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202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薄膜涂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涂布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涂布装置包括料盒、第一刮刀机构、第二刮刀机构和第三刮刀机构,料盒内具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调节腔,料盒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具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调节腔相连通,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设置,第一刮刀机构安装于料盒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的顶部,第二刮刀机构安装于料盒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的底部,第三刮刀机构部分安装于调节腔内且能够进行转动,第一刮刀机构的刀端、第二刮刀机构的刀端和第三刮刀机构的刀端均朝向第一凹槽且均位于同一圆周上。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涂布装置,在两个刮刀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刮刀机构,提升了可靠性。提升了可靠性。提升了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涂布
,尤其涉及一种涂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凹辊涂布是一种采用吻涂的方式将浆料转移在需要涂覆的基材上的涂布技术,广泛应用于锂电池隔膜及极片、离型膜、光学膜等薄膜涂层领域。微凹辊涂布料盒机构作为微凹辊涂布技术中控制涂布质量最重要的装置之一,用来把浆料从凹版辊均匀的转移到基材上面,以得到具有均匀涂层的复合膜。目前,多数微凹辊料盒采用的是两刮刀的结构,一个刮刀起到刮除多余浆料的作用,一个起到将凹版辊辊面浆料刮涂均匀的作用,以此来实现浆料均匀的涂覆在极片等基材上。
[0003]传统的两刮刀结构料盒因是两个刮刀紧密贴合在凹版辊上,以使得浆料可以较均匀的涂覆在凹版辊上,又能保证浆料在料盒腔内持续流动不会出现大面积的沉淀现象,从而实现浆料相对均匀的转移到极片等基材上,但是在径向上凹版辊仅承受上下两个点的压力,这时如果调节料盒位置角度有偏差很容易导致一侧的刮刀受力不均,受力大的就会磨损严重,同时还会引起浆料刮涂的不均匀进而导致涂布质量问题。
[0004]此外,目前大多数刮刀的安装方式是刮刀伸出固定的长度,锁紧在料盒里面,实际安装伸出长度不一致的情况下无法确定最优的伸出长度,从而导致调节效果不一致,使得在生产过程中更换刮刀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同时,刮刀的长度固定,无法兼容不同直径尺寸的凹版辊,导致换型成本高,耗时长。
[0005]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涂布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布装置,用以至少解决现有涂布装置的刮刀受力不均匀,进而导致刮刀磨损和引起浆料刮涂的不均匀的问题。
[0007]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涂布装置,包括:
[0009]料盒,所述料盒内具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调节腔,所述料盒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调节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0010]第一刮刀机构,所述第一刮刀机构安装于所述料盒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的顶部;
[0011]第二刮刀机构,所述第二刮刀机构安装于所述料盒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的底部;
[0012]第三刮刀机构,所述第三刮刀机构部分安装于所述调节腔内且能够进行转动,所述第一刮刀机构的刀端、所述第二刮刀机构的刀端和所述第三刮刀机构的刀端均朝向所述第一凹槽且均位于同一圆周上。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刮刀机构包括转动柱和第三刮刀,所述转动柱转动安装于所述调节腔内。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柱的至少一侧设有调节孔组,所述调节孔组
包括多个调节孔,多个所述调节孔沿所述转动柱的周向间隔设置。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刮刀机构包括第一刮刀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刮刀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料盒相抵接。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刮刀机构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第一固定座和调节螺母,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料盒的顶端且套设于所述调节杆的外侧,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杆的外侧,所述调节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刮刀相连。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还包括若干第二固定座,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两侧,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座间隔设置,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座分别套设于所述调节杆的外侧。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包括连接部和若干调节部,若干所述调节部间隔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底端,若干所述调节部中位于中间位置的调节部分别与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第一固定座相适配,若干所述调节部中位于两侧位置的调节部与所述第二固定座相适配。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部包括竖直部和底部,所述底部包括一端和另一端,若干所述调节部的底部的一端位于所述料盒的第二凹槽内,若干所述调节部的底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第四凹槽内,若干所述调节部的底部的一端和另一端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刮刀机构和所述第二刮刀机构的结构相同。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料盒还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涂布装置,采用三个刮刀机构的组合机构,在普通两个刮刀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刮刀机构,在进行微凹辊表面浆料二次刮涂的同时能够破碎气泡,消除极片表面的缺陷,提升了可靠性,同时能够使得涂布装置在与微凹辊进行配合时的受力更加均匀,进而减轻了刮刀的磨损,提升了刮刀机构的使用寿命。其中,本专利技术中位于调节腔内的第三刮刀机构能够进行转动,使得第三刮刀能够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分别与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进行配合,进而使得涂布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微凹辊,具有高适应性,能够进行个性化作业,另外三个刮刀机构的刀端均朝向第一凹槽且均位于同一圆周上,能够保证三个刀端在作业时均与微凹辊进行接触,提升了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涂布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中涂布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图2中涂布装置的B

B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0:料盒、11:第一凹槽、12:固定孔、13:第四凹槽、14:出料口、15:进料口;
[0029]20:第一刮刀机构、21:第一刮刀、22:第一安装板、221:第二凹槽、222:第三凹槽、2311:连接部、2312:竖直部、23131:底部的一端、23132:底部的另一端、232:调节螺母、233:
第一固定座、234:第二固定座;
[0030]30:第二刮刀机构;
[0031]40:第三刮刀机构、41:转动柱、411:调节孔组、42:第三刮刀;
[0032]51:大直径微凹辊、52:小直径微凹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盒(10),所述料盒(10)内具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调节腔,所述料盒(10)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具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与所述调节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第一刮刀机构,所述第一刮刀机构安装于所述料盒(10)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的顶部;第二刮刀机构(30),所述第二刮刀机构(30)安装于所述料盒(10)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的底部;第三刮刀机构,所述第三刮刀机构部分安装于所述调节腔内且能够进行转动,所述第一刮刀机构的刀端、所述第二刮刀机构的刀端和所述第三刮刀机构的刀端均朝向所述第一凹槽(11)且均位于同一圆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刮刀机构包括转动柱(41)和第三刮刀(42),所述转动柱(41)转动安装于所述调节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41)的至少一侧设有调节孔组(411),所述调节孔组(411)包括多个调节孔,多个所述调节孔沿所述转动柱(41)的周向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机构包括第一刮刀(21)和第一安装板(22),所述第一刮刀(21)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22)和所述料盒(10)相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机构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第一固定座(233)和调节螺母(232),所述第一固定座(233)固定安装于所述料盒(10)的顶端且套设于所述调节杆的外侧,所述调节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士轩黄璟张强黄祯刘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