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熔渣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9121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熔渣再利用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腔经两个竖向设置的隔板依次分割成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第一区的顶部固定嵌设有进料斗,第一区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传导熔渣的导料机构,第二区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余热回收机构和容置倾倒机构,余热回收机构与容置倾倒机构相对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余热回收机构与容置倾倒机构的配合实现熔渣的破碎,并对破碎后的熔渣进行余热回收;对熔渣的破碎并均匀平铺在放置盘中,一来实现高效余热回收,其次便于对熔渣进行后续的工序处理;此外余热回收机构作为热的良导体与熔渣接触实现余热回收的方式,相较于采用运输带并间隔空气的余热回收方式,本结构设置方式更高效。本结构设置方式更高效。本结构设置方式更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熔渣再利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余热回收系统,具体为一种高炉熔渣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专利一:根据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2010376963.7)所公开的“一种高温熔渣及其余热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热回收装置和熔渣处理装置,其中二者相互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热回收装置和熔渣处理装置,并将二者相互连接,使得高温熔渣的余热利用率得到提高,减少了熔渣在传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其中,本专利技术在热回收装置中通过设置传料箱,形成近似封闭的空间,使熔渣在传输过程中持续保温,减缓熔渣热量的散失;通过在进料管表面设置摊板,将进入传料箱的熔渣摊开摊平,加速熔渣在传料箱中的散布,使熔渣余热的加热效果更好;通过在热回收装置中设置蒸汽发生盒和在熔渣处理装置设置换热管组,能够将熔渣的余热充分利用。
[0003]但上述专利在具体实施时:采用传送履带1061平铺熔渣,然后通过吸收散发的热量进行余热回收,这种设置方式首先会导致设备占用空间大,此外热量回收效率差。
[0004]专利二:根据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2010379738.9)所公开的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高温熔渣余热回收装置,涉及工业废渣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包括回收仓和内筒,内筒设置于回收仓内部,内筒内部设置有挤压板,挤压板两相对侧表面均连接有滑块,内筒内表面设置有滑槽,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回收仓上表面设置有盖板,盖板一表面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轴贯穿盖板并伸入回收仓内部与挤压板连接,回收仓内侧表面与内筒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为可拆卸式结构,隔板一表面与回收仓之间连接有安装块。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高温熔渣余热回收装置,经电动推杆对挤压板进行纵向的电力推动,压缩内筒内存储使用空间,使高温熔渣及高温气体受到挤压向下传递,增大熔渣发热效率,减少热流失。
[0005]但上述专利在具体实施时,隔板33用于内筒2的防护,但实际使用时隔板33用处不大,作用不明显,而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人员进行防护才是尤为重要的;此外上述专利采用的是非流水线式的余热回收系统,但设备实际使用时是用在钢铁厂的,因此流水线式的余热回收设备才是发展需求。
[0006]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高炉熔渣再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炉熔渣再利用装置。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高炉熔渣再利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经两个竖向设置的隔板依次分割成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所述第一区的顶部固定嵌设有进料斗,所述第一区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传导熔渣的导料机构,所述第二区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余热回收机构和容置倾倒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与容置倾倒机构相对设置,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基
块,所述基块的底部穿插设置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边侧等距设置有四个施力机构,所述第三区内设置有用于接收熔渣的出料机构。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料机构包括导料槽,所述导料槽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壳体固定连接于第一区的侧壁,靠近所述进料斗的隔板上开设有与导料槽相对的第一穿口。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余热回收机构还包括开设于基块内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穿过基块与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壳体固定连接于第二区的顶部,位于所述限位筒内的基块上嵌设有蛇形管,所述蛇形管上连通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依次穿过基块和箱体,位于所述限位筒内的基块的底端固定设有若干个突刺。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施力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限位筒上的L形板,所述L形板位于容置腔内,且所述L形板与限位筒构成的内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L形板和基块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容置倾倒机构包括限位盘以及设置于限位盘中部的放置盘,所述放置盘的侧壁通过若干个轴承与限位盘连接,所述限位盘底端的中部开设有开口,所述放置盘底端的中部设置有穿过开口的旋转机构。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放置盘上的限位环槽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二区底端的电机,所述限位环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板,所述电机的转轴与连接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插块,所述限位盘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电动伸缩杆,其中一个远离出料机构的第三电动伸缩杆其伸缩端和壳体分别与限位盘和第二区的底端可转动连接;另一个第三电动伸缩杆其伸缩端与限位盘可转动连接,其壳体与第二区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三区底端的储料槽,储料槽靠近容置倾倒机构的一侧穿过隔板上开设的第二穿口并位于限位盘的底部,所述储料槽内固定设有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的出料端穿过第三区的顶端。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高炉熔渣再利用装置:1.通过采用余热回收机构与容置倾倒机构的配合实现熔渣的破碎,并对破碎后的熔渣进行余热回收;对熔渣的破碎并均匀平铺在放置盘中,一来实现高效余热回收,其次便于对熔渣进行后续的工序处理;此外余热回收机构作为热的良导体与熔渣接触实现余热回收的方式,相较于采用运输带并间隔空气的余热回收方式,本结构设置方式更高效;2.采用将箱体埋入地下的方式,降低安全隐患,有效保障人员的安全,并且有效降低设备工作产生的噪音;3.通过设有的进料斗和导料机构,利用熔渣自身的重力实现将熔渣导入容置倾倒机构,一来取消了运输带的投入使用,其次进料斗和导料机构的配合、余热回收机构和容置倾倒机构的配合以及容置倾倒机构与出料机构的配合均有效实现利用垂直空间,减小设备水平空间的占用;4.限位筒作为格挡熔渣的部件设置在余热回收机构中,可以有效的降低放置盘的高度,进而在倾倒熔渣至出料机构中时更彻底;5.通过本系统可以实现熔渣入料至出料的自动化处理,进而实现了系统的流水线作
业;6.由于插块在垂直方向上是限位于限位环槽中的,因此设置两个第三电动伸缩杆向将限位盘向上抬起实现插块脱位限位环槽。然后再进行倾倒熔渣的工序;即,两个第三电动伸缩杆不仅可以实现插块脱位限位环槽,同时还能够实现倒料功能,结构设计性强。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炉熔渣再利用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炉熔渣再利用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炉熔渣再利用装置的容置倾倒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炉熔渣再利用装置的插块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炉熔渣再利用装置的限位盘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炉熔渣再利用装置的限位板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熔渣再利用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腔经两个竖向设置的隔板(6)依次分割成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所述第一区的顶部固定嵌设有进料斗(2),所述第一区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传导熔渣的导料机构(3),所述第二区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余热回收机构(4)和容置倾倒机构(5),所述余热回收机构(4)与容置倾倒机构(5)相对设置,所述余热回收机构(4)包括基块(402),所述基块(402)的底部穿插设置有限位筒(406),所述限位筒(406)的边侧等距设置有四个施力机构(8),所述第三区内设置有用于接收熔渣的出料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熔渣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机构(3)包括导料槽(301),所述导料槽(30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30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302)的壳体固定连接于第一区的侧壁,靠近所述进料斗(2)的隔板(6)上开设有与导料槽(301)相对的第一穿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炉熔渣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机构(4)还包括开设于基块(402)内的容置腔(403),所述容置腔(403)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连接柱(404),所述连接柱(404)的顶端穿过基块(402)与第二电动伸缩杆(40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401)的壳体固定连接于第二区的顶部,位于所述限位筒(406)内的基块(402)上嵌设有蛇形管(405),所述蛇形管(405)上连通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依次穿过基块(402)和箱体(1),位于所述限位筒(406)内的基块(402)的底端固定设有若干个突刺(40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炉熔渣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于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波韩西海刘腾飞韩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环正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