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92974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水提醇沉法提取长茎葡萄蕨藻多糖工艺的优化方案,使得长茎葡萄蕨藻多糖提取效率大大提高,且能够获得高纯度的长茎葡萄蕨藻多糖。采用该方法提取的长茎葡萄蕨藻多糖在体外显示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生物
,特别涉及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隶属绿藻门(Chlorophyta)羽藻目(Bryopsidales) 蕨藻科(Caulerpaceae)蕨藻属(Caulerpa),分布于中国南海、东南亚、日本冲绳、大洋洲等热带、亚热带海域。长茎葡萄蕨藻的球状体晶莹剔透、形似葡萄,故常被称为“海葡萄”;又由于它营养丰富、口味鲜美,具有保健作用,被称为“长寿菜”,深受广大沿海居民的青睐,是一种具有研发前景的经济海藻。
[0003]据相关研究发现,长茎葡萄蕨藻的水分含量丰富,占湿重97%,膳食纤维占干重 24~26%,蛋白质占干重16%,脂肪仅占0.03%,且不含胆固醇,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钙、磷、镁、碘、铜等微量元素。其他相关研究也发现长茎葡萄蕨藻具有抗菌、治疗糖尿病、降压、祛风湿和美容保健等药理作用。
[0004]近年来,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生活方式改变等原因,全球新发恶性肿瘤的病例逐年呈现上升趋势,且死亡率也在持续增加。目前国内外恶性肿瘤防控形势严峻,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癌症常见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结合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放化疗及手术治疗会造成很多人体不可耐受的副作用,例如恶心呕吐、毛发脱落、血细胞减少等严重危害患者生存质量的症状。因此,从天然植物中寻找副作用低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成为近年来攻克恶性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海洋植物因为独特的生存环境而具有一些陆生植物不具备的特性,且海洋植物分布广泛、数量庞大,从海洋植物中获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有效成分是一种新颖且具发展前景的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的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制备方法,并提供了长茎葡萄蕨藻多糖新的应用。
[0006]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0007]长茎葡萄蕨藻多糖在制备抑制Lewis细胞、A549细胞或H1975细胞的药物中的用途。
[0008]长茎葡萄蕨藻多糖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0009]优选的,所述肿瘤为非小细胞肺癌。
[0010]优选的,所述肿瘤为肺腺癌。
[0011]前述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制备方法,所述长茎葡萄蕨藻多糖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0012](1)烘干打粉:取清洗干净的长茎葡萄蕨藻烘干,粉碎,过筛,得到长茎葡萄蕨藻粉末;
[0013](2)料液混合:粉碎过筛后的长茎葡萄蕨藻粉末,加入水,料液比g/ml为1:40~60,得料液混合物;
[0014](3)水提粗多糖:将步骤(2)所得的料液混合物在提取温度70~90℃条件下提取粗多糖,提取时间1.5~2.5h,提取1

3次,混合提取液,浓缩得到相当于原药材0.8~1.3g/ml 的粗多糖提取液a;
[0015](4)醇沉粗多糖:将步骤(3)所得粗多糖提取液a与95%乙醇以1:3~5的体积比例混合,并在3~5℃条件下静置醇沉,后在4500~5500r/min的转速下高速离心,得沉淀物,将沉淀物配置为相当于原药材0.8~1.3g/ml粗多糖提取水溶液b;
[0016](5)Sevage法除蛋白:采用Sevage法除蛋白得到多糖提取液c;
[0017](6)透析:将步骤(5)所得的多糖提取液c在3~5℃下以分子量2000

3000Da的透析袋中透析24

48h,除去有机溶剂,得粗多糖提取液d;
[0018](7)冻干保存:将步骤(6)制得的粗多糖提取液d进行冷冻干燥,得到海藻多糖提取物。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5)的具体操作为:在步骤(4)所得的粗多糖提取液b中加入 1/4~1/2倍体积的sevage试剂:氯仿:正丁醇=4:1,室温下振荡20min,反应结束后在 4500~5500r/min的转速下高速离心,取上清液;重复以上操作步骤约5~8次,直至溶液没有沉淀为止。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3)的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2h,提取次数为2次,所述步骤(2)的料液比为1:50。
[0021]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水提醇沉法提取长茎葡萄蕨藻多糖工艺的优化方案,使得长茎葡萄蕨藻多糖提取效率大大提高,且能够获得高纯度的长茎葡萄蕨藻多糖。
[0023](2)采用该方法提取的长茎葡萄蕨藻多糖首次在体外显示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肺腺癌细胞生长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本专利技术所得硫酸

蒽酮标准曲线
[0025]图2不同提取次数对长茎葡萄蕨藻多糖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实验图
[0026]图3不同料液比对长茎葡萄蕨藻多糖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实验图
[0027]图4不同提取时间对长茎葡萄蕨藻多糖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实验图
[0028]图5不同提取温度对长茎葡萄蕨藻多糖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实验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本专利技术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含量的测定方法是采用硫酸

蒽酮法测定
[0031]1.硫酸

蒽酮法测定多糖含量的操作方法
[0032]A.标准溶液的配制:
[0033](1)蒽酮试剂:精密称取0.1g蒽酮,加80%浓硫酸使溶解,转移至棕色容量瓶,用80%浓硫酸定容至100ml,摇匀;现配现用(不能超过2小时)。
[0034](2)葡聚糖标准溶液:将葡聚糖置于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12h后精密称取0.1g,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配置成1.0mg/ml的葡聚糖标准溶液。
[0035]B.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吸取0m L、0.20m L、0.40m L、0.60m L、0.80m L和1.00 mL的葡聚糖标准溶液至10mL具塞试管,用蒸馏水补至1.0mL,每个浓度配制3组。分别加入4.0mL蒽酮

硫酸溶液,使用涡旋振荡器使反应液混合,然后将试管放置于沸水浴锅中反应10min。冷水浴10min冷却至室温,立即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626nm 处测定最大需波长。以葡聚糖质量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制定标准曲线,见图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长茎葡萄蕨藻多糖在制备抑制Lewis细胞、A549细胞或H1975细胞的药物中的用途。2.长茎葡萄蕨藻多糖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为非小细胞肺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为肺腺癌。5.权利要求1~4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茎葡萄蕨藻多糖采用如下方法制备:(1)烘干打粉:取清洗干净的长茎葡萄蕨藻烘干,粉碎,过筛,得到长茎葡萄蕨藻粉末;(2)料液混合:粉碎过筛后的长茎葡萄蕨藻粉末,加入水,料液比g/mL为1:40~60,得料液混合物;(3)水提粗多糖:将步骤(2)所得的料液混合物在提取温度70~90℃条件下提取粗多糖,提取时间1.5~2.5h,提取1

3次,混合提取液,浓缩得到相当于原药材0.8~1.3g/ml的粗多糖提取液a;(4)醇沉粗多糖:将步骤(3)所得粗多糖提取液a与95%乙醇以1:3~5的体积比例混合,并在3~5℃条件下静置醇沉,后在4500~5500r/min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金阳周冰雪孔丽于媛媛张世诚张烜朱月霞秦昆明董自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