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大口小研磨机棱形桶内部一体寸胶模具及其衬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221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中间大两端小研磨机棱形桶内部一体寸胶模具及其衬胶方法,包括通过角连接板、螺母和螺栓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环挡板、上环形板、中环形板、下环形板和底板,环挡板与上环形板之间的间隙、上环形板和中环形板之间的间隙、中环形板和下环形板之间的间隙、下环形板和底板之间的间隙为1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大口小研磨机棱形桶内部一体寸胶模具及其衬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研磨机棱形桶衬胶领域,特别地,涉及内大口小研磨机棱形桶内部一体寸胶模具及其衬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筒体中间大两端小(即一端封口,一端敞口)的研磨机棱形桶,也称研磨桶,内部需要衬聚氨酯胶,因为一端敞口的口部较小,模具做好后,因为衬胶的厚度有限的,一般为1cm

2cm,研磨桶尺寸只比模具尺寸大1cm

2cm,不能直接拿出或者放进,这样子一来,就无法对研磨桶进行一体衬颗粒胶;如果衬平面胶的话,可以对每个面的胶液覆盖平整、固化进行衬胶,对于本研磨桶,具有很多个面,因此需要重复很多次,工序也非常繁琐,但是因为是研磨用,胶表面需要有颗粒,因此该方法也不能用。
[0003]现有技术中,也有分体衬胶的方法,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号为201310112163.4,专利名称为研磨机,该滚桶包括第一桶体、第二桶体及盖体,工件和磨料容纳在由该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构成的容纳空间内,并由安装于该第二桶体的盖体封闭,该滚桶呈八角橄榄型,滚桶内壁衬有颗粒面聚氨酯。其采用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分体加工的方式进行衬胶,然后将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组装成滚筒,这样的筒体中间必定具有缝隙,密封性存在隐患,同时,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交界处,有高低接口,底部工件研磨过程中有一定的阻隔,阻碍工件的流动性,并曾大聚氨酯胶的过度磨损,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使用寿命较短。
[0004]现有技术中对于筒体中间大两端小的研磨桶一体衬颗粒胶的方法存在诸多难点,因此申请人通过试验克服了这些难点,专利技术了一种中间大两端小研磨机棱形桶内部一体寸颗粒胶的模具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中间大两端小研磨机棱形桶内部一体寸颗粒胶模具及其衬胶方法,以达到研磨机棱形桶密封性能最佳的目的。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中间大两端小的研磨机棱形桶内部一体衬颗粒胶模具,包括通过角连接板、螺母和螺栓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环挡板、上环形板、中环形板、下环形板和底板,环挡板与上环形板之间的间隙、上环形板和中环形板之间的间隙、中环形板和下环形板之间的间隙、下环形板和底板之间的间隙为1mm

3mm;
[0007]上环形板包括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环形的若干上模板,任意相邻的两上模板之间通过角连接板、螺母和螺栓固定,且任意相连的两上模板之间的间隙为1mm

3mm;
[0008]中环形板包括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环形的若干中模板,任意相邻的两中模板之间通过角连接板、螺母和螺栓固定,且任意相连的两中模板之间的间隙为1mm

3mm;
[0009]下环形板包括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环形的下若干模板,任意相邻的两中模板之间通过角连接板、螺母和螺栓固定,且任意相连的两下模板之间的间隙为1mm

3mm;
[0010]所述的间隙中涂有原子灰;
[0011]所述的上环形板的外表面、中环形板的外表面和下环形板的外表面分布有凹槽;
[0012]还包括若干用于支撑所述模具的支撑板;
[0013]还包括箍在所述研磨机棱形桶桶口的环形挡圈,环形挡圈与所述研磨机棱形桶的抵触连接处涂有原子灰。
[0014]进一步,角连接板为钝角连接板。
[0015]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板呈角状,一端固定在所述模具,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研磨机棱形桶。
[0016]进一步,原子灰填充在所述模具的外部,螺母位于模具的外部。
[0017]进一步,角连接板与螺栓头部位于所述模具的内部。
[0018]进一步,环挡板与上环形板之间的间隙、上环形板和中环形板之间的间隙、中环形板和下环形板之间的间隙、下环形板和底板之间的间隙、任意相连的两上模板之间的间隙、任意相连的两中模板之间的间隙、任意相连的两下模板之间的间隙均为2mm。
[0019]进一步,环挡板包括相连的竖向环挡圈和横向挡板,横向挡板与上环形板适配,呈正多边形状,横向挡板中间开设有通孔。
[0020]进一步,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定位杆和若干定位柱,定位杆和定位柱通过螺纹连接在底板上,若干定位柱均布在定位杆的四周。
[0021]中间大两端小研磨机棱形桶内部一体衬颗粒胶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依次如下:
[0022]a:制图,计算所述研磨机棱形桶的尺寸和所述模具的尺寸,加工所述模具各个部位所需的板材和所述研磨机棱形桶各个部位所需的板材;
[0023]b:通过角连接板、螺母和螺栓,组装上环形板、中环形板和下环形板;
[0024]c:通过角连接板、螺母和螺栓,组装环挡板、上环形板、中环形板、下环形板和底板至成型模具备用,各缝隙中填充原子灰,至原子灰固化,焊接支撑板与环挡板;
[0025]d:旋出定位杆至预设位置,与研磨桶底板进行中对中定位,再旋出三个定位柱至与研磨桶底板抵触,在成型模具的外部通过焊接各位部位的板材至成型研磨机棱形桶,此时,支撑板的另一端抵触所述成型研磨机棱形桶上,成型模具悬空,成型模具与成型研磨机棱形桶之间形成成型腔,此时旋转定位柱至与底板齐平;
[0026]e:在成型研磨机棱形桶的桶口外围箍一环形挡圈,并利用原子灰密封环形挡圈与成型研磨机棱形桶的抵触连接处,至原子灰固化,从一侧沿着成型模具倒入聚氨酯胶液;
[0027]f:将步骤e中的成型研磨机棱形桶送入烘箱,定时加热,移出冷却,即得成品研磨机棱形桶;
[0028]g:自上而下,伸入通孔内,松开螺栓,依次拆除环挡板、上环形板、中环形板、下环形板和底板,打磨桶口聚氨酯,喷漆,即得研磨桶。
[0029]本专利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通过该模具与该方法,使得中间大两端小的研磨机棱形桶内部一体衬颗粒胶成为现实,让研磨桶的密封性能提升至最佳,使用寿命大大提高。2:本专利技术先通过各板加工模具,利用原子灰进行密封,在模具的外面加工研磨桶,致使整个模具位于研磨桶的内部,并利用支撑板配合定位柱使模具悬空,衬胶后自上而下依次拆除各模具板,进而达到了对中间大两端小的研磨机棱形桶内部一体衬颗粒胶的目
的,利用了逆向加工的思维进行衬胶,即先做模具,后套做研磨桶的逆向思维进行加工的方式(而并非是先做研磨桶,在研磨桶里面做模具的思维,这样模具无法安装),逆向思维加工的研磨桶内部衬胶更加美观,展现弧度曲线。3:本专利技术中各板与板之间的缝隙为2mm,即保证原子灰的密封性能,也防止各板与板在胶液高温固化过程中产生的压力而导致各板与板之间产生相互抵触的力,方便脱各模具板。4:先利用定位杆进行中对中定位,在利用定位柱支撑,方便研磨桶加工成型,最后利用支撑板使模具悬空在研磨桶内,注胶前,旋转定位柱至底板a面齐平,一方面形成成型腔,另一方面让模具与研磨桶相对固定,防止胶液高温固化时各点的压力不同,导致模具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中间大两端小的研磨机棱形桶内部一体衬颗粒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角连接板、螺母和螺栓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环挡板、上环形板、中环形板、下环形板和底板,环挡板与上环形板之间的间隙、上环形板和中环形板之间的间隙、中环形板和下环形板之间的间隙、下环形板和底板之间的间隙为1mm

3mm;上环形板包括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环形的若干上模板,任意相邻的两上模板之间通过角连接板、螺母和螺栓固定,且任意相连的两上模板之间的间隙为1mm

3mm;中环形板包括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环形的若干中模板,任意相邻的两中模板之间通过角连接板、螺母和螺栓固定,且任意相连的两中模板之间的间隙为1mm

3mm;下环形板包括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环形的若干下模板,任意相邻的两下模板之间通过角连接板、螺母和螺栓固定,且任意相连的两下模板之间的间隙为1mm

3mm;所述的间隙中填充有原子灰;所述的上环形板的外表面、中环形板的外表面和下环形板的外表面分布有凹槽;还包括若干用于支撑所述模具的支撑板;还包括箍在所述研磨机棱形桶桶口的环形挡圈,环形挡圈与所述研磨机棱形桶的抵触连接处涂有原子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大两端小研磨机棱形桶内部一体衬颗粒胶模具,其特征在于:角连接板为钝角连接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大两端小研磨机棱形桶内部一体衬颗粒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呈角状,一端固定在所述模具,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研磨机棱形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大两端小研磨机棱形桶内部一体衬颗粒胶模具,其特征在于:原子灰填充在所述模具的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大两端小研磨机棱形桶内部一体衬颗粒胶模具,其特征在于:角连接板与螺栓头部位于所述模具的内部,螺母位于模具的外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大两端小研磨机棱形桶内部一体衬颗粒胶模具,其特征在于:环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崇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盈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