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与地库的围护设计施工一体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186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廊与地库的围护设计施工一体化方法,涉及到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量;步骤二、建模;步骤三、围护设计;步骤四、施工方案设计;步骤五、锚杆孔施工;步骤六、锚杆安装;步骤七、模板安装;步骤八、混凝土浇筑;步骤九、模板拆除;步骤十、养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管廊和地库进行测量、建模,并根据管廊和地库之间的间距、位置分布进行分析设计,设计出可同期施工,且能同时对管廊和地库进行围护的围护墙,解决了管廊和地库围护墙分开设计、施工所造成的工期长的问题,同时减少了围护墙的造价。减少了围护墙的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廊与地库的围护设计施工一体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管廊与地库的围护设计施工一体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设备管廊与商办项目结合的案例越来越普遍,商办项目地库普遍较深,通常与管廊采用两套围护系统,造价高,施工周期长。合理选用管廊与地库围护体系,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施工便捷性及效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0003]通常管廊与地库的围护系统相对独立,施工有明显的逻辑先后,工期与经济性均有不足。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管廊与地库的围护设计施工一体化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廊与地库的围护设计施工一体化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廊与地库的围护设计施工一体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测量:根据施工要求,对管廊和地库的预定施工位置进行测绘,记录测量数据,并在测绘图纸上标注管廊和地库的精确位置;
[0007]步骤二、建模:根据测绘图纸及测绘数据,通过对施工区域的土层分布进行分析,并结合关键力学参数,构建管廊与地库的三维数字数值一体化模型:
[0008]步骤三、围护设计:根据管廊和地库的埋深,以及管廊和地库的间距,对围护的形状、尺寸以及结构组成进行初步设计,设计结果应保证围护可同时对管廊和地库进行防护;
[0009]步骤四、施工方案设计:根据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通过现场测试、工程调研以及土层分布的分析结果,量化分析采用不同锚杆时围护结构受力变形特性与土层稳定安全系数,动态确定适合围护的锚杆结构与位置分布;
[0010]步骤五、锚杆孔施工:根据施工方案准备锚杆、模板,根据设计方案确定锚杆位置,在锚杆预设位置进行打孔,打孔顺序为由中间向两边,逐排施工;
[0011]步骤六、锚杆安装:采用快速安装工艺进行锚杆安装,并采用锚固剂对锚杆进行固定,锚固剂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以保证锚固剂的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在锚杆的一端设置托板,保证托板与基坑的地面或内壁贴合,当锚杆与基坑的内壁不垂直时,应采用异型托板,以保证锚杆的安装强度,锚杆安装完成后,可采用钢索对相邻的锚杆进行加固,对拐角处相互接触的锚杆,可以进行焊接,以提高其安装强度;
[0012]步骤七、模板安装:依靠已安装的锚杆,将混凝土模板安装,混凝土模板可以采用螺栓与锚杆进行连接固定,混凝土模板在安装时,应保证锚杆的一端延伸至混凝土模板的内部,混凝土模板的安装位置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
[0013]步骤八、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模板全部安装完成后,对混凝土模板内部进行清
理,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倒入混凝土模板内,进行围护墙的浇筑;
[0014]步骤九、模板拆除:待混凝土完全凝固后,将混凝土模板拆除,拆除顺序为,由中间至两边,分层分排依次拆除;
[0015]步骤十、养护:对混凝土围护墙进行定期养护,以避免混凝土围护墙出现收缩开裂的情况,并检查混凝土围护墙是否出现浇筑不完整、开裂的情况。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管廊和地库的数据测量还应涵盖深度的测量,测量管廊和地库深度之前,应查阅施工区域的土层结构数据,并记录相关数据。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对于管廊与地库距离较小的围护设计,可以采用较宽的中空型围护设计方案,对于管廊与地库距离较大的围护设计,可以采用并排设置的围护设计方案,最终设计结果应保证管廊与地库的围护可同期施工,且围护可同时对管廊和地库起到防护效果。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锚杆孔的实际钻孔角度相对设计角度的偏差不大于5
°
,且锚杆孔的间排距误差不超过100mm,锚杆孔的深度误差应在0

3mm内,打孔完成后,应将锚杆孔内的碎屑清理干净。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锚杆安装的具体步骤为:
[0020]一、施工准备:检查待安装的锚杆以及安装设备,并对锚杆孔内部进行检查,若发现锚杆孔内存在碎屑,应及时清理;
[0021]二、插入锚杆:将锚杆依次插入预设的锚杆孔内,插入时应保证锚杆位于锚杆孔中心,在有水地段安装锚杆时,应先确定锚杆孔内是否有水,若有水,应先进行排水处理;
[0022]三、砂浆灌注:待锚杆插接完成后,将砂浆灌入锚杆孔内,灌浆应采用孔底注浆法,灌浆管应插至孔底50

100mm,随着砂浆的注入缓慢拔出灌浆管,灌浆压强不得小于0.2Mpa;
[0023]四、检查维护:依次检查各锚杆孔内的砂浆灌注是否达到预定位置,同时保证锚杆不会受到外部撞击,以保证砂浆的正常凝固;
[0024]五、测试:待砂浆完全凝固后,对锚杆进行应力测试,测试不合格的锚杆应拆除,然后进行重复施工,以保证锚杆的安装强度。
[0025]优选的,所述步骤七中,混凝土模板应围绕锚杆安装,安装过程中可采用扎丝对混凝土模板进行定位,然后采用螺栓对混凝土模板进行固定。
[0026]优选的,所述步骤八中,在对阶梯型围护墙进行浇筑时,应先将围护墙根据墙高分层浇筑呈阶梯型,直至达到围护墙的墙底处。
[0027]优选的,所述步骤十中,在空气湿度较低的区域进行施工时,混凝土养护时的浇水量和胶水频率应进行适应性提高,在温度较低的区域施工时,可采用塑料膜、草帘对混凝土围护墙表面进行覆盖遮挡,以保证混凝土的正常凝固。
[002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9]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管廊和地库进行测量、建模,并根据管廊和地库之间的间距、位置分布进行分析设计,设计出可同期施工,且能同时对管廊和地库进行围护的围护墙,解决了管廊和地库围护墙分开设计、施工所造成的工期长的问题,同时减少了围护墙的造价;
[0030]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管廊和地库的基坑内预设锚杆,通过锚杆进行混凝土模板的安装,从而无需搭建混凝土模板的支架,降低了施工周期,节省了施工成本;
[0031]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锚杆的外侧安装混凝土模板,锚杆被浇筑在混凝土墙的外侧,提
升了围护墙的结构强度,避免了围护墙同时对管廊和地库围护时出现强度不足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廊与地库的围护设计施工一体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步骤一、测量:根据施工要求,对管廊和地库的预定施工位置进行测绘,记录测量数据,并在测绘图纸上标注管廊和地库的精确位置,管廊和地库的数据测量还应涵盖深度的测量,测量管廊和地库深度之前,应查阅施工区域的土层结构数据,并记录相关数据;
[0035]步骤二、建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与地库的围护设计施工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量:根据施工要求,对管廊和地库的预定施工位置进行测绘,记录测量数据,并在测绘图纸上标注管廊和地库的精确位置;步骤二、建模:根据测绘图纸及测绘数据,通过对施工区域的土层分布进行分析,并结合关键力学参数,构建管廊与地库的三维数字数值一体化模型:步骤三、围护设计:根据管廊和地库的埋深,以及管廊和地库的间距,对围护的形状、尺寸以及结构组成进行初步设计,设计结果应保证围护可同时对管廊和地库进行防护;步骤四、施工方案设计:根据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通过现场测试、工程调研以及土层分布的分析结果,量化分析采用不同锚杆时围护结构受力变形特性与土层稳定安全系数,动态确定适合围护的锚杆结构与位置分布;步骤五、锚杆孔施工:根据施工方案准备锚杆、模板,根据设计方案确定锚杆位置,在锚杆预设位置进行打孔,打孔顺序为由中间向两边,逐排施工;步骤六、锚杆安装:采用快速安装工艺进行锚杆安装,并采用锚固剂对锚杆进行固定,锚固剂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以保证锚固剂的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在锚杆的一端设置托板,保证托板与基坑的地面或内壁贴合,当锚杆与基坑的内壁不垂直时,应采用异型托板,以保证锚杆的安装强度,锚杆安装完成后,可采用钢索对相邻的锚杆进行加固,对拐角处相互接触的锚杆,可以进行焊接,以提高其安装强度;步骤七、模板安装:依靠已安装的锚杆,将混凝土模板安装,混凝土模板可以采用螺栓与锚杆进行连接固定,混凝土模板在安装时,应保证锚杆的一端延伸至混凝土模板的内部,混凝土模板的安装位置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步骤八、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模板全部安装完成后,对混凝土模板内部进行清理,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倒入混凝土模板内,进行围护墙的浇筑;步骤九、模板拆除:待混凝土完全凝固后,将混凝土模板拆除,拆除顺序为,由中间至两边,分层分排依次拆除;步骤十、养护:对混凝土围护墙进行定期养护,以避免混凝土围护墙出现收缩开裂的情况,并检查混凝土围护墙是否出现浇筑不完整、开裂的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与地库的围护设计施工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管廊和地库的数据测量还应涵盖深度的测量,测量管廊和地库深度之前,应查阅施工区域的土层结构数据,并记录相关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与地库的围护设计施工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希强李光宁胥钧蒙锐王峰沈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发人居生活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