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转接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0159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立体转接插座用于和对接插头插接以给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所述立体转接插座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外壳与底座、固定在外壳上的第一插座组件与第二插座组件,所述外壳设有相对的顶端与底端、连接顶端与底端的侧壁、贯穿顶端与底端的收容孔及贯穿侧壁的若干穿透孔,底座固定至外壳的底端,第一插座组件包括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第一接地片、一对第一导电片及上盖,第二插座组件包括承载座、固定在承载座上的第二接地片、一对第二导电片与盖体,所述第二接地片及第二导电片从所述外壳的穿透孔中外露以供对接插头插接,所述第一接地片与第一导电片从所述外壳的顶端外露以供对接插头插接,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立体转接插座摆放时占用较小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体转接插座,尤其涉及一种用来供插头插接以给电子产品充电的立体转接插座。【
技术介绍
】现今电子科技发展迅速,家用电器越来越多,传统的墙壁上的插座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转接插座的出现弥补了这个缺陷,其设有各种类型的插孔供对接插头插接来给电子产品充电。现有的转接插座包括插座主体及与插座主体连接的插头。插座主体大致呈长方体结构且包括固定在一起的上盖板及下盖板。上盖板设有若干依次排列的插孔供对接插头插接。现有的转接插座的插接孔依次排列在上盖上,多个插头插入时,相邻的对接插头之间的距离较近,不容易插拔对接插头;并且现有的长方体结构的转接插座占用大量的空间。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转接插座,以克服先前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节省摆放空间的立体转接插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转接插座,其用于和对接插头插接以给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所述立体转接插座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外壳与底座、固定在外壳上的第一插座组件与第二插座组件,所述外壳设有相对的顶端与底端、连接顶端与底端的侧壁、贯穿顶端与底端的收容孔及贯穿侧壁的若干穿透孔,底座固定至外壳的底端,第一插座组件包括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第一接地片、一对第一导电片及上盖,第二插座组件包括承载座、固定在承载座上的第二接地片、一对第二导电片与盖体,所述第二接地片及第二导电片从所述外壳的穿透孔中外露以供对接插头插接,所述第一接地片与第一导电片从所述外壳的顶端外露以供对接插头插接。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一接地片设有平板状的基部及自基部的相对两端延伸的一对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从所述外壳的顶端外露以供对接插头插接。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一导电片设有固持部、自固持部的相对两端延伸的一对延伸部及分别自一对延伸部朝向固持部延伸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所述外壳的顶端外露以供对接插头插接。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二接地片包括垂直交叉固定在一起的一对固定片及位于每一固定片相对两端的接触片,所述接触片从所述外壳的穿透孔中外露以供对接插头插接。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二导电片包括垂直交叉固定在一起的一对定位片、自每一定位片的相对两端垂直延伸的两对连接片及分别位于每一连接片上的两对接触脚,所述接触脚从所述外壳的穿透孔中外露以供对接插头插接。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外壳包括贯穿侧壁的组装孔,所述立体转接插座包括组装在所述组装孔内的过载开关。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立体转接插座包括固定在第一插座组件与第二插座组件之间的USB插座组件。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外壳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本技术立体转接插座使用时,对接插头从立体转接插座的顶端及侧壁插入以给电子产品充电,使得本技术立体转接插座摆放时占用较小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转接插座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立体转接插座的第一导电片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立体转接插座的第一接地片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立体转接插座的外壳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立体转接插座的第二导电片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立体转接插座的第二接地片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立体转接插座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外壳1与底座2、固定在外壳1上的第一插座组件、USB插座组件3、第二插座组件及过载开关4。请重点参阅图4所示,外壳1设有相对的顶端10与底端11、连接顶端10与底端11的侧壁12、贯穿顶端10与底端11的收容孔13及贯穿侧壁12的组装孔14及若干穿透孔15。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1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外壳16与第二外壳17。底座2固定至外壳1的底端11。过载开关4组装在所述组装孔14内。第一插座组件包括基座51、固定在基座51上的第一接地片53、一对第一导电片54及上盖52。请重点参阅图2所示,第一导电片54设有固持部541、自固持部541的相对两端延伸的一对延伸部542及分别自一对延伸部542朝向固持部541延伸的接触部543。请重点参阅图3所示,第一接地片53设有平板状的基部531及自基部531的相对两端延伸的一对弹性臂532。第二插座组件包括承载座61、固定在承载座61上的第二接地片62、一对第二导电片63与盖体64。请重点参阅图5所示,第二导电片63包括垂直交叉固定在一起的一对定位片631、自每一定位片631的相对两端垂直延伸的两对连接片632及分别位于每一连接片632上的两对接触脚633。请重点参阅图6所示,第二接地片62包括垂直交叉固定在一起的一对固定片621及位于每一固定片621相对两端的接触片622。本技术立体转接插座组装时,把第一接地片53及一对第一导电片54固定在基座51上后,把上盖55固定在基座51上,组装好第一插座组件;把把第二接地片62及一对第二导电片63固定在承载座61上后,把盖体64固定在承载座61上,组装好第二插座组件;USB插座组件3固定在第一插座组件与第二插座组件之间;把第一插座组件、第二插座组件及过载开关4组装至外壳1 ;把底座2固定至外壳1的底端11。所述第二接地片62的接触片622及第二导电片63的接触脚633从外壳1的侧壁12的若干穿透孔15中外露以供对接插头插接,所述第一接地片53的弹性臂532与第一导电片54的接触部543从外壳1的顶端10外露以供对接插头插接。本技术立体转接插座使用时,对接插头从立体转接插座的顶端10及侧壁12插入以给电子产品充电,使得本技术立体转接插座摆放时占用较小的空间;同时,充分利用立体转接插座的空间,使得对接插头之间的距离变大,容易插拔对接插头;本技术立体转接插座还设有位于第一插座组件与第二插座组件之间的USB插座组件3,可直接连接USB线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本技术立体转接插座还设有过载开关4,电流过载后可重置,反复使用,比较环保。应当指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技术说明书而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主权项】1.一种立体转接插座,其用于和对接插头插接以给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所述立体转接插座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外壳与底座、固定在外壳上的第一插座组件与第二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相对的顶端与底端、连接顶端与底端的侧壁、贯穿顶端与底端的收容孔及贯穿侧壁的若干穿透孔,底座固定至外壳的底端,第一插座组件包括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第一接地片、一对第一导电片及上盖,第二插座组件包括承载座、固定在承载座上的第二接地片、一对第二导电片与盖体,所述第二接地片及第二导电片从所述外壳的穿透孔中外露以供对接插头插接,所述第一接地片与第一导电片从所述外壳的顶端外露以供对接插头插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转接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片设有平板状的基部及自基部的相对两端延伸的一对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从所述外壳的顶端外露以供对接插头插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转接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设有固持部、自固持部的相对两端延伸的一对延伸部及分别自一对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转接插座,其用于和对接插头插接以给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所述立体转接插座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外壳与底座、固定在外壳上的第一插座组件与第二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相对的顶端与底端、连接顶端与底端的侧壁、贯穿顶端与底端的收容孔及贯穿侧壁的若干穿透孔,底座固定至外壳的底端,第一插座组件包括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第一接地片、一对第一导电片及上盖,第二插座组件包括承载座、固定在承载座上的第二接地片、一对第二导电片与盖体,所述第二接地片及第二导电片从所述外壳的穿透孔中外露以供对接插头插接,所述第一接地片与第一导电片从所述外壳的顶端外露以供对接插头插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方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多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