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志喜专利>正文

导电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840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接触牢靠、不容易积碳的导电插座,其头体上有不少于一个的插孔,而插孔上有不少于一个的导电触片,插孔为锥形的,插孔的导电触片上连接有导线或金属接线柱或金属接线片;插孔为圆锥形的;插孔为锥台形的;插孔为圆锥台形的或多棱锥台形的;插孔为多棱锥形的;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本导电插座的插孔的插孔与相对应的导电插头的插头接触牢靠,其导电触片接触面积大,因而不容易发生电打火而造成积碳和损坏,从而不容易引起火灾。(*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电插座本技术涉及连接导线与导线之间的装置,是一种导电插座。现有导电插座与导电插头的导电触片之间接触面较小、接触不牢靠,容易引起电打火而造成积碳,从而影响导电触片之间的导通,严重时会烧坏导电插座或导电插头,容易引起火灾。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设计一种接触牢靠、不容易积碳的导电插头。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来完成的:该导电插座的座体上有不少于一个的插孔,而插孔上有不少于一个的导电触片,插孔为锥形的,插孔的导电触片上连接有导线或金属接线柱或金属接线片;插孔为圆锥形的;插也为锥台形的;插孔为圆锥台形的或多棱锥台形的;插孔为多棱锥形的。附图1为配合本技术实施例1使用的导电插头主视剖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主视剖视图,附图3、4和5为附图1或附图6或附图8或附图10的A-A向剖视图;附图6为配合本技术实施例2使用的导电插头主视剖视图,附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主视剖视图,附图8为配合本技术实施例3使用的导电插头主视剖视图,附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主视剖视图,附图10为配合本技术实施例4使用的导电插头主视剖视图,附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主视剖视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头体,2为插头,3为导线或金属接线柱或金属接线片4为座体,5为插孔,6为导电触片。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2所示,该实施例1的座体4上有三个插孔5,而每个插孔5上有一个导电触片6,最好导电触片6充满插孔5内,每个插孔5的导电触片6上连接有导线或金属接线柱或金属接线片3,如附图2、1和3所示,插孔5可为圆锥台形的,如附图2、1和5所示,插孔5也可为三棱锥台形的,如附图2、1和4所示,插孔5也可为四棱锥台形的;为了配合实施例1使用,如附图1所示,有相应的导电插头,其插头2的形状与实施例1的插孔5形状相吻合。-->如附图7所示,该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的座体4上有两个插孔5,而每个插孔5上有一个导电触片6;为了配合实施例2使用,如附图6所示,有相应的导电插头,其插头2的形状与实施例2的插座5形状相吻合。如附图9所示,该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的座体4上只有一个插孔5,且在插孔5上有一个导电触片6;为了配合实施例3使用,如附图8所示,有相应的导电插头,其插头2的形状与实施例3的插座5形状相吻合。如附图10所示,该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的座体4上只有一个插孔5,而每个插孔5上有两个导电触片6,每个导电触片6上都连接有导线或金属接线柱或金属接线片3;为了配合实施例4使用,如附图10所示,有相应的导电插座,其插头2的形状与实施例4的插孔5形状相吻合,插头2上的两个导电触片6与插孔5上的两个电电触片6分别相对应。使用时,将相对应的插头2插入本技术的插孔5内,因插头2上的导电触片6与本导电插座插孔5上的导电触片6接触面积较大,不容易发生电打火而造成积碳,由于插头2插入插座5后接合紧密,因而比较牢靠。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相对应导电插头的插头与本导电插座的插孔接触牢靠,其导电触片接触面积大,因而不容易发生电打火而造成积碳和损坏,从而不容易引起火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插座,其特征在于座体上有不少于一个的插孔,而插孔上有不少于一个的导电触片,插孔为锥形的,插孔的导电触片上连接有导线或金属接线柱或金属接线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插座,其特征在于座体上有不少于一个的插孔,而插孔上有不少于一个的导电触片,插孔为锥形的,插孔的导电触片上连接有导线或金属接线柱或金属接线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插孔为圆锥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平申志喜
申请(专利权)人:申志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