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室内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863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室内报警系统,包括:传感器模组,包括用于监测室内活体的雷达模组及用于感应外界环境的环境传感器;雷达模组中包括用于通过天线发射和接收探测信号的射频前端和用于对传感器模组的探测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微处理器,射频前端和微处理器相互连接;远程终端,与传感器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接收传感器模组发送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显示;系统响应端,与传感器模组或远程终端连接,用于根据雷达模组和远程终端发送的控制信息进行响应。其能够精确精准地感知室内人员位置及微小活动,提高室内的安全性能。提高室内的安全性能。提高室内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室内报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雷达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室内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室内,不管是私有空间(如家庭卧室、寝室等),还是公共场所(如酒店客房、电影院等),其潜在的危险灾害都不容忽视。室内火灾、一氧化碳中毒等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室内安全监测、预警、响应、管理等系统一直较为薄弱。
[0003]目前,室内灾害监测传感器功能形态单一,传感器之间没有通讯及联动,并且一般无法提供被困人员的状态及位置,以致救援人员无法掌握被困人员位置,从而耽误救援进度。另外,待救援现场的信息(包括灾害危险程度,人员位置及状态等)均无法获得,使得无法动态调整救援人员、救援装备等资源,进而无法实施精准化救援。雷达模组能够在较大范围内高精度精准感知人员位置及微小活动,并且不受光照、水汽、烟雾等条件影响,适合室内发生火灾等危险情况下助力救援人员实施精准化救援。
[0004]专利CN202010747006.0公开了一种基于雷达模组的智能消防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虽然其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消防,但是该系统只针对室内存在火灾情况下的报警及救援,并不适用于其他危险情况;另外,其公开的在火灾条件下,依据雷达检测的呼吸信息判断人员危险状态缺乏实际意义,火灾等危险条件下,室内人员大概率处于混乱状态,并不具备雷达模组实时测量被困人员呼吸的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室内报警系统,能够精确精准地感知室内人员位置及微小活动,提高室内的安全性能。
[000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多功能室内报警系统,包括:
[0008]传感器模组,包括用于监测室内活体的雷达模组及用于感应外界环境的环境传感器;所述雷达模组中包括用于通过天线发射和接收探测信号的射频前端和用于对传感器模组的探测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微处理器,所述射频前端和微处理器相互连接;
[0009]远程终端,与所述传感器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模组发送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显示;
[0010]系统响应端,与所述传感器模组或远程终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雷达模组和远程终端发送的控制信息进行响应。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系统响应端包括报警器和/或报警灯和/或洒水控制器;当所述系统响应端与所述传感器模组连接,则所述系统响应端由所述传感器模组驱动;当所述系统响应端与所述远程终端连接,则所述系统响应端由所述远程终端驱动。
[0012]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雷达模组中,天线为N发射M接收配置,N和M大于等于1,且天
线频段为30GHz

300GHz;且所述天线通过片上天线方法与射频前端集成,或所述天线与射频前端为分立芯片。
[00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传感器模组中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甲烷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可见光传感器、粉尘传感器、甲醛传感器、煤气传感器、天然气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多功能室内报警系统中还包括用于多功能室内报警系统与外界终端通信连接的网络通信模块,所述网络通信模块与所述传感器模组连接;和/或,所述雷达模组中还包括用于为多功能室内报警系统供电的电源模块。
[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微处理器为ARM、DSP、FPGA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所述微处理器内嵌用于存储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信号处理的处理器。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射频前端发射的第一探测信号为FMCW信号、FSK信号及正弦连续波信号的一种或多种。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远程终端为智能设备和/或云服务器和/或控制中心,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模组发送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显示。
[0018]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室内报警系统,至少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0019]1.在传统室内报警装置的基础上集成雷达模组(毫米波雷达),能够在较大范围内高精度精准感知人员位置及微小活动,并且不受光照、水汽、烟雾等条件影响。在室内发生险情时,能够依靠雷达模组对活体运动的幅度进行检测,进而有效判断被困人员的生存状态。该多功能室内报警系统尤其适合室内发生火灾等危险情况下,人员位置及其状态感知的任务,配合其它已有环境传感器,辅助救援人员实现精准化救援。
[0020]2.相较于摄像头等监测方式,毫米波属于非可见光,不具有隐私问题,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潜在的隐私安全隐患。
[0021]3.系统集成有多种被动式环境传感器,能够监测多种灾害,包括火灾、一氧化碳超标、二氧化碳超标等事件,较大程度扩展其应用范围,有效降低硬件及其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22]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中多功能室内报警系统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中系统响应端由传感器模组驱动时多功能室内报警系统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中系统响应端由控制中心驱动时多功能室内报警系统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0

传感器模组,11

雷达模组,12

环境传感器,20

网络通信模块,31

智能设备,32

云服务器,33

控制中心,40

系统响应端,41

报警器,42

报警灯,43

洒水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
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0029]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一种多功能室内报警系统,包括:
[0030]传感器模组,包括用于监测室内活体的雷达模组及用于感应外界环境的环境传感器;雷达模组中包括用于通过天线发射和接收探测信号的射频前端(MMIC)和用于对传感器模组的探测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微处理器,射频前端和微处理器相互连接;
[0031]远程终端,与传感器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接收传感器模组发送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显示;
[0032]系统响应端,与传感器模组或远程终端连接,用于根据雷达模组和远程终端发送的控制信息进行响应。
[0033]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模组由雷达模组和环境传感器组合,其中,环境传感器用于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包括但不限于温度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室内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模组,包括用于监测室内活体的雷达模组及用于感应外界环境的环境传感器;所述雷达模组中包括用于通过天线发射和接收探测信号的射频前端和用于对传感器模组的探测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微处理器,所述射频前端和微处理器相互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模组发送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显示的远程终端,与所述传感器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雷达模组和远程终端发送的控制信息进行响应的系统响应端,与所述传感器模组或远程终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室内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响应端包括报警器和/或报警灯和/或洒水控制器;当所述系统响应端与所述传感器模组连接,则所述系统响应端由所述传感器模组驱动;当所述系统响应端与所述远程终端连接,则所述系统响应端由所述远程终端驱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室内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雷达模组中,天线为N发射M接收配置,N和M大于等于1,且天线频段为30GHz

300GHz;且所述天线通过片上天线方法与射频前端集成,或所述天线与射频前端为分立芯片。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姗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商思伏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