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前诊断穿刺技术教学模型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教学模型
,具体涉及一种产前诊断穿刺技术教学模型。
技术介绍
[0002]产前诊断是指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是防控出生缺陷及提高人口素质的主要手段。产前诊断可以有效地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所以产前诊断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穿刺检查是产前诊断的基本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羊水穿刺,一般适合中期妊娠的产前诊断,羊水存在于羊膜腔内,妊娠12周时羊水量为50毫升,20周时为400毫升,36~38周时为1000—1500毫升,接近预产期羊水量稍有下降,羊水穿刺通常是在在16
‑
24周之间进行,针对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绒毛穿刺又称绒毛膜穿刺术,是最早能进行的穿刺检查方法,手术时间一般在孕11
‑
14周,但绒毛穿刺流产风险稍高于羊水穿刺。
[0003]穿刺检查存在较高的风险,产前诊断穿刺技术教学模型用于培训医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一般的产前诊断穿刺技术教学模型多为塑料制成的一体化模型,仅展示剖面结构图,不能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前诊断穿刺技术教学模型,包括第一腹部模型(1),其特征的在于:所述第一腹部模型(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腹部模型(2),所述第一腹部模型(1)的顶部设置有第三腹部模型(3),所述第三腹部模型(3)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腹部模型(4),所述第一腹部模型(1)、第二腹部模型(2)、第三腹部模型(3)和第四腹部模型(4)的一角分别固定连接有弧形的第一子宫固定部位(6)、第二子宫固定部位(7)、第三子宫固定部位(8)和第四子宫固定部位(9),所述第一腹部模型(1)、第二腹部模型(2)、第三腹部模型(3)和第四腹部模型(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磁铁(15),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铁磁金属块(16),所述第一子宫固定部位(6)、第二子宫固定部位(7)、第三子宫固定部位(8)和第四子宫固定部位(9)的内部设置有羊膜模型(13),所述羊膜模型(13)靠近第三子宫固定部位(8)的一侧粘合连接有胎盘模型(10),所述胎盘模型(10)与脐带模型(1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脐带模型(11)的另一端与胎儿模型(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腹部模型(1)、第二腹部模型(2)、第三腹部模型(3)和第四腹部模型(4)的内部设置有填充物(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前诊断穿刺技术教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冬艳,黄海妮,陆启生,李书敏,韦春丽,王爱花,梁丽,
申请(专利权)人: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