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粘接、高触变、环保新型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205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粘接、高触变、环保新型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烷改性树脂20~50份、硅基树脂10~20份、纳米级硅基填料5~15份、增塑剂10~30份、无机填料50~150份、触变剂3~10份、除水剂1~8份、粘接剂1~5份,以及催化剂0.1~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高粘接、高触变、环保新型的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既可单独作为防水层,也可与沥青卷材、高分子卷材配合使用作为复合防水层;既可应用于屋面、地面等平面防水,也可用于地下室侧墙、隧道等立面防水,可广泛应用于多场合。可广泛应用于多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粘接、高触变、环保新型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水涂料
,具体涉及一种高粘接、高触变、环保新型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倡导“低碳经济”、“绿色建筑”的环保理念,绿色建筑材料也得到市场青睐,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防水涂料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目前常见的有聚氨酯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和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其中,聚氨酯防水涂料虽然力学性能优异,但环保性差,通常体系中有溶剂残留,VOC含量高,有游离TDI存在,而且固化时易产生气泡,影响涂膜性能;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和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虽然环保无污染,但是粘接性和耐水性较差。常见的防水涂料在应用领域受到一些局限,在隧道、地下室侧墙等立面施工时,出现大面积流挂,涂膜厚度不均匀,影响防水质量,虽有抗流挂产品,但一次涂膜厚度较低,需多次涂膜,施工效率低;高分子卷材在施工时,由于焊接或与基面铺贴不密实等问题,造成窜水渗漏水等问题。同时,随着新型防水产品及其工程应用技术的快速开发,防水领域也开始出现了硅烷改性防水涂料,但是整体综合性能相对较差,存在高VOC、粘接性差、触变性差,甚至还有假冒产品等问题,应用场景受限,无法适应多场合的要求。
[0003]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亟需开发一款高粘接、高触变、环保新型的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粘接、高触变、环保新型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既可单独作为防水层,也可与沥青卷材、高分子卷材配合使用作为复合防水层;既可应用于屋面、地面等平面防水,也可用于地下室侧墙、隧道等立面防水。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施工方便,环保低VOC、高粘接,与混凝土粘接强度≥2.5MPa,与高分子片材的剥离强度≥3.5N/mm,且具有高触变性,一次涂膜可达2mm以上,可广泛应用于多场合。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高粘接、高触变、环保新型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0007]硅烷改性树脂20~50份、硅基树脂10~20份、纳米级硅基填料5~15份、增塑剂10~30份、无机填料50~150份、触变剂3~10份、除水剂1~8份、粘接剂1~5份,以及催化剂0.1~1.0份。
[0008]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0009]硅烷改性树脂40份、硅基树脂15份、纳米级硅基填料15份、增塑剂25份、无机填料
20份、触变剂5份、除水剂5份、粘接剂5份,以及催化剂0.5份。
[0010]本专利技术引入硅基树脂,与粘接剂形成协同作用,提高了对基材的粘接性,对混凝土的粘结强度≥2.5MPa,与高分子片材的剥离强度≥3.5N/mm,既可单独作为防水层,也可与沥青卷材、高分子卷材配合使用;引入纳米级硅基填料,与相应触变剂形成协同效应,提高了材料的触变性,一次涂膜可达2mm以上,既可应用于屋面、地面等平面防水,也可用于地下室、隧道等立面防水。
[0011]进一步地,硅烷改性树脂为水解性硅烷基封端的聚醚材料,数均分子量为8000

28000。
[0012]进一步地,数均分子量为8000

15000。
[0013]进一步地,硅烷改性树脂的端基为可水解硅烷基,可水解硅烷基为三甲氧基甲硅烷基或甲基二甲氧基甲硅烷基,结构如下:
[0014][0015]进一步地,硅基树脂为以甲基或甲基苯基硅氧链节为主链的MQ树脂、MDQ树脂和MTQ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0016]进一步地,纳米级硅基填料为疏水型气相法二氧化硅,其比表面积为200~400m2/g。
[0017]进一步地,疏水型气相法二氧化硅为二甲基二氯硅烷(DDS)、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中的一种或多种处理过。
[0018]进一步地,增塑剂为环己烷

1,2

二甲酸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和邻苯二甲酸二癸酯中的至少一种。
[0019]进一步地,无机填料为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纳米活性碳酸钙、高岭土、硅微粉、滑石粉和氢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
[0020]进一步地,触变剂为聚酰胺蜡、氢化蓖麻油和有机膨润土中的至少一种。
[0021]进一步地,除水剂为乙烯基三架样机硅烷。
[0022]进一步地,粘接剂为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

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

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

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

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

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β

(3,4

环氧环己基)

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β

(3,4环氧环己基)

乙基三乙氧基硅烷、3

(2,3

环氧丙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

(2,3

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0023]进一步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二(十二烷基硫)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4]上述高粘接、高触变、环保新型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5]按配方将硅烷改性树脂、硅基树脂、纳米级硅基填料、增塑剂、无机填料、触变剂于110℃~125℃真空干燥2.5h后,密闭降温至不超过50℃,然后加入除水剂搅拌15~30min,再加入粘接剂搅拌20~30min,最后加入催化剂搅拌10~20min,再进行脱泡处理既可。
[0026]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高粘接、高触变、环保新型的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既可单独作为防水层,也可与沥青卷材、高分子卷材配合使用作为复合防水层;既可应用于屋面、地面等平面防水,也可用于地下室侧墙、隧道等立面防水,可广泛应用于多场合。
[0027]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施工方便,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粘接、高触变、环保新型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烷改性树脂20~50份、硅基树脂10~20份、纳米级硅基填料5~15份、增塑剂10~30份、无机填料50~150份、触变剂3~10份、除水剂1~8份、粘接剂1~5份,以及催化剂0.1~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粘接、高触变、环保新型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烷改性树脂40份、硅基树脂15份、纳米级硅基填料15份、增塑剂25份、无机填料20份、触变剂5份、除水剂5份、粘接剂5份,以及催化剂0.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粘接、高触变、环保新型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改性树脂为水解性硅烷基封端的聚醚材料,数均分子量为8000

2800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粘接、高触变、环保新型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树脂为以甲基或甲基苯基硅氧链节为主链的MQ树脂、MDQ树脂和MTQ树脂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粘接、高触变、环保新型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硅基填料为疏水型气相法二氧化硅,其比表面积为200~400m2/g。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粘接、高触变、环保新型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环己烷

1,2

二甲酸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和邻苯二甲酸二癸酯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粘接、高触变、环保新型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为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纳米活性碳酸钙、高岭土、硅微粉、滑石粉和氢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粘接、高触变、环保新型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变剂为聚酰胺蜡、氢化蓖麻油和有机膨润土中的至少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粘接、高触变、环保新型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为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先成李雷闵丽陈林孟子豪任广熊伟王丹帝樊军安术鑫代庆煌宋珍珍唐萍刘勇郭伟唐瑞甫曹金辉夏亮亮刘亚妮王用才王建红景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威盾匠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