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线形桥梁声屏障立柱及声屏障系统、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声屏障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折线形桥梁声屏障立柱及声屏障系统、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显著改善桥梁气动外形、减小桥梁风致振动的声屏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桥面高度在80m以上的桥梁,其桥面的风速相较地面处高出许多,桥梁容易在脉动风的作用下产生涡激共振,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当振动幅度很大时将严重影响桥梁的结构安全,此外较大的横风易造成桥面行车倾覆。为解决高墩大跨桥梁风致振动的问题,工程上常用的做法是:通过的专门的水平分离板来改变桥梁气动外形,从而抑制风致振动,水平分离板通常设置于主梁的翼缘处或腹板处,尺寸较大,前期的安装和后期的维护成本较高,且影响桥梁外形美观。对于超大跨径的桥梁,如斜拉桥、悬索桥等,常在钢箱梁边缘设折线形风嘴,以此减小风的影响。
[0003]为保障高空桥面车辆在横风条件下行驶的安全性,常通过设置专门的风障来改变和减小横风。风障的构造与护栏类似,一定间距设置的立柱呈折线形,之间通过半圆槽断面横梁相连,横梁之间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线形桥梁声屏障立柱,包括桥梁护栏立柱(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线声屏障立柱组合体,所述折线声屏障立柱组合体由下立柱(4)与上立柱(10)成一夹角组合而成,所述桥梁护栏立柱(22)位于折线声屏障立柱组合体内侧;所述桥梁护栏立柱(22)顶端朝向折线声屏障立柱组合体一侧对应固定设有护栏立柱接板(7),所述护栏立柱接板(7)与折线声屏障立柱组合体内侧通过支撑拉杆组件连接;所述下立柱(4)上设有下侧消声板安装槽,所述上立柱(10)上设有上侧消声板安装槽。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线形桥梁声屏障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立柱(4)内侧固定有内侧下接板(6),所述上立柱(10)内侧固定有内侧上接板(14),所述内侧上接板(14)与内侧下接板(6)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螺栓C(15)连接固定;所述下立柱(4)外侧固定有外侧下接板(11),所述上立柱(10)外侧固定有外侧上接板(12),所述外侧上接板(12)与外侧下接板(11)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螺栓B(13)连接固定。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线形桥梁声屏障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拉杆组件包括支撑拉杆A(8)和支撑拉杆B(17),所述护栏立柱接板(7)下半部与内侧下接板(6)水平高度相等,所述内侧下接板(6)与护栏立柱接板(7)下半部之间通过支撑拉杆A(8)连接固定;所述上立柱(10)中部内侧固定有上立柱内侧接板(16),所述上立柱内侧接板(16)与护栏立柱接板(7)上半部通过支撑拉杆B(17)连接固定。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线形桥梁声屏障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拉杆A(8)两端端部分别通过连接螺栓A(9)与内侧下接板(6)、护栏立柱接板(7)下半部可拆卸式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拉杆B(17)两端端部分别通过连接螺栓B(18)与上立柱内侧接板(16)、护栏立柱接板(7)上半部可拆卸式连接固定。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线形桥梁声屏障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立柱(10)顶端插接设有顶部盖帽(20)。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线形桥梁声屏障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线声屏障立柱组合体的下立柱(4)与上立柱(10)之间所成夹角为110~130度。7.一种声屏障系统,包括桥梁(21)和设于桥梁(21)长度方向两侧的护栏边墙台阶(21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边墙台阶(211)顶部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若干个折线形桥梁声屏障立柱,所述折线形桥梁声屏障立柱包括桥梁护栏立柱(22)和折线声屏障立柱组合体,所述桥梁护栏立柱(22)位于折线声屏障立柱组合体内侧,相邻两个折线声屏障立柱组合体之间配合装配有消声板组件;所述桥梁护栏立柱(22)顶端朝向折线声屏障立柱组合体一侧对应固定设有护栏立柱接板(7),所述护栏立柱接板(7)与折线声屏障立柱组合体内侧通过支撑拉杆组件连接。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声屏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边墙台阶(211)通过预埋地脚螺栓(1)固定连接有立柱座板(2),所述折线形桥梁声屏障立柱的折线声屏障立柱组合体焊接固定于立柱座板(2)上;所述折线形桥梁声屏障立柱的折线声屏障立柱组合体由下立柱(4)与上立柱(10)成一夹角组合而成,所述下立柱(4)内侧固定有内侧下接板(6),所述上立柱(10)内侧固定有内侧上接板(14),所述内侧上接板(14)与内侧下接板(6)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螺栓C(15)连接固定,所述下立柱(4)外侧固定有外侧下接板(11),所述上立柱(10)外侧固定有外侧上接板(12),所述外侧上接板(12)与外侧下接板(11)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螺栓B(13)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拉杆组件包括支撑拉杆A(8)和支撑拉杆B(17),所
述护栏立柱接板(7)下半部与内侧下接板(6)水平高度相等,所述内侧下接板(6)与护栏立柱接板(7)下半部之间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俊,南康,徐小云,杜慧平,刘锦钏,李树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瑞通路桥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