开关孔(42)内,所述按键帽(2)内设有开关压块(23),所述开关压块(23)活动压在所述开关压杆(5)的顶部;及按键套(1),所述按键套(1)安装在所述固定座(3)的顶部,所述按键帽(2)位于所述按键套(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窗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不少于两个的定位柱(85),所述定位柱(85)插在所述控制板(7)的定位孔(7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窗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81)上设有若干支撑柱(82),所述支撑柱(82)的顶部高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所述控制板(7)压在所述支撑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永敏张阳申华蓉
申请(专利权)人:乐星汽车电子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