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吸顶灯及其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919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吸顶灯及其控制系统,其中,吸顶灯包括:吸顶灯壳体,包括用于安装的基板;固定于基板表面的灯光模组、雷达模组、网络通信模块及红外模块,雷达模组分别与灯光模组、网络通信模块及红外模块连接;雷达模组中包括相互连接的射频前端和微处理器。其对目前吸顶灯的应用范围进行扩展,使其能够依据人体活动状态自动无级调节灯光冷暖及明亮程度。同时集成睡眠质量监测、意外生命体征报警等功能。夜晚当装置判断人入睡意图后,控制灯光模组自主调低亮度而后熄灯,并且进入睡眠健康监测模式。如果监测到意外生命体征事件,控制报警装置自动报警,或者以无线方式通知其他关联的智能终端以及控制平台。式通知其他关联的智能终端以及控制平台。式通知其他关联的智能终端以及控制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吸顶灯及其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雷达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吸顶灯。

技术介绍

[0002]吸顶灯是一种具有高贵档次的一种照明及现代装饰灯具,非常适用于商场超市、酒店、珠宝柜台及高档家居,但目前室内用吸顶灯的主要作用是照明,功能较为单一,并不能满足用户对于个性化的需求。
[0003]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睡眠监测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目前睡眠质量监测及评估的方式主要是接触式测量,比如用于医院的睡眠多导图检查,虽然该方式监测结果较为可靠,但同时也会带来较高的成本花销,且需要佩戴相应的装置睡眠,用户体验感较差。基于可穿戴式设备(比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进行睡眠质量监测的方式广为流行,成为睡眠质量监测提供新途径,这一方式虽然监测成本较低、用户体验相对较好,但是可穿戴式设备一般只基于人体局部活动(比如翻身等)来判断睡眠质量或者睡眠阶段,可靠性有待商榷,且佩戴设备入睡影响舒适度。可见一种非接触式的精确多功能吸顶灯成为了一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吸顶灯及其控制系统,将肢体动作与人体生命体征相结合综合评估睡眠质量,数据可靠性,可信度更高。
[000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吸顶灯,包括:
[0007]吸顶灯壳体,包括用于安装的基板;
[0008]固定于所述基板表面的灯光模组、雷达模组、网络通信模块及红外模块,所述雷达模组分别与所述灯光模组、网络通信模块及红外模块连接;其中,
[0009]所述网络通信模块,用于多功能吸顶灯与外界终端的通信连接;
[0010]红外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根据对人体生命体征分析生成的家电控制信号,实现对家用电器的控制;
[0011]所述雷达模组中包括相互连接的射频前端和微处理器,其中,
[0012]射频前端,用于通过天线向室内发射第一探测信号,并接收对应反射路径反射的第二探测信号,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和第二探测信号为毫米波信号;
[0013]微处理器,用于对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和第二探测信号进行处理提取当前帧预定义目标区域的目标占用数据特征;对于当前帧中存在目标占用的区域提取针对肢体活动程度的活动状态数据;对于当前帧中肢体处于安静状态的目标提取生理状态数据;及根据多帧数据的目标占用数据特征、活动状态数据及生理状态数据对人体生命体征进行分析,完成对睡眠质量的监测及对灯光模组的控制。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天线为N发射M接收配置,N和M大于等于1,且天线频段为
30GHz

300GHz。
[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天线通过片上天线方法与射频前端集成,或所述天线与射频前端为分立芯片。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射频前端发射的第一探测信号为FMCW信号、FSK信号及正弦连续波信号的一种或多种。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微处理器为ARM、DSP、FPGA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所述微处理器内嵌用于存储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信号处理的处理器。
[00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多功能吸顶灯还包括与所述雷达模组连接的报警装置,用于根据雷达模组的监测结果发出相应的报警信息。
[0019]另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吸顶灯控制系统,包括上述多功能吸顶灯;还包括与所述多功能吸顶灯通信连接的智能终端,和/或还包括与所述多功能吸顶灯通信连接的云服务器或控制平台,用于对睡眠质量监测系统的目标占用数据特征、活动状态数据及生理状态数据对人体生命体征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至睡眠质量监测装置或智能终端。
[0020]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吸顶灯及其控制系统,至少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0021]1.利用毫米波雷达高精度检测特性,对人体睡眠(休息)过程中肢体动作幅度进行高精度检测,同时精确捕捉呼吸频率、心率等重要生理特征,将肢体动作与人体生命体征相结合综合评估睡眠质量或者人体健康状态,数据可靠性,可信度更高。
[0022]2.相较于医学多导图监测来说具有成本优势,并且不需要佩戴相关监测设备,属于无感实时监测,具有较高舒适度。相对于智能手环(手表)类监测方式数据可靠性更高。更适合作为日常睡眠质量评估手段。
[0023]3.相较于摄像头等监测方式,毫米波属于非可见光,不具有隐私问题,消除潜在的隐私安全隐患。
[0024]4、对目前吸顶灯的应用范围进行扩展,使其能够依据人体活动状态(动静状态)自动无级调节灯光冷暖及明亮程度。同时集成睡眠质量监测、意外生命体征报警等功能。夜晚当装置判断人入睡意图后,控制灯光模组自主调低亮度而后熄灯,并且进入睡眠健康监测模式。如果监测到意外生命体征事件(比如异常心率,异常肢体动作等),控制报警装置自动报警,或者以无线方式通知其他关联的智能终端以及控制平台。
[0025]5.在吸顶灯中配置红外模块,可以对空调等家电直接控制,有效降低家居智能化成本。
附图说明
[0026]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中多功能吸顶灯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中雷达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中睡眠质量监测系统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00

多功能吸顶灯,10

雷达模组,11

天线,12/MMIC

射频前端,13

微处理器,20

电源模块,30

网络通信模块,40

红外模块,50

灯光模组,200

智能终端,300

云服务器,400

控制平台,500

室内供电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0033]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一种多功能吸顶灯,包括:
[0034]吸顶灯壳体,包括用于安装的基板;
[0035]固定于基板表面的灯光模组、雷达模组、网络通信模块及红外模块,雷达模组分别与灯光模组、网络通信模块及红外模块连接;其中,
[0036]网络通信模块,用于多功能吸顶灯与外界终端的通信连接;
[0037]红外模块,用于接收微处理器根据对人体生命体征分析生成的家电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顶灯壳体,包括用于安装的基板;固定于所述基板表面的灯光模组、雷达模组、用于多功能吸顶灯与外界终端通信连接的网络通信模块及控制红外模块,所述雷达模组分别与所述灯光模组、网络通信模块及红外模块连接;所述雷达模组中包括用于通过天线向室内发射第一探测信号并接收对应反射路径反射第二探测信号的射频前端和微处理器,所述射频前端和微处理器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和第二探测信号为毫米波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为N发射M接收配置,N和M大于等于1,且天线频段为30GHz

300GHz。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通过片上天线方法与射频前端集成,或所述天线与射频前端为分立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姗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商思伏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