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型柱与H型钢梁刚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84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箱型柱与H型钢梁刚接节点,包括箱型柱和H型钢梁,箱型柱的角位置处连接有钢柱角部连接板;H型钢梁的上翼板和下翼板分别连接有梁端翼缘连接板,梁端翼缘连接板均与钢梁端部连接板连接,钢梁端部连接板与钢柱角部连接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钢梁端部连接板与H型钢梁的腹板之间连接有钢梁腹板侧劲板;其梁端弯矩通过钢梁端部连接板传递至钢柱角部连接板,利用箱型柱角部刚度较大的特性,无需加内隔板,通过高强度螺栓的牢固连接结构,能够满足弯矩的可靠传递;实现箱型柱与H型钢梁的连接节点实现力的合理传递并满足节点力学性能要求,保证节点强度。保证节点强度。保证节点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型柱与H型钢梁刚接节点


[0001]本技术属于钢结构
,涉及一种箱型柱与H型钢梁刚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钢结构作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的公认绿色环保型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增强,钢结构建筑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也一直备受倡导。
[0003]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梁柱连接节点上。由于箱型柱双向刚度相近,所以在钢框架结构中应用广泛,箱型柱与H型钢梁刚接节点传统上有三种连接形式:1、H型钢梁的上下翼缘与箱型柱采用全熔透焊缝连接,H型钢梁的腹板与箱型柱采用高強度螺栓连接,即采用栓焊混合连接方式;2、H型钢梁的上下翼缘和腹板与箱型柱均采用焊缝连接,即全焊接连接方式;3、H型钢梁的上下翼缘和腹板与箱型柱均采用高強度螺栓连接,即全螺栓连接方式。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在H型钢梁上下翼缘处均需要在箱型柱内设置内隔板,该内隔板需要采用电渣焊,该焊接工艺复杂,导致增加项目成本。而且许多项目为了降低项目成本,采用成品箱型柱,则导致无法在内部焊接内隔板,进而导致降低梁柱刚接节点强度,造成项目结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H型钢梁与箱型柱各连接节点形式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箱型柱与H型钢梁刚接节点,目的是克服现有箱型柱与H型钢梁刚接节点的不足,使得钢框架结构中,箱型柱与H型钢梁的连接节点实现力的合理传递并满足节点力学性能要求,能够保证节点强度。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描述如下:
[0006]一种箱型柱与H型钢梁刚接节点,包括:
[0007]箱型柱(1),所述箱型柱(1)的角位置处连接有钢柱角部连接板(4);
[0008]H型钢梁(2),所述H型钢梁(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翼板、腹板和下翼板,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分别连接有梁端翼缘连接板(5),所述梁端翼缘连接板(5)均与钢梁端部连接板(3)连接,所述钢梁端部连接板(3)与所述钢柱角部连接板(4)通过高强螺栓(7)连接,所述钢梁端部连接板(3)与所述H型钢梁(2)的腹板之间连接有钢梁腹板侧劲板(6)。
[0009]可见,通过钢梁端部连接板(3)与钢柱角部连接板(4)经高强螺栓(7)连接的结构,实现H型钢梁(2)与箱型柱(1)的连接,使得梁端弯矩通过钢梁端部连接板(3)传递至钢柱角部连接板(4),从而传递至箱型柱(1)角部,而由于箱型柱(1)角部刚度较大,则可以无需加内隔板,即能够满足弯矩的可靠传递。同时,通过所述钢梁端部连接板(3)与所述H型钢梁(2)的腹板之间连接有钢梁腹板侧劲板(6),能够保证节点处拥有足够的刚度。
[0010]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钢柱角部连接板(4)与钢梁端部连接板(3)的连接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所述钢柱角部连接板(4)的一个侧面与所述钢梁端部连接板(3)的一个侧面贴
合接触。
[0011]而且,为了便于钢梁端部连接板(3)同时与钢柱角部连接板(4)和梁端翼缘连接板(5)连接,所述钢梁端部连接板(3)设置为L型的单弯折结构弯折板,所述单弯折结构弯折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端部侧板体和角部侧板体,所述角部侧板体与所述钢柱角部连接板(4)连接,所述端部侧板体与所述梁端翼缘连接板(5)连接。
[0012]而且,还可以是,所述钢梁端部连接板(3)设置为n型的双弯折结构弯折板,所述双弯折结构弯折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角部侧板体、端部侧板体和第二角部侧板体,所述端部侧板体与所述梁端翼缘连接板(5)连接,所述第一角部侧板体与一个所述钢柱角部连接板(4)连接,所述端部侧板体与所述梁端翼缘连接板(5)连接,所述第二角部侧板体与另一个所述钢柱角部连接板(4)连接。
[0013]此时,所述钢柱角部连接板(4)的两侧可以分别与两个所述钢柱角部连接板(4)通过高强螺栓(7)连接。
[0014]在装配式钢结构的实际应用中,所述箱型柱(1)的四个角位置处分别连接有所述钢柱角部连接板(4)。
[0015]相匹配的,所述钢柱角部连接板(4)的两侧分别与一个所述双弯折结构弯折板的所述第一角部侧板体及另一个所述双弯折结构弯折板的所述第二角部侧板体连接。
[0016]相匹配的,所述箱型柱(1)四个角位置处的所述钢柱角部连接板(4)分别通过所述钢梁端部连接板(3)与所述H型钢梁(2)连接。
[0017]为了提高连接结构的平衡稳定性,每相邻两个所述钢柱角部连接板(4)之间的夹角相等。此时,每相邻两个所述钢柱角部连接板(4)之间的夹角为直角。相匹配的,所述双弯折结构弯折板的所述第一角部侧板体与所述端部侧板体之间夹角、及所述第二角部侧板体与所述端部侧板体之间夹角均为钝角。
[0018]作为匹配结构,所述梁端翼缘连接板(5)为两个等腰梯形板在底边处连接构成的六边形板,所述端部侧板体与所述六边形板的一个顶边连接,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分别与所述六边形板的另一个顶边连接。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技术的箱型柱与H型钢梁刚接节点,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H型钢梁与箱型柱各连接节点形式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克服现有箱型柱与H型钢梁刚接节点的不足;其具体具有如下优势:
[0021]1、使得钢框架结构中,梁端弯矩通过钢梁端部连接板传递至钢柱角部连接板,利用箱型柱角部刚度较大的特性,无需加内隔板,通过高强度螺栓的牢固连接结构,能够满足弯矩的可靠传递;实现箱型柱与H型钢梁的连接节点实现力的合理传递并满足节点力学性能要求,保证节点强度;
[0022]2、通过所述钢梁端部连接板与所述H型钢梁的腹板之间连接钢梁腹板侧劲板,能够保证节点处具有足够的刚度;
[0023]3、箱型柱与钢柱角部连接板、H型钢梁与梁端翼缘连接板、及梁端翼缘连接板与钢梁端部连接板均可以在工厂焊接连接为一体,施工时将上述工厂焊接后的一体结构通过摩擦型的高强螺栓现场安装即可,简化安装,提高效率。
[0024]可见,本申请的箱型柱与H型钢梁刚接节点,相比起传统的设置内隔板的箱型柱,
其加工工艺简单,加工和安装效率更高,且能够更好地保证焊接结构的质量;其刚接节点能够实现全螺栓连接,大大提高现场安装的速度,提高项目整体装配率,适用于多、高层钢框架结构。
附图说明
[002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是本技术的箱型柱与H型钢梁刚接节点俯视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箱型柱与H型钢梁刚接节点侧视图;
[0028]图3是箱型柱柱顶剖面图;
[0029]图4是H型钢梁梁端俯视图;
[0030]图5是本技术的箱型柱与H型钢梁刚接节点示意图。
[0031]各附图标记说明:1:箱型柱,2:H型钢梁,3:钢梁端部连接板,4:钢柱角部连接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型柱与H型钢梁刚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型柱(1),所述箱型柱(1)的角位置处连接有钢柱角部连接板(4);H型钢梁(2),所述H型钢梁(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翼板、腹板和下翼板,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分别连接有梁端翼缘连接板(5),所述梁端翼缘连接板(5)均与钢梁端部连接板(3)连接,所述钢梁端部连接板(3)与所述钢柱角部连接板(4)通过高强螺栓(7)连接,所述钢梁端部连接板(3)与所述H型钢梁(2)的腹板之间连接有钢梁腹板侧劲板(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型柱与H型钢梁刚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角部连接板(4)的一个侧面与所述钢梁端部连接板(3)的一个侧面贴合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型柱与H型钢梁刚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端部连接板(3)设置为L型的单弯折结构弯折板,所述单弯折结构弯折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端部侧板体和角部侧板体,所述角部侧板体与所述钢柱角部连接板(4)连接,所述端部侧板体与所述梁端翼缘连接板(5)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型柱与H型钢梁刚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端部连接板(3)设置为n型的双弯折结构弯折板,所述双弯折结构弯折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角部侧板体、端部侧板体和第二角部侧板体,所述端部侧板体与所述梁端翼缘连接板(5)连接,所述第一角部侧板体与一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从元张煜李秀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鑫光正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