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红外夜视与主动雷达的无人机侦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266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侦测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集成红外夜视与主动雷达的无人机侦测装置,包括集成红外夜视仪、主动雷达以及壳体,壳体的内部下侧设置有左右两端开设有开口的中空板,两个开口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水平的活动板,两个活动板的内部相靠近的一侧处均开设有空腔,两个空腔的内部与中空板的内部之间固定设有推动机构,两个活动板相背离的一端均延伸至中空板的外部,且两个活动板的上端对称开设有滑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进行移动,且便于在移动时对集成红外夜视仪和主动雷达进行防护,大幅降低了集成红外夜视仪和主动雷达在移动时发生损坏的几率,而且可对转轴进行定位,防止其随意转动。防止其随意转动。防止其随意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红外夜视与主动雷达的无人机侦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侦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红外夜视与主动雷达的无人机侦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身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由于无人机具有成本低廉、容易获取、操作方便以及易形成黑飞等特点,不法分子则使用无人机进行非法拍摄、间谍以及非法投递等一系列非法活动,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同时对人们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可见对无人机进行侦测来获取无人机的信息,以及时制定有效的防御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其中集成红外夜视与主动雷达的无人机侦测装置是一种通过将主动雷达和红外摄像头相结合,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定位同时可以在夜晚光线较差的情况下清晰观察到无人机的装置。
[0003]现有的集成红外夜视与主动雷达的无人机侦测装置不便于进行移动,且不便于在移动时对集成红外夜视仪和主动雷达进行防护,容易造成损坏带来经济损失,所以我们推出了一种集成红外夜视与主动雷达的无人机侦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进行移动,且不便于在移动时对集成红外夜视仪和主动雷达进行防护,容易造成损坏带来经济损失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集成红外夜视与主动雷达的无人机侦测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集成红外夜视与主动雷达的无人机侦测装置,包括集成红外夜视仪、主动雷达以及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下侧设置有左右两端开设有开口的中空板,两个所述开口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水平的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的内部相靠近的一侧处均开设有空腔,两个所述空腔的内部与中空板的内部之间固定设有推动机构,两个所述活动板相背离的一端均延伸至中空板的外部,且两个活动板的上端对称开设有滑孔,两个所述滑孔的上端均向中空板一侧倾斜设置,且两个滑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上下两端均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一条形孔,两个所述活动板的下端与多个第一条形孔的位置对应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多个所述万向轮的下端均穿过第一条形孔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壳体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上端设置有防护盖的防护框,所述壳体的上端中部竖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直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下端与中空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柱体的上端中部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与防护盖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集成红外夜视仪和主动雷达分别固定设置在防护盖的底部左右两侧处。
[0007]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两个丝杆和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固定设置在中空板的内部中心处,两个空腔相对的一侧腔壁中部均水平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丝杆的杆
壁分别与两个螺纹孔的孔壁螺纹连接,且两个丝杆的左右两端均延伸至螺纹孔的外部,两个所述丝杆相对的一端分别与双轴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下侧轴壁固定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圆柱体的上端左右两侧对称竖直开设有盲孔,两个所述盲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定位杆,两个所述定位杆的上端均延伸至盲孔的外部,且两个所述定位杆的上端均设置为球形面,所述固定环的下端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与定位杆的上端相配合的定位槽,且两个定位杆的前侧杆壁均开设有第二条形孔,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孔的内部下侧均滑动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前后两端均与盲孔的孔壁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块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二条形孔的上侧孔壁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圈。
[0010]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0011]优选的,所述中空板的两个开口内沿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放置槽,多个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球体,多个所述球体相对的一端均延伸至放置槽的外部并与对应的活动板接触设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红外夜视与主动雷达的无人机侦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集成红外夜视与主动雷达的无人机侦测装置,通过设有的推动机构、滑杆、活动板、中空板、圆柱体、转轴、防护框、防护盖、万向轮和壳体,便于进行移动,且便于在移动时对集成红外夜视仪和主动雷达进行防护,大幅降低了集成红外夜视仪和主动雷达在移动时发生损坏的几率。
[0014]2、该集成红外夜视与主动雷达的无人机侦测装置,通过设有的定位杆、弹簧、固定块和固定环,可对转轴进行定位,防止其随意转动。
[00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便于进行移动,且便于在移动时对集成红外夜视仪和主动雷达进行防护,大幅降低了集成红外夜视仪和主动雷达在移动时发生损坏的几率,而且可对转轴进行定位,防止其随意转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集成红外夜视与主动雷达的无人机侦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集成红外夜视仪和主动雷达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局部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0019]图4为图1中局部B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0020]图中:1万向轮、2壳体、3主动雷达、4转轴、5防护盖、6集成红外夜视仪、7防护框、8滑杆、9活动板、10中空板、11丝杆、12双轴电机、13圆柱体、14固定块、15弹簧、16定位杆、17固定环、18球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参照图1

4,一种集成红外夜视与主动雷达的无人机侦测装置,包括集成红外夜视仪6、主动雷达3以及壳体2,壳体2的内部下侧设置有左右两端开设有开口的中空板10,两个开口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水平的活动板9,两个活动板9的内部相靠近的一侧处均开设有空腔,两个空腔的内部与中空板10的内部之间固定设有推动机构,两个活动板9相背离的一端均延伸至中空板10的外部,且两个活动板9的上端对称开设有滑孔,两个滑孔的上端均向中空板10一侧倾斜设置,且两个滑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杆8,两个滑杆8的上下两端均与壳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壳体2的底部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一条形孔,两个活动板9的下端与多个第一条形孔的位置对应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多个万向轮1的下端均穿过第一条形孔并延伸至壳体2的外部,壳体2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上端设置有防护盖5的防护框7,壳体2的上端中部竖直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直的圆柱体13,圆柱体13的下端与中空板10的上端固定连接,圆柱体13的上端中部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上端与防护盖5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集成红外夜视仪6和主动雷达3分别固定设置在防护盖5的底部左右两侧处。
[0023]推动机构包括两个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红外夜视与主动雷达的无人机侦测装置,包括集成红外夜视仪(6)、主动雷达(3)以及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内部下侧设置有左右两端开设有开口的中空板(10),两个所述开口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水平的活动板(9),两个所述活动板(9)的内部相靠近的一侧处均开设有空腔,两个所述空腔的内部与中空板(10)的内部之间固定设有推动机构,两个所述活动板(9)相背离的一端均延伸至中空板(10)的外部,且两个活动板(9)的上端对称开设有滑孔,两个所述滑孔的上端均向中空板(10)一侧倾斜设置,且两个滑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杆(8),两个所述滑杆(8)的上下两端均与壳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的底部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一条形孔,两个所述活动板(9)的下端与多个第一条形孔的位置对应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多个所述万向轮(1)的下端均穿过第一条形孔并延伸至壳体(2)的外部,所述壳体(2)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上端设置有防护盖(5)的防护框(7),所述壳体(2)的上端中部竖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直的圆柱体(13),所述圆柱体(13)的下端与中空板(10)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柱体(13)的上端中部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上端与防护盖(5)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集成红外夜视仪(6)和主动雷达(3)分别固定设置在防护盖(5)的底部左右两侧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红外夜视与主动雷达的无人机侦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两个丝杆(11)和双轴电机(12),所述双轴电机(12)固定设置在中空板(10)的内部中心处,两个空腔相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纪凤田畅蔡文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迈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