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321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组装于印刷电路板上并用于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遮覆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外壁且该外壁被遮蔽壳体遮覆,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设有凹槽且凹槽具有的中心面与对接空间具有的中心面成锐角或钝角,所述遮蔽壳体的外端分别弯折成插入凹槽的弯折部,所述电连接器通过弯折部及凹槽的相互约束而防止遮蔽壳体与电连接器脱离,从而可减少电连接器的长度,符合电连接器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遮蔽壳体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告第2682672号所揭示的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组装于印刷电路板上并与一对接电连接器对接使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遮覆于绝缘本体侧壁上的两片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纵长形基部及自基部两端沿纵长方向延伸的两凸台,且凸台与基部的相接处设有若干插槽,所述基部呈纵长型,其具有沿纵长方向延伸的一对侧壁及位于基部两端的一对端壁。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遮覆绝缘本体侧壁的片体及自片体两端弯折并遮覆绝缘本体端壁的侧部,所述侧部具有向下延伸的插脚并插入所述插槽中。为使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稳定的固持,而在绝缘本体两端设有凸台,即可防止遮蔽壳体的侧部向外扩张,但是,该凸台的设置也增加了电连接器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使得电连接器需要占据印刷电路板更多的空间,不利于电连接器的小型化发展趋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的电连接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遮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纵长的对接空间,该对接空间具有纵长中心面,每一导电端子具有固持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突伸入对接空间的接触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至少一凹槽,该凹槽具有的中心面与对接空间的中心面成锐角或钝角,所述遮蔽壳体具有收容于该凹槽内的弯折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遮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纵长的对接空间,该对接空间具有纵长中心面,每一导电端子具有固持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突伸入对接空间的接触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至少一凹槽,该凹槽具有的中心面与对接空间的中心面成锐角或钝角,所述遮蔽壳体具有收容于该凹槽内的弯折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凹槽内收容有两弯折部,且该两弯折部相互抵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包括至少两片遮蔽部,该两遮蔽部环绕一空间并包覆于绝缘本体的外侧,且每一遮蔽部具有的两外端均设有弯折部。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是一体形成,且该遮蔽壳体环绕一空间并包覆于绝缘本体的外侧,且该遮蔽壳体的两外端均设有弯折部。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对接面,上述对接空间是于该对接面凹设形成,且于该对接面凹设有若干固持孔,所述遮蔽壳体设有若干扣持于该固持孔的固持部。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亮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