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复合高效淋洗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78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级复合高效淋洗塔,包括主吸收洗涤塔;副吸收洗涤塔;水循环系统和切换气路;所述切换气路包含进气管,所述主吸收洗涤塔的主塔进气口和副吸收洗涤塔的副塔进气口分别通过相应的并联气阀并联连接到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所述主吸收洗涤塔的主塔出气口和副吸收洗涤塔的副塔出气口上分别连接有相应的主塔出气管和副塔出气管,所述副塔出气管上连接有一相应的副塔出气阀,所述主塔进气口通过相应的串联气阀串联连接到所述副塔出气阀的进气端一侧的副塔出气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应对塔温过高、以及气体流量过大所导致的失效问题,从而有效实现针对性处理,以有效大幅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以有效大幅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以有效大幅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复合高效淋洗塔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淋洗塔,具体是指一种多级复合高效淋洗塔。

技术介绍

[0002]洗涤塔适用于含有少量粉尘的混合气体分离,现有的洗涤塔一般由塔体,水源管线,工艺管线和循环泵组成。其中塔体中设置有塔板(填料),淋洗装置和塔池,由于洗涤塔是进行粗分离的设备,因此洗涤塔的高度一般不会太高,所以塔板数量一般较少,通常不会超过十级。
[0003]当混合气从洗涤塔中部通入洗涤塔,由于洗涤塔存在塔板层,当混合气体中通过时,其中的各组分由于性质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洗涤效果。其中粉尘之类的高沸物杂质由于不能被液化或凝固,当通过有液体存在的湿润的塔板层时将会被附着的液体固定下来,并由着重力作用随着混酸水流进入塔底的蓄水池中,产生洗涤作用;而混合气体中的气体组分则会沿着阻隔层向上升,废气与填充物表面流动的洗涤液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接触,同时废气在整个上涌过程中不断受到洗涤液的吸收和洗涤塔上部分相对于下部分的冷却液化作用,最终化为液流,汇入蓄水池。
[0004]目前,产酸洗涤塔一般存在两种失效模式,即塔温过高导致失效和气流量过大导致失效这两种情况:水吸收酸性气体产生酸液为放热反应,密闭的塔空间容易积存热量,如果超出塔换热能力,塔内温度容易过高,影响到酸性气体吸收效率;而洗涤塔气体过大,容易在塔板层形成气腔对抗洗涤水流,影响洗涤效率。实际生产中,大多为两种失效现象并行作用影响,但是主要以某一种类型为主。
[0005]因此,设计一款能够有效应对塔温过高、以及气体流量过大所导致的失效问题,从而有效实现针对性处理,以有效大幅提高设备利用率的多级复合高效淋洗塔是本技术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多级复合高效淋洗塔,该多级复合高效淋洗塔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多级复合高效淋洗塔,包括
[0009]主吸收洗涤塔,所述主吸收洗涤塔从低到高依次设有储液区、主塔进气口、主塔塔板层、主塔淋洗器,以及主塔出气口;
[0010]副吸收洗涤塔,所述副吸收洗涤塔从低到高依次设有回流区、副塔进气口、副塔塔板层、副塔淋洗器,以及副塔出气口,所述回流区的底部通过回流管连接到所述储液区;
[0011]水循环系统,包含主塔循环泵和副塔循环泵,所述主塔淋洗器和副塔淋洗器通过所述主塔循环泵和副塔循环泵分别连接到所述主吸收洗涤塔的储液区底侧;
[0012]切换气路,包含进气管,所述主塔进气口和副塔进气口分别通过相应的并联气阀
并联连接到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所述主塔出气口和副塔出气口上分别连接有相应的主塔出气管和副塔出气管,所述副塔出气管上连接有一相应的副塔出气阀,所述主塔进气口通过相应的串联气阀串联连接到所述副塔出气阀的进气端一侧的副塔出气管上。
[0013]所述主吸收洗涤塔的储液区设有一相应的储液槽,所述回流区的底部通过回流管连接到所述储液槽的上侧。
[0014]所述储液槽的上侧连接有一相应的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上装置有补水阀。
[0015]所述副吸收洗涤塔的两侧分别固接有安装用固定架,通过所述固定架与外界支撑机构配合对所述副吸收洗涤塔进行架高安装,所述副吸收洗涤塔的回流区底端与所述储液槽的上端部等高设置。
[0016]还包括排水机构,所述主塔循环泵的出水端连接有一相应的出水阀,所述出水阀的进水端一侧向外连接有相应的排水管,所排水管上装置有相应的排水阀。
[0017]所述主吸收洗涤塔内还装置有主塔除沫器,所述主塔除沫器固定装置于所述主塔淋洗器与主塔出气口之间。
[0018]所述副吸收洗涤塔内还装置有副塔除沫器,所述副塔除沫器固定装置于所述副塔淋洗器与副塔出气口之间。
[0019]本技术的优点:
[0020]1)本技术在主吸收洗涤塔的基础上设置有副吸收洗涤塔,副吸收洗涤塔的回流区底部通过回流管连接到主吸收洗涤塔的储液区,在此基础上,本技术进一步增设有切换气路。使用时:
[0021]当输入废气中酸性气体浓度较大时,即失效模式以塔温过高为主时,采用串联气路,此时,连接到主塔进气口的并联气阀关闭、连接到副塔进气口的并联气阀开启、而连接到副塔出气管上的副塔出气阀关闭、连接到副塔出气管上的串联气阀开启,废气经副塔进气口进入副吸收洗涤塔进行洗涤处理后,沿副塔出气管排出,尔后,沿串联气阀、经主塔进气口进入主吸收洗涤塔进行再次洗涤处理,从而有效延长洗涤路程,以有效提升换热接触面积,提升冷却效果;
[0022]当输入废气气量过大时,即失效模式以形成气腔抵抗水流时,采用并联气路,此时,连接到主塔进气口的并联气阀开启、连接到副塔进气口的并联气阀开启、而连接到副塔出气管上的副塔出气阀开启、连接到副塔出气管上的串联气阀关闭,废气经副塔进气口和主塔进气口同步分散进入副吸收洗涤塔和主吸收洗涤塔进行同步洗涤处理,从而变相扩大同一时间洗涤的截面积,以有效防止在塔板层形成气腔对抗洗涤水流,从而有效确保洗涤效率;
[0023]当输入的废气不存在气体浓度较大和废气气量过大时,则连接到主塔进气口的并联气阀开启、连接到副塔进气口的并联气阀关闭、而连接到副塔出气管上的串联气阀关闭,废气经主塔进气口进入主吸收洗涤塔进行洗涤处理后排出即可。
[0024]从而能够有效应对塔温过高、以及气体流量过大所导致的失效问题,有效实现针对性处理,以有效大幅提高设备利用率。
[0025]2)本技术的副吸收洗涤塔的回流区底部通过回流管连接到主吸收洗涤塔储液区,副吸收洗涤塔上无需增设储液区,从而有效提升本技术的结构简易程度。
[0026]3)本技术的副吸收洗涤塔的两侧分别固接有安装用固定架,通过固定架与外
界支撑机构配合对副吸收洗涤塔进行架高安装,使副吸收洗涤塔的回流区底端与储液槽的上端部等高设置。既能够能便于洗涤液的汇集,且能够将副吸收洗涤塔架高安装,以节省设备的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9]参考图1,一种多级复合高效淋洗塔,包括
[0030]主吸收洗涤塔1,所述主吸收洗涤塔1从低到高依次设有储液区101、主塔进气口102、主塔塔板层103、主塔淋洗器104,以及主塔出气口105;
[0031]副吸收洗涤塔2,所述副吸收洗涤塔2从低到高依次设有回流区201、副塔进气口202、副塔塔板层203、副塔淋洗器204,以及副塔出气口205,所述回流区201的底部通过回流管3连接到所述储液区101;
[0032]水循环系统4,包含主塔循环泵401和副塔循环泵402,所述主塔淋洗器104和副塔淋洗器204通过所述主塔循环泵401和副塔循环泵402分别连接到所述主吸收洗涤塔1的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复合高效淋洗塔,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吸收洗涤塔(1),所述主吸收洗涤塔(1)从低到高依次设有储液区(101)、主塔进气口(102)、主塔塔板层(103)、主塔淋洗器(104),以及主塔出气口(105);副吸收洗涤塔(2),所述副吸收洗涤塔(2)从低到高依次设有回流区(201)、副塔进气口(202)、副塔塔板层(203)、副塔淋洗器(204),以及副塔出气口(205),所述回流区(201)的底部通过回流管(3)连接到所述储液区(101);水循环系统(4),包含主塔循环泵(401)和副塔循环泵(402),所述主塔淋洗器(104)和副塔淋洗器(204)通过所述主塔循环泵(401)和副塔循环泵(402)分别连接到所述主吸收洗涤塔(1)的储液区(101)底侧;切换气路,包含进气管(501),所述主塔进气口(102)和副塔进气口(202)分别通过相应的并联气阀(502)并联连接到所述进气管(501)的出气端,所述主塔出气口(105)和副塔出气口(205)上分别连接有相应的主塔出气管(503)和副塔出气管(504),所述副塔出气管(504)上连接有一相应的副塔出气阀(505),所述主塔进气口(102)通过相应的串联气阀(506)串联连接到所述副塔出气阀(505)的进气端一侧的副塔出气管(50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复合高效淋洗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吸收洗涤塔(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育河杨瑞甫刘庭戴浩翔谢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龙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