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加工及更换的静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32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4
一种便于加工及更换的静刀,包括刀芯机构和驱动机构,刀芯机构设有上下抱合、分体组合的静刀和上安装座、下安装座,静刀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上静刀、两块对称设置的下静刀,两块上静刀经上静刀安装板与上安装座连接,两块下静刀经下静刀安装板与下安装座连接;刀芯机构由驱动驱动机构驱动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静刀的分体组合结构在降低加工难度的同时,方便了现场拆装操作,使用过程只需更换损坏的静刀本体刀块,无需更换整个静刀,降低了使用成本;可以有效避免斜楔机构对工装框架压力的弊端,同时也消除了弹簧工作不可靠的问题。消除了弹簧工作不可靠的问题。消除了弹簧工作不可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加工及更换的静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切断装置的静刀,特别是一种用于汽车内门槛、汽车闭口保险杠以及闭口管类产品件切断装置的静刀。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用户、地域的不同需求,车辆各项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众多车型的内门槛件、保险杠以及闭口管类产品件采用高强钢的制作越来越广泛。材料由原有料厚1.0mm逐渐增加到1.8mm至2.5mm,母材强度由1180MPa提升至内门槛件1500MPa、A柱1700MPa。随各种汽车产品件材料强度的提升,相应提高了切断装置的要求。汽车内门槛件及保险杠件功能要求及结构原因,多为闭口矩形截面,传统切断装置的左右静刀抱切结构已无法满足某些特定产品截型,并且传统结构的静刀为单块结构,体积较大,加工成本高、加工难度大,静刀报废损坏成本高,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拆卸更换,操作人员单人更换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加工及更换的静刀,从而降低了静刀加工成本和难度,方便现场使拆卸更换,且提高了静刀的工作可靠性。
[0004]本技术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便于加工及更换的静刀,包括刀芯机构和驱动机构,刀芯机构设有上下抱合、分体组合的静刀和上安装座、下安装座,静刀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上静刀、两块对称设置的下静刀,两块上静刀经上静刀安装板与上安装座连接,两块下静刀经下静刀安装板与下安装座连接;刀芯机构由驱动驱动机构驱动动作。
[0006]上述便于加工及更换的静刀,驱动机构设有上油缸和下油缸,上油缸活塞杆连接上安装座,下油缸活塞杆连接下安装座。
[0007]上述便于加工及更换的静刀,还包括内侧挡板、外侧挡板、前挡板、后挡板和两块刀芯导向板,前挡板、后挡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内侧挡板、外侧挡板,两块刀芯导向板分别位于刀芯机构两侧,两块刀芯导向板分别与前挡板、后挡板固接,前挡板、后挡板和两块刀芯导向板构成对刀芯机构运动的滑动型腔。
[0008]上述便于加工及更换的静刀,各刀芯导向板的外侧分别设有动刀导向座,动刀导向座上设有动刀导向槽。
[0009]上述便于加工及更换的静刀,各刀芯导向板上对应动刀的位置设有动刀槽。
[0010]上述便于加工及更换的静刀,各刀芯导向板中部设有限位台。
[0011]本技术对现有静刀结构进行了如下改进:1、静刀由左右抱紧单块结构改进为上下抱紧组合结构;2、静刀由油缸带动楔块进程、依靠弹簧推动楔块回程驱动,改进为进程、回程均由不同油缸驱动滑块机构完成。上述改进,静刀的分体组合结构在降低加工难度的同时,方便了现场拆装操作,使用过程只需更换损坏的静刀本体刀块,无需更换整个静
刀,降低了使用成本;可以有效避免斜楔机构对工装框架压力的弊端,同时也消除了弹簧工作不可靠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外侧挡板、前挡板未画出)
[0014]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5]图3是静刀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0016]图4是静刀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0017]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上油缸,2、上安装座,3、刀芯导向板,3

1、限位台,4、动刀导向座,5、后挡板,6、上静刀安装板,7、上静刀,8、内侧挡板,9、下静刀,10、下静刀安装板,11、下安装座,12、下油缸,13、前挡板,14外侧挡板,15、动刀。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看图1、图2,本技术用于切断装置,包括安装静刀的刀芯机构和驱动刀芯机构动作的驱动机构。刀芯机构设有上下抱合的静刀和上安装座、下安装座。静刀采用分体组合结构,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上静刀7、两块对称设置的下静刀9。两块上静刀分别经上静刀安装板6与上安装座2固定连接,两块下静刀分别经下静刀安装板10与下安装座11固定连接。静刀的这种分体组合结构一方面便于制作和安装,另一方面当静刀部分损坏时只更换损坏的静刀块,而不用整体更换静刀,降低了使用成本。驱动机构设有上油缸1和下油缸12,上油缸活塞杆连接上安装座,驱动上安装座带动上静刀运动;下油缸活塞杆连接下安装座,驱动下安装座带动下静刀运动。该结构上下静刀动作均有单独油缸作为驱动力,不依赖于斜楔、弹簧,可以避免弹簧卡顿,提高了静刀动作的可靠性。
[0019]参看图1

图3,本技术还设有内侧挡板8、外侧挡板14、前挡板13、后挡板5和两块刀芯导向板3。前挡板、后挡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内侧挡板、外侧挡板,两块刀芯导向板分别位于刀芯机构两侧,两块刀芯导向板分别与前挡板、后挡板固接,前挡板、后挡板和两块刀芯导向板构成对刀芯机构运动的滑动型腔,从而保证刀芯机构运动的平稳性。各刀芯导向板的外侧分别设有动刀导向座4,动刀导向座用于对动刀15的运动进行导向,动刀导向座对应动刀设有动刀导向槽。各刀芯导向板上对应动刀的位置设有动刀槽。各刀芯导向板中部设有限定上静刀、下静刀运动的限位台3

1。
[0020]图3所示为本技术工作状态,该状态上下静刀闭合,动刀15处于切断位置;图4所示为本技术非工作状态,该状态上下静刀处于打开的初始位置,动刀退回。
[0021]本技术拆卸换刀时,只需在拆下动刀导向座、刀芯导向板,拆下前挡板13,即可取出刀芯部分,进行修理及更换,操作简单省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加工及更换的静刀,包括刀芯机构和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刀芯机构设有上下抱合、分体组合的静刀和上安装座、下安装座,静刀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上静刀、两块对称设置的下静刀,两块上静刀经上静刀安装板与上安装座连接,两块下静刀经下静刀安装板与下安装座连接;刀芯机构由驱动驱动机构驱动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加工及更换的静刀,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设有上油缸和下油缸,上油缸活塞杆连接上安装座,下油缸活塞杆连接下安装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加工及更换的静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侧挡板、外侧挡板、前挡板、后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奇刘东海孙建丽陈海洋张佳其
申请(专利权)人: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