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织鞋鞋面的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74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飞织鞋鞋面的加工设备,其结构包括机架、第一伺服马达、第二伺服马达、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第四滚筒、第一固定辊、第二固定辊、第一热压辊、第二热压辊、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复数个绷紧装置、控制箱、复数个热压辊调整装置、复数个红外线加热器以及复数个加热感应,所述复数个热压辊调整装置包括伺服电动伸缩器、调整压块以及弹簧,所述第一伺服马达安装于机架左侧尾部,所述第二伺服马达安装于第一伺服马达右侧上端,所述第一滚筒安装于机架左侧下端,所述第二滚筒安装于机架右侧下端,通过新增压光装置,有效的解决工作人员时间浪费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织鞋鞋面的加工设备


[0001]本技术是一种飞织鞋鞋面的加工设备,属于制鞋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飞织面料是近年来常见的一种纺织面料,主要用在运动鞋的鞋面上,飞织面料具有吸汗透气、穿着舒适、柔软轻便的优点,压光机是用于提高鞋面光泽度的设备,压光上光工艺的一种,印刷品表面经过涂布后,待上光层干燥,若需再次提高上光涂层的平滑度和光泽度,可经压光机压光,但现有技术单一,一台压光机只有一个压光装置,在鞋面压光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等待,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飞织鞋鞋面的加工设备,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飞织鞋鞋面的加工设备,其结构包括机架、第一伺服马达、第二伺服马达、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第四滚筒、第一固定辊、第二固定辊、第一热压辊、第二热压辊、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复数个绷紧装置、控制箱、复数个热压辊调整装置、复数个红外线加热器以及复数个加热感应,所述复数个热压辊调整装置包括伺服电动伸缩器、调整压块以及弹簧,所述第一伺服马达安装于机架左侧尾部,所述第二伺服马达安装于第一伺服马达右侧上端,所述第一滚筒安装于机架左侧下端,所述第二滚筒安装于机架右侧下端,所述第三滚筒安装于机架左侧上端,所述第四滚筒安装于机架右侧上端,所述第一固定辊安装于机架下端中部,所述第二固定辊安装于机架上端中部,所述第一热压辊垂直安装于第一固定辊上方,所述第二热压辊垂直安装于第二固定辊上方,所述第一输送带水平安装于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以及第一固定辊筒体之间,所述第二输送带水平安装于第三滚筒、第四滚筒以及第二热压辊筒体之间,所述复数个绷紧装置均依次安装于第一滚筒以及第三滚筒左右两端内侧,所述控制箱安装于机架底面中部,所述复数个热压辊调整装置均依次安装于第一热压辊以及第二热压辊前后两端,所述复数个红外线加热器以及复数个加热感应器均依次安装于第一热压辊以及第二热压辊空腔内。
[0005]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飞织鞋鞋面的加工设备,所述伺服电动伸缩器安装于复数个热压辊调整装置顶面,所述调整压块顶面与伺服电动伸缩器相互连接,所述调整压块底面与弹簧顶面相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飞织鞋鞋面的加工设备,所述第一伺服马达与第四滚筒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伺服马达与第二滚筒传动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飞织鞋鞋面的加工设备,所述第一伺服马达工作原理为双向转动,所述第一伺服马达双向转动停留时长为10秒。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飞织鞋鞋面的加工设备,所述第一伺服马达、第二伺服马达、
伺服电动伸缩器、复数个红外线加热器以及复数个加热感应器与控制箱电连接。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滚筒安装于机架左侧下端,第二滚筒安装于机架右侧下端,第一固定辊安装于机架下端中部,第一热压辊垂直安装于第一固定辊上方,第一输送带水平安装于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以及第一固定辊筒体之间,复数个红外线加热器以及复数个加热感应器均依次安装于第一热压辊空腔内,第二伺服马达与第二滚筒传动连接,组成下鞋面压光装置,通过第三滚筒安装于机架左侧上端,第四滚筒安装于机架右侧上端,第二固定辊安装于机架上端中部,第二热压辊垂直安装于第二固定辊上方,第二输送带水平安装于第三滚筒、第四滚筒以及第二热压辊筒体之间,复数个红外线加热器以及复数个加热感应器均依次安装于第二热压辊空腔内,第一伺服马达与第四滚筒传动连接,组成上鞋面压光装置,通过第一伺服马达工作原理为双向转动,所述第一伺服马达双向转动停留时长为10秒,有效的使上下鞋面压光装置同时工作,通过新增压光装置,有效的解决工作人员时间浪费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一种飞织鞋鞋面的加工设备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加热压辊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复数个热压辊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机架1、第一伺服马达2、第二伺服马达3、第一滚筒4、第二滚筒5、第三滚筒6、第四滚筒7、第一固定辊 8、第二固定辊9、第一热压辊10、第二热压辊11、第一输送带12、第二输送带13、复数个绷紧装置14、控制箱15、复数个热压辊调整装置16、复数个红外线加热器17、复数个加热感应器18、伺服电动伸缩器161、调整压块162以及弹簧163。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5]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飞织鞋鞋面的加工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机架1、第一伺服马达2、第二伺服马达3、第一滚筒4、第二滚筒5、第三滚筒6、第四滚筒7、第一固定辊8、第二固定辊9、第一热压辊10、第二热压辊11、第一输送带12、第二输送带13、复数个绷紧装置14、控制箱15、复数个热压辊调整装置16、复数个红外线加热器17以及复数个加热感应器18,所述复数个热压辊调整装置16包括伺服电动伸缩器161、调整压块162以及弹簧163,所述第一伺服马达2安装于机架1左侧尾部,所述第二伺服马达3安装于第一伺服马达2右侧上端,所述第一滚筒4安装于机架1左侧下端,所述第二滚筒5安装于机架1右侧下端,所述第三滚筒6安装于机架1左侧上端,所述第四滚筒7安装于机架1右侧上端,所述第一固定辊8安装于机架1下端中部,所述第二固定辊9安装于机架1上端中部,所述第一热压辊10垂直安装于第一固定辊8上方,所述第二热压辊11垂直安装于第二固定辊9上方,所述第一输送带12水平安装于第一滚筒4、第二滚筒5以及第一固定辊8筒体之间,所述第二输送带13水平安装于第三滚筒6、第四滚筒7以及第二热压辊11筒体之间,所述复数个绷紧装置14均依次安装于第一滚筒4以及第三滚筒6左右两端内侧,所述控制箱15安装于机架1底面中部,所述复数个热压辊调整装置16均依次安装于第一热压辊10以及第二热压辊11前后两
端,所述复数个红外线加热器17以及复数个加热感应器18均依次安装于第一热压辊10以及第二热压辊 11空腔内,所述伺服电动伸缩器161安装于复数个热压辊调整装置16顶面,所述调整压块162顶面与伺服电动伸缩器 161相互连接,所述调整压块162底面与弹簧163顶面相连接,所述第一伺服马达2与第四滚筒7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伺服马达3与第二滚筒5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伺服马达2工作原理为双向转动,所述第一伺服马达2双向转动停留时长为10秒,所述第一伺服马达2、第二伺服马达3、伺服电动伸缩器161、复数个红外线加热器17以及复数个加热感应器 18与控制箱15电连接。
[0016]工作原理:通过第一滚筒4安装于机架1左侧下端,第二滚筒5安装于机架1右侧下端,第一固定辊8安装于机架 1下端中部,第一热压辊10垂直安装于第一固定辊8上方,第一输送带12水平安装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织鞋鞋面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机架(1)、第一伺服马达(2)、第二伺服马达(3)、第一滚筒(4)、第二滚筒(5)、第三滚筒(6)、第四滚筒(7)、第一固定辊(8)、第二固定辊(9)、第一热压辊(10)、第二热压辊(11)、第一输送带(12)、第二输送带(13)、复数个绷紧装置(14)、控制箱(15)、复数个热压辊调整装置(16)、复数个红外线加热器(17)以及复数个加热感应器(18),所述复数个热压辊调整装置(16)包括伺服电动伸缩器(161)、调整压块(162)以及弹簧(163),所述第一伺服马达(2)安装于机架(1)左侧尾部,所述第二伺服马达(3)安装于第一伺服马达(2)右侧上端,所述第一滚筒(4)安装于机架(1)左侧下端,所述第二滚筒(5)安装于机架(1)右侧下端,所述第三滚筒(6)安装于机架(1)左侧上端,所述第四滚筒(7)安装于机架(1)右侧上端,所述第一固定辊(8)安装于机架(1)下端中部,所述第二固定辊(9)安装于机架(1)上端中部,所述第一热压辊(10)垂直安装于第一固定辊(8)上方,所述第二热压辊(11)垂直安装于第二固定辊(9)上方,所述第一输送带(12)水平安装于第一滚筒(4)、第二滚筒(5)以及第一固定辊(8)筒体之间,所述第二输送带(13)水平安装于第三滚筒(6)、第四滚筒(7)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令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州市兴铠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