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质岩层地铁围护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249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硬质岩层地铁围护桩装置,包括顶部固定板、支撑梁、吊脚桩固定件、固定件紧固螺钉、吊脚桩、吊脚桩紧固螺钉、锚索、锚索固定件和锚索连接环。顶部固定板与支撑梁之间通过螺栓来进行紧固连接。支撑梁在顶部固定板两侧呈对称分布,达到均匀受力的效果,防止发生因受力不均导致的设备耗损。吊脚桩固定件在支撑梁两侧呈对称分布,达到均匀受力的效果,防止发生因受力不均导致的设备耗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锚索、螺钉紧固,整体稳固性能好,能够具有较广的应用场景,具体可根据施工现场要求灵活组装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个并列的模块化结构进行安装、拆卸,维护方便、施工便捷,并且可重复使用,具有较高的施工价值。具有较高的施工价值。具有较高的施工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质岩层地铁围护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硬质岩层地铁围护的装置,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地铁属于线路工程的一种,与所处的沿线城市地质条件关系密切。因此需要寻找一套高精度与高准确度的研究硬质岩层施工及岩溶洞穴问题的理论或方法,来满足城市地铁工程建设与城市发展。
[0003]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轨道交通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各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施工中面临的地质情况愈加复杂多样,传统的施工工艺及工法将存在施工进度慢、耗费资源多等缺点。尤其是在地铁车站地质为岩溶发育的超硬岩层地质时,车站围护桩施工难度较大;“吊脚桩设计”、冲击反循环钻孔工法以及先进岩溶探测处理工艺能很大程度上缩减工期,减少成本,在硬质岩层地铁围护桩施工中发展迅猛。
[0004]施工中面临的地质情况愈加复杂多样,传统的围护桩施工工艺在应对硬质岩层及溶洞发育的地址条件时耗时长、经济效益低下。
[0005]为研究“吊脚桩+锚索”的设计可行性,与传统围护桩+支撑的方式进行工期、成本等方面对比,拟对“吊脚桩+锚索”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施工过程稳定性分析,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推进“吊脚桩+锚索”设计方案的实施,达到优化设计方案、缩减施工工期、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硬质岩层地铁围护的装置,解决现场围护工程工作量大、施工效率较低等问题,确保现场效率达标、质量可靠。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硬质岩层地铁围护装置,包括顶部固定板1、支撑梁2、吊脚桩固定件3、固定件紧固螺钉4、吊脚桩5、吊脚桩紧固螺钉6、锚索7、锚索固定件8和锚索连接环9。
[0008]顶部固定板1用来对施工上方岩土进行支护与固定,防止发生坍塌或者滑坡。顶部固定板1两侧底部对称设有支撑梁2,对顶部固定板1起到支撑固定作用。支撑梁2两侧底部对称设有吊脚桩固定件3,吊脚桩固定件3通过固定件紧固螺钉4安装在支撑梁2上。吊脚桩5固定在吊脚桩固定件3中的通孔中,吊脚桩固定件3的侧部通过吊脚桩紧固螺钉6对吊脚桩5进行锁紧固定。吊脚桩5通过若干根锚索7拉紧,锚索7的一端固定在吊脚桩5上方的锚索连接环9上,锚索7 的另一端与锚索固定件8相连。
[0009]进一步的,顶部固定板1与支撑梁2之间通过螺栓来进行紧固连接。支撑梁 2在顶部固定板1两侧呈对称分布,达到均匀受力的效果,防止发生因受力不均导致的设备耗损。
[0010]进一步的,支撑梁2与吊脚桩固定件3之间通过螺栓来进行紧固连接。吊脚桩固定件3在支撑梁2两侧呈对称分布,达到均匀受力的效果,防止发生因受力不均导致的设备耗
损。
[0011]进一步的,固定件紧固螺钉4在吊脚桩固定件3两侧呈对称分布,达到均匀受力的效果,防止发生因受力不均导致的设备耗损。
[0012]进一步的,吊脚桩5下方设计有凸起,用来增大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增强摩擦力,提高稳固效果。
[0013]进一步的,吊脚桩5安装时,首先与吊脚桩固定件3实现相对固定,然后再安装锚索连接环9,以免发生机械干涉无法正常组装。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装置采用锚索、螺钉紧固,整体稳固性能好,能够具有较广的应用场景,具体可根据施工现场要求灵活组装设备。本技术采用多个并列的模块化结构进行安装、拆卸,维护方便、施工便捷,并且可重复使用,具有较高的施工价值。
附图说明
[0015]图1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顶部固定板;2、支撑梁;3、吊脚桩固定件;4、固定件紧固螺钉; 5、吊脚桩;6、吊脚桩紧固螺钉;7、锚索;8、锚索固定件;9、锚索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1]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0022]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0023]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2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硬质岩层地铁围护装置,包括顶部固定板 1、支撑梁2、吊脚桩固定件3、固定件紧固螺钉4、吊脚桩5、吊脚桩紧固螺钉 6、锚索7、锚索固定件8、锚索连接环9。
[0025]吊脚桩固定件3为方形结构,其采用方形钢板焊接制成,顶部留有吊脚桩5 的固定孔,侧部设有螺纹孔。
[0026]锚索固定件8采用地脚螺丝,锚索7的一端紧固(缠绕)在锚索固定件8 的顶部(螺
栓大头部)。
[0027]顶部固定板1用来对施工上方岩土进行支护与固定,防止发生坍塌或者滑坡。顶部固定板1两侧设计有支撑梁2,起到支撑固定作用。支撑梁2两侧设计有吊脚桩固定件3,并通过固定件紧固螺钉4连接。吊脚桩5固定在吊脚桩固定件中的通孔中,并通过吊脚桩紧固螺钉6来进行固定。吊脚桩5通过锚索7与锚索固定件8相连,固定在吊脚桩5上方的锚索连接环9上。
[0028]进一步的,顶部固定板1与支撑梁2之间通过螺栓来进行紧固连接。支撑梁 2在顶部固定板1两侧呈对称分布,达到均匀受力的效果,防止发生因受力不均导致的设备耗损。
[0029]进一步的,支撑梁2与吊脚桩固定件3之间通过螺栓来进行紧固连接。吊脚桩固定件3在支撑梁2两侧呈对称分布,达到均匀受力的效果,防止发生因受力不均导致的设备耗损。
[0030]进一步的,固定件紧固螺钉4在吊脚桩固定件3两侧呈对称分布,达到均匀受力的效果,防止发生因受力不均导致的设备耗损。
[0031]进一步的,吊脚桩5下方设计有金属凸起,用来增大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增强摩擦力,提高稳固效果。
[0032]进一步的,吊脚桩5安装时,首先与吊脚桩固定件3实现相对固定,然后再安装锚索连接环9,以免发生机械干涉无法正常组装。
[003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硬质岩层地铁围护的装置,解决现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质岩层地铁围护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固定板、支撑梁、吊脚桩固定件、固定件紧固螺钉、吊脚桩、吊脚桩紧固螺钉、锚索、锚索固定件和锚索连接环;顶部固定板用来对施工上方岩土进行支护与固定,顶部固定板两侧底部对称设有支撑梁,对顶部固定板起到支撑固定作用;支撑梁两侧底部对称设有吊脚桩固定件,吊脚桩固定件通过固定件紧固螺钉安装在支撑梁上;吊脚桩固定在吊脚桩固定件中的通孔中,吊脚桩固定件的侧部通过吊脚桩紧固螺钉对吊脚桩进行锁紧固定;吊脚桩通过若干根锚索拉紧,锚索的一端固定在吊脚桩上方的锚索连接环上,锚索的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钟文鲁杰郭伟邓利军李琼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