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使用的楼盖施工方法及装配式平面楼盖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楼盖建筑
,具体地说是一种装配式建筑使用的楼盖施工方法及装配式平面楼盖。
技术介绍
[0002]楼盖是多层房屋中的楼层结构,一方面承担各种竖向荷载,将其传给承重墙体,另一方面利用钢筋混凝土板的平面刚度,将不同的承重墙体连接成整体,共同承受水平荷载,形成整体工作的空间受力结构。现有楼盖的施工大都是在脚手架上铺设预制的主梁,然后在主梁上铺设预制的次梁,主梁和次梁之间形成高度差,产生楼盖下底面不齐平的现象,需要后期进行吊顶等操作来进行弥补,影响施工效率,且整体楼盖的施工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脚手架进行支撑,楼盖底部的高度差也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使用的楼盖施工方法及装配式平面楼盖,通过预先铺设纵梁桁架板和横梁桁架板,再进行混凝土的浇注,避免楼盖底部出现不齐平,减少脚手架的支撑数量,不仅施工方便,还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使用的楼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①
在待施工楼盖的位置处设置立柱(25);
②
立柱(25)设置完成后,在待施工楼盖的纵向梁位置下方处搭建脚手架(14);
③
脚手架(14)搭建完成后,在相邻的立柱(25)之间及脚手架(14)上放置纵梁桁架板(1);
④
纵梁桁架板(1)放置完毕后,在立柱(25)上铺设横梁桁架板(2),使横梁桁架板(2)与纵梁桁架板(1)相垂直布置,其中纵梁桁架板(1)和横梁桁架板(2)上均包括有底板(5),底板(5)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增强体,底板(5)顶面两侧均设置若干个预埋箍筋(9),预埋箍筋(9)位于增强体的外侧;
⑤
横梁桁架板(2)铺设完毕后,在每相邻的两个横梁桁架板(2)之间铺设叠合板(3),使叠合板(3)与纵梁桁架板(1)相垂直布置;
⑥
叠合板(3)铺设完毕之后,在纵梁桁架板(1)及横梁桁架板(2)的底板(5)上加装第一钢筋笼(8);
⑦
第一钢筋笼(8)加装完毕之后,在纵梁桁架板(1)、横梁桁架板(2)和叠合板(3)上铺设预埋钢筋(16);
⑧
预埋钢筋(16)铺设完毕之后,往纵梁桁架板(1)、横梁桁架板(2)和叠合板(3)上浇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4);
⑨
混凝土浇注完毕之后,对混凝土层(4)进行养护;
⑩
待混凝土层(4)养护至凝结固定成型后,拆除掉脚手架(14),装配式平面楼盖施工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使用的楼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②
和步骤
③
之间还需进行下述操作:脚手架(14)搭建完成后,在脚手架(14)的顶部铺设垫板(15),使垫板(15)的顶面与立柱(25)的顶面相齐平,垫板(15)位于纵梁桁架板(1)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使用的楼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④
中横梁桁架板(2)的底板(5)搭接在立柱(25)上,步骤
⑤
中的叠合板(3)搭接在垫板(15)上,横梁桁架板(2)的底板(5)和叠合板(3)的底面均与纵梁桁架板(1)的底板(5)相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使用的楼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④
中横梁桁架板(2)的底板(5)搭接在立柱(25)上,步骤
⑤
中的叠合板(3)搭接在纵梁桁架板(1)的底板(5)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使用的楼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⑥
和步骤
⑦
之间还需要进行下述操作:第一钢筋笼(8)加装完毕之后,用连接筋(11)将第一钢筋笼(8)与预埋箍筋(9)连接固定。6.使用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楼盖施工方法制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辉,张波,李明超,王志辉,刘赛,阚大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万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