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678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有效固持子电路板的电连接器,能将子电路板与电路基板良好电连接。该电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部、第二壳体部及扣持装置;第一壳体部设有容纳子电路板的纵向插槽;第二壳体部设有组装扣持装置的装配部,以及可导引子电路板插入插槽并限制其水平方向位移的导轨;扣持装置包括固定段、弹性段、固持段与致动段,并以卡固干涉配合方式固定于上述装配部中,使用者可施力于致动段以扣持或解除子电路板。(*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连接器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其可供子电路板插入并固定在电路基板上,且具有扣持装置可有效扣持子电路板,使子电路板与电路基板良好电连接。在今天的工商社会中,电脑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日常用品。同时,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各项通讯技术均有惊人突破,因此电脑系统与设备必须相应地改进,例如功能升级、扩充记忆体容量等改进都可利用子电路板与电连接器插接来实现。特别是通讯设备的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 Unit-CPU)的插接也在改进,以往此类子电路板间的连接是在电连接器两端用扣持装置将子电路板扣持,其扣持装置或是金属材料或是塑料材料制成,都是为配合重量较轻、尺寸较小的子电路板设计。随通讯设备升级,CPU及其散热装置也可安装在子电路板上,以插接方式达到连接的目的。因为改进的子电路板重量及尺寸远比现有装置大,且设置在CPU上的散热风扇也有不希望的振动,若再使用现有的扣持装置则无法将子电路板有效扣持。相关专利如美国专利第5,383,792号、第5,372,518号、第5,286,217号、第4,986,765号、第4,832,617号、第4,057,879号及第3,993,390号,以及台湾专利申请第78102902号、第79211470号、第80200008号、第80110023号、第82217323号等。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它能有效固持子电路板,使子电路板与电路基板良好电连接。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固定于电路基板上并容纳子电路板,它包括:一第一壳体部、一第二壳体部及至少一扣持装置;所述第一壳体部设有一容纳子电路板的纵长插槽;所述第二壳体部至少设有一容纳所述子电路板的侧缘的导轨,以及至少一组装所述扣持装置的装配部,所述扣持装置至少还包括固定段、固持段以及致动段,所述致动段至少设有一定位扣持装置的定位部。本技术装置的优点在于,其能够有效固持子电路板,插拔使用简便,电连接稳定,传输电信号可靠,实用性好。-->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壳体部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壳体部的俯视图;    图5为沿图4中V-V线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扣持装置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扣持装置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扣持装置扣持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扣持装置解除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立体图;图11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为清楚起见,现对本技术中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的电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部10、第二壳体部20以及扣持装置30,其中第一壳体部10设有纵长插槽11可供子电路板40插入并与电路基板(图示)电导通。第二壳体部20于其两端相对的支撑部21、22内侧各设有垂直导轨211、221(如图3所示)用以容纳子电路板40的相对侧缘。再请参考图4,在支撑部21、22上分别设有装配部23、24,其中装配部23、24进一步分设一水平槽道231、241及垂直槽道232、242(如图5所示),用以组装扣持装置30。图5为沿图4中V-V线的剖视图,其中在水平槽道231内相对侧壁设有卡定部233,及在垂直槽道232的内壁234上设有凹孔2341,用以配合扣持装置30的卡扣,以及设有干涉槽2342,用以配合扣持装置30与第二壳体部的卡固干涉固定。另外在垂直槽道232的内壁234沿垂直方向向上延伸出一挡止部2343,用以防止扣持装置30解除时产生过度变形。另外,如图6、7所示,扣持装置30由金属冲压一体成型制成,其结构分为致动段31、第一弹性段32、固持段33、第二弹性段34以及固定段35;其中致动段31设有扳手部311、挠性臂312,使用者可施力于扳手部311使挠性臂312、第一弹性段32及第二弹性段34挠性变形以解除扣持。另外在挠性臂312横向方向的两侧设有垂片313,垂片313上分别设有定位部314,用以定位扣持装置,垂片313下端3131向内延伸设有止动部3132,-->以防止解除扣持时使力过度夹压垂片313下端3131而产生变形。在固定段35的横向方向两侧缘分别设有干涉区351,以卡固干涉配合方式插入所述第二壳体部20的垂直槽道232、242的干涉槽235、245中以固定扣持装置,此外,在固定段35另设有一固定部352,卡扣在垂直槽道232内的凹孔234,可进一步固定扣持装置,当施力于致动段时可形成力臂使扳动更容易。图8示出子电路板40插入本技术电连接器后,扣持装置30处于扣持位置的状态。此时,子电路板40侧缘收容在导轨211中,以防止子电路板40沿水平方向产生位移,扣持装置30的固持段33压扣在子电路板40的侧缘上方,沿电路板40垂直方向扣持,定位部314在第二壳体部20卡定部233的侧缘,若如箭头F所指方向施力于扳手部311则可解除子电路板40的扣持。图9为扣持装置30处于解除位置,子电路板40正要脱出的状态,此时,由于以F方向施力于扳手部311使扳手部311向下移动,挠性臂312、第一弹性段32及第二弹性段34产生挠性变形,以及固持段33因第一弹性段32及第二弹性段34挠性变形而离开原来的压扣位置,带动定位部314位移至卡定部233的下端卡住,扣持装置30因此保持在解除位置,这样子电路板40可以拔出。当子电路板40完全插入电连接器后,可将扣持装置30的垂片313下端3131以手指向内轻压,定位部314便脱离卡定部233的下端,扣持装置30便可因第一弹性段32、第二弹性段34及挠性臂312的弹性而恢复初始状态。除上述实施例的第一壳体部10与第二壳体部20为一体成型之外,还可将第一壳体部10及第二壳体部20分离。以一现有连接器替代第一壳体部10,而第二壳体部20则独立为一子电路板的固定装置。如图10、图11所示的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其中,电连接器110容纳在壳体部120的收容部121中,当电连接器110固定在电路基板(图示)上,壳体部120自收容部121下方将电连接器套入,子电路板140可按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插入完成扣持。因此,本技术的电连接器对于子电路板可有效固持,同时在插拔使用上也十分简便,对电连接器对子电路板固持不良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固定于电路基板上并容纳子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第一壳体部、一第二壳体部及至少一扣持装置;所述第一壳体部设有一容纳子电路板的纵长插槽;所述第二壳体部至少设有一容纳所述子电路板的侧缘的导轨,以及至少一组装所述扣持装置的装配部,所述扣持装置至少还包括固定段、固持段以及致动段,所述致动段至少设有一定位扣持装置的定位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连接器,固定于电路基板上并容纳子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第一壳体部、一第二壳体部及至少一扣持装置;所述第一壳体部设有一容纳子电路板的纵长插槽;所述第二壳体部至少设有一容纳所述子电路板的侧缘的导轨,以及至少一组装所述扣持装置的装配部,所述扣持装置至少还包括固定段、固持段以及致动段,所述致动段至少设有一定位扣持装置的定位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及第二壳体部为一体成型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部的装配部包括水平槽道及垂直槽道,所述垂直槽道内设有配合扣持装置固定部固定的凹陷部,以及所述水平槽道至少设有一配合扣持装置定位部定位的卡定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清河裴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