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卡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933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卡式连接器,它是由插卡装置及定位装置所组成,该插卡装置可供电子卡前缘的接触端插设并形成电性连接,而电子卡的后缘则可固定在定位装置的本体上,并且抵挡在本体所嵌设的复数卡掣体的下方,利用两相对的卡掣体平稳的抵压在电子卡的后缘表面,再藉由本体的限位部抵靠在电子卡后缘的边角,以达到稳固的定位状态。(*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卡式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卡式连接器,尤指那种可以降低整体制造成本且能稳固定位的插卡式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科技快速发展,台式计算机及笔记型计算机已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角落,而其所衍生出相关外围的电子产品也已被广泛使用。当今社会计算机及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亦朝功能强、速度快、体积小、配件多及具有可扩充性功能的方向迈进,因而产品内部的连接器便需随之大幅缩小,随着零组件的体积愈来愈微小,制造组装相对也愈来愈困难,而且产品的强度也相对降低了,因此如何节省连接器的占用空间、增加固持稳定性及提升整体的强度,以达到缩小连接器体积、增强结构的刚性及保持电性连接时的顺畅稳定,成为目前设计上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习用技术的插卡式连接器如图7所示,它是在电路板A上设置绝缘座体B,该绝缘座体B并穿设有可供电性连接的复数导电端子B1,及设有可供电子卡(图中未示)插设的插槽B2,绝缘座体B的二侧延伸有相互平行的固定臂B3,且固定臂B3外侧及下缘延伸出一侧凸部B4,再在固定臂B3前端一侧凸设一凸扣B5,这样,当电子卡插入绝缘座体B的插槽B2后,即可藉由固定臂B3前端二侧的凸扣B5将其抵在电子卡的两侧边,进而达到固持电子卡的目的。然而此种结构设计,由于固定臂B3外侧及下缘的侧凸部B4必须与固定臂B3保持一斜角间距,这使得制程难度提高;另外固定臂B3仅依靠其凸扣B5来固定电子卡,抵持力明显不足,很容易因外力震动而造成电子卡脱离;再者,固定臂B3是塑料材质,刚性较差,易因扳动而偏斜、变形或断裂,从而导致整体失去固定电子卡的功能。因此,又有业者提出另一习用插卡连接器的申请,如图8所示,习用的插卡连接器是利用卡掣部C固定一电子卡,该卡掣部C是用金属片冲压弯折而成,它在架体两侧向外斜向延伸出卡掣弹片C1,该卡掣弹片C1的内面并延设有一对呈对称状的扣合件C2,该扣合件C2底部延伸一可定位在电路板(图中未示)的卡榫C21,卡榫C21上方形成一定位柱C22,并在卡榫C21与定位柱C22之间凸设有呈L形的搭接片C23,使得电子卡可容置在搭接片C23的上方,并抵止在卡掣弹片C1下方,以形成定位状态;然而,此种卡掣部C因其结构设计复杂,不仅冲压弯折过程繁琐,容易造成制造生产时不良率的-->增加,而且搭接片C23及卡掣弹片C1厚度都很薄,且为一体弯折而成,因此在长期使用下很容易同时产生型变,使得搭接片C23及卡掣弹片C1无法达到定位固持的功效,最终导致电子卡脱离,从而无法正常传输讯号。再者,卡掣弹片C1是供电子卡后缘抵持用的,在长期的使用下,有可能会因弹性疲乏而产生扣持力不佳的情形,因此,当弹性疲乏的情形仅发生在某一侧的卡掣弹片C1时,由于卡掣部C是一体冲压弯折而成的,所以,无法仅更换发生弹性变形的卡掣弹片C1,必须将整个卡掣部C更换掉,这样就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故,设计人针对上述各项问题与缺失,搜集相关资料,经过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过不断试作及修改,设计出此种插卡连接器。本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插卡式连接器,藉由本技术的改良,使定位装置的定位效果更加稳固。本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插卡式连接器,该插卡式连接器采用一种两件分离式的卡掣体,通过减小卡掣体的体积,使得生产卡掣体的模具相对变小,这样可以降低制造生产的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插卡式连接器,该插卡式连接器的卡掣体是相对设置的,因此当某一边的卡掣体弹性疲乏时,只需更换该边的卡掣体,而无须整个更换,进而可有效降低成本。本技术是一种插卡式连接器,其结构主要包含插卡装置及定位装置,该插卡装置及定位装置焊固在电路板上方的相对两侧,在插卡装置的一侧设有可供电子卡前缘的接触端插设并形成电性连接的对接槽,电子卡后缘的边角则限位在本体的限位部内,并抵挡在本体二侧所嵌设的卡掣体的下方,这使得电子卡二侧及上、下面皆呈稳固的抵持状态,进而达到稳固定位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定位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4是本技术定位装置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1。图6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2。图7是习用插卡式连接器的立体外观图。图8是另一习用插卡式连接器的卡掣部的立体外观图。图号说明1.插卡装置            11.导电端子12.对接槽2.定位装置            21.本体211.基部              212.凸部213.插槽              214.限位部215.定位槽            216.定位片22.卡掣体             221.卡榫222.弹臂              223.导引部2231.抵止面           2232.导引面3.电路板4.电子卡              41.接触端42.后缘A.电路板B.绝缘座体            B1.导电端子B2.插槽               B3.固定臂B4.凸部               B5.凸扣C.卡掣部              C1.卡掣弹片C2.扣合件             C21.卡榫C22.定位柱            C23.搭接片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现绘图就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以便于大家完全了解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图1、图2、图3、图4是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定位装置的立体分解图、立体外观图及定位装置的立体组合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的插卡式连接器是-->由插卡装置1及定位装置2所组成,并且插卡装置1及定位装置2焊固在电路板3上方相对的两侧。故就本案的主要结构特征详述如下:该插卡装置1容置复数导电端子11,插卡装置1的一侧设有对接槽12。该定位装置2是由本体21及两个相对的卡掣体22组成,本体21具有一ㄇ型的基部211,在基部211的一侧凸设有一凸部212,此凸部212形成有两相对的插槽213,在凸部212的两侧各延设有限位部214,并且在基部211及凸部212的侧边的底部分别设有一定位槽215,此定位槽215可供定位片216穿置;卡掣体22一端下方凸设有一卡榫221,相对于卡榫221的另侧则弯折设有弹臂222,弹臂222末端有导引部223,此导引部223底部有一抵止面2231,在抵止面2231一侧朝上延伸有一导引面2232;再者,定位装置2的本体21是塑料材质,而卡掣体22是金属材质。藉由上述结构可知,本技术的定位装置2在组构时,是先将一侧的卡掣体22的卡榫221,朝本体21的插槽213内插入,这样可使卡掣体22稳固的嵌设在本体21上,而另一侧的卡掣体22亦以同样的方式嵌设在本体21上,再将复数定位片216分别由本体22的侧边穿入定位槽215内,如此即完成定位装置2的组构(如图4所示),接着将组构完成的定位装置2,利用其定位片216焊固在电路板3的表面一侧,即可将定位装置2固定在电路板3上,而插卡装置1则相对焊固在定位装置2的另一侧的电路板3表面,随即完成本技术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卡式连接器,包含:    一插卡装置,是由一绝缘座体及设置在该绝缘座体内的复数导电端子所构成,该绝缘座体的一侧设有可供电子卡前缘的接触端插设并形成电性连接的对接槽;及    一定位装置,是相对于该插卡装置的对接槽而间隔设置的,其特征是该定位装置是由本体及复数卡掣体所组合构成,该复数卡掣体是分别由上方嵌入本体形成固定的,且该卡掣体的一侧设有弹性且朝向该插卡装置延伸的导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卡式连接器,包含:一插卡装置,是由一绝缘座体及设置在该绝缘座体内的复数导电端子所构成,该绝缘座体的一侧设有可供电子卡前缘的接触端插设并形成电性连接的对接槽;及一定位装置,是相对于该插卡装置的对接槽而间隔设置的,其特征是该定位装置是由本体及复数卡掣体所组合构成,该复数卡掣体是分别由上方嵌入本体形成固定的,且该卡掣体的一侧设有弹性且朝向该插卡装置延伸的导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式连接器,其中该定位装置及插卡装置是相隔固定间距焊固在电路板上,以提供一电子卡插置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式连接器,其中该定位装置的本体为具有一ㄇ型的基部,在基部的一侧凸设有一凸部,此凸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敬恒
申请(专利权)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