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端口导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2564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连接端口导引装置,是可将电子装置中连接端口之公、母接头,正确的导引至插接的连接位置,以防止插接连接时,因位置偏移而造成插脚之损坏或折弯,其是于欲连接之其中一连接端口上,设置有具导引作用之导位板,可使另一连接端口于插接时,可先行获得定位的导引,以防止相连接之连接端口内的插脚因不当位移而折断。(*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连接端口导引装置,其应用于电子装置中,尤指一种以导位板为导引定位方式的连接端口导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众多电子装置中,许多均为即插即用的设计,尤其是在信息电子装置最为常见,如计算机主机内主机板与各种界面卡间的电性连结,其连接之方式是通过一规格相符之连接端口,并成一公一母相对之设置,主机板提供其中一种(如母接头),而界面卡则设置另一种相对应之规格(如公插头),连接时将界面卡装置中之公插头的针脚,对准主机板上相对应连接端口母接头之插孔后,将界面卡装置插入,以完成电性或信息连接。台湾专利公报第453539号「PCI适配卡防呆装置」,其主要是在PCI适配卡上形成一主插卡部、副插卡部、延伸部及防呆的凹槽,藉由凹槽位置的不同,可使插卡方向时,此PCI适配卡无法插置入插槽中,然而此种防呆装仅为一方向之定位,于插置时,则可能因施力不常或位置略为偏移而造成针脚之损坏,再者,此种设计仅适用于一适配卡插置于扩充槽中之装置,倘若适配卡与适配卡以连接端口连接,则此种装置并不适用;而装置具有针脚连接端口之电子装置时,往往因位置略有偏移或因施力不当,而造成针脚的折断或弯曲,因此造成电子装置的损坏,如一般常见于装置硬盘或计算机主机后方之连接端口时,若未将连接端口之孔位对正,则只要一稍有偏移,即可能使针脚受到折弯之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之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连接端口导引装置,其主要之目的在提供一种可供连接端口于插接连接前,能先获得一通道之导引,使连接端口之针脚在插置入相对应之接头前,即能被正确导引至定位。本技术连接端口导引装置是以导引板装设于连接端口外围,以形成一通道,当另一连接端口欲插置连接时,需先将其前端对准导引之通道后,方可插置,并于对应时,即可使两相互连接之连接端口内的插脚及插孔对位,以防止因不当位移,而导致插脚断裂。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结构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组合图; 图3为本技术之侧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之另一较佳实施例(一);图5为本技术之另一较佳实施例(二)。具体实施方式敬请参阅图1,本技术连接端口导引装置是使两相对之连接端口于插置连接前,即获得正确之定位,可使连接端口插置时,不会因位置偏移可导致针脚折断或弯曲,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连接端口导引装置,如图所示,一电子装置内之一第一基板11,此第一基板11上装设有一连接端口12,此连接端口12具有插脚121;一相对应待插接连接之第二基板21,此第二基板21上装设有另一连接端口22;一导引板31,其设置于第一基板11上连接端口12之外围,由图中可看出,此导引板31呈一ㄇ字型,框围住连接端口12之外围,且该导引板31于该连接端口12前端面环周形成连续的完整片。敬请参阅图3,此图为一侧面剖视图,由图中可看出,连接端口12上方之导引板31的前段凸出连接端口12上之插脚121的前端,使导引板31前端与插脚121前端形成有一适度之距离;当第二基板21上方的连接端口22欲与第一基板11上方的连接端口12插置连接时,需先行将连接端口22对应于导引板31,因导引板31呈一ㄇ字型,且框围住连接端口12之外围,故已限定了左、右两侧及上方之范围,并形成一通道,即为一导引装置,当第二基板21上方的连接端口22对应于导引板31后,再将其轻轻推置入内,此时,连接端口22之插孔221即可正确对应于第一基板11上方连接端口12的插脚121,此时再将两连接端口22及12完成插置连接即可;当连接端口12装设有导引板31时,即可使另一连接端口22于插置连接时,不会因施力不当,或定位不正确而产生位移,可有效防止插脚121因上述原因而断裂。请参阅图2,第一基板11及第二基板21上之两连接端口12及22完成连接后即如图中所示。敬请参阅图4,图中所示为本技术之另一较佳实施例,一第一基板11上,装置有一连接端口12,此连接端口12之两侧,各设置有一导引板42,上端面设置有导引板41,各导引板(41及42)呈条状,且其长度长于连接端口12之插脚121;一第二基板21上,装置有一连接端口22,可相对应插置连接于第一基板11上之连接端口12;两连接端口(12及22)欲插置连接时,将连接端口22先行对应于由导引板41及42所形成之通道后,再将连接端口22推置入内,因连接端口22对应于由导引板41及42所形成的通道时,即使连接端口22中的插孔与连接端口12的插脚121相对应(可参照图3),亦即插置连接时,不会有不当的位移产生,以确保插脚121不会断裂。敬请参阅图5,为本技术之另一较佳实例,图中所示之连接端口导引装置,亦可以卡设之方式装置于连接端口上,如图中所示,一第一基板11装置有一连接端口12,此连接端口12两侧部并设置有凹槽122;一第二基板21装置有一连接端口22;一略具弹性之导引板51,两侧内缘设置有凸点511,此导引板51恰可卡设于连接端口12之外围,其凸点511则恰可卡置入连接端口12两侧之凹槽122内以完成固定,并形成一导引通道;导引板251之前端长于连接端口12之插脚121。根据本技术所揭露的连接端口导引装置,其据以实施后,确实可使连接端口于插接连接前,能先获得一固定通道之导引,使连接端口之针脚在插置入相对应之插孔前,即能被正确导引至定位,达到防止插脚插入时因位置偏移而断裂或折弯之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其中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端口导引装置,可使电子装置之连接端口于插接连接前,能先获得一固定信道之导引,可使装置于于一第一基板上之连接端口之插脚,在与相对应之一第二基板上连接端口之插孔作插置连接前,即能被正确导引至定位,其包括有其特征在于一导引板,框围住该第一基板之该连接端口,且该导引板之前端凸出于该连接端口之该插脚,并形成一导引信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连接端口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板前段所形成之信道大小为恰可使装设于该第二基板上之该连接端口相对应插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连接端口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板于该连接端口前端面环周形成连续的完整片。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连接端口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板是以不连续之间段条状形成该连接端口前端面外围。5.如权利要求4所述之连接端口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板形成于该第一基板之该连接端口外围。6.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连接端口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板以卡置之方式装置于该第一基板之该连接端口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连接端口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板略具弹性,且内侧设置有凸点,其与第一基板的该连接端口插置卡设。8.如权利要求7所述之连接端口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上连接端口两侧部并设置有与该凸点对应之凹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有关一种连接端口导引装置,是可将电子装置中连接端口之公、母接头,正确的导引至插接的连接位置,以防止插接连接时,因位置偏移而造成插脚之损坏或折弯,其是于欲连接之其中一连接端口上,设置有具导引作用之导位板,可使另一连接端口于插接时,可先行获得定位的导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端口导引装置,可使电子装置之连接端口于插接连接前,能先获得一固定信道之导引,可使装置于于一第一基板上之连接端口之插脚,在与相对应之一第二基板上连接端口之插孔作插置连接前,即能被正确导引至定位,其包括有:其特征在于:一导引板, 框围住该第一基板之该连接端口,且该导引板之前端凸出于该连接端口之该插脚,并形成一导引信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环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