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138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挡板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部的遮蔽壳体。其中绝缘本体具有插接孔及位于插接孔旁侧且与插接孔相连通的收容通道,导电端子具有自基部向上延伸的弹性臂及挡片,弹性臂具有凸伸入插接孔内的接触部及自接触部向后延伸的抵接部,通过内置挡板,限制对接连接器插头的插入深度及抵压导电端子弹性臂向下弹性变形提供预压力,而挡片的设置,进一步限制弹性臂的弹性变形。(*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座连接器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插座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置挡板的插座连接器。
技术介绍
插座连接器主要设置在电路板上,与对接连接器相连,其主要功能在于连接两系统以提供电信号的传输。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照中国技术专利公告第2428878号案所揭示的一种插座连接器,此种插座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若干信号端子及金属壳体等构造,当对接连接器插头未插入时,第一端子末端所设的搭接部与第三端子的导接部相接触,音频信号被导入设备内部自带的播音器播出;当对接连接器插头插入时,第一端子受推压而使其搭接部与第三端子的导接部相分离,音频信号由第一端子传入对接连接器插头而被导出至外接播放器中。然而,当对接连接器插头插入时,常会因插头未对准插孔而出现倾斜插入的情况,第一端子将受过度挤压,其搭接部无法回复至初始位置,从而不能再与第三端子的导接部相接触,致使二者间电性接触失效。甚至当对接插头正确插入插接孔时,由于第一端子受挤压位移过大,其自由端易刮伤插孔腔壁,而使绝缘材料脱落至接触部位而易造成接触不良。业界曾采用一些方法来改善上述缺陷,诸如采用在端子变形方向上设置挡块,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告第247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具有插接孔及位于插接孔旁侧且与插接孔相连通的收容通道,导电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的收容通道内,其包括有基部、自基部延伸的弹性臂,该弹性臂具有凸伸入绝缘本体插接孔的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还设有一挡板,该挡板伸入绝缘本体插接孔内并与绝缘本体顶部配合连接,使挡板固持于绝缘本体内,另,挡板向下延伸入绝缘本体内的部分设有可抵压导电端子弹性臂的抵压部,且该抵压部可适时与所述导电端子的弹性臂相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具有插接孔及位于插接孔旁侧且与插接孔相连通的收容通道,导电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的收容通道内,其包括有基部、自基部延伸的弹性臂,该弹性臂具有凸伸入绝缘本体插接孔的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还设有一挡板,该挡板伸入绝缘本体插接孔内并与绝缘本体顶部配合连接,使挡板固持于绝缘本体内,另,挡板向下延伸入绝缘本体内的部分设有可抵压导电端子弹性臂的抵压部,且该抵压部可适时与所述导电端子的弹性臂相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矩形状的基部,基部上部具有一安装孔且基部侧边具有凸刺,抵压部向下收缩延伸并稍微弯折。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基部呈纵长平面板状,该基部具有沿其纵长方向延伸的开口,弹性臂是自基部的前端向上折弯并向上向后倾斜延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前表面向前延伸的对接部、贯穿主体部和对接部的插接孔,前述收容通道是自绝缘本体的后表面向前延伸并与插接孔相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贯穿于绝缘本体顶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坤韩洪强朱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