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红外纳米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敏剂
,尤其涉及一种近红外纳米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螯合物,发展新型肿瘤治疗方式是目前医药领域的重要方向。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光动力治疗逐渐成为一种新型肿瘤治疗手段。光敏剂作为光动力治疗的核心要素,能将激发光的能量传递给组织中的氧,使其转变为活性氧物质(如单线态氧),继而氧化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内源性分子,导致组织不可逆损伤。然而,大多数光敏剂普遍存在光稳定性差、水溶性差、靶向性低、治疗深度浅等缺陷,严重限制了光动力治疗的临床使用。
[0003]临界胶束浓度(CMC)作为一项关键的性能参数,对于描述纳米胶束或囊泡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光敏药物递送中,常规纳米胶束往往被体液稀释到临界胶束浓度以下,纳米胶束提前发生解聚并释放光敏药物,导致光敏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程度有限。此外,绝大多数光敏剂,如卟啉、二氢卟吩和稠环醌类化合物等,其最大吸收峰位于紫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纳米光敏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式:其中,R为x+y=11,x、y均为正整数;R1为n=11
‑
227,n为正整数。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纳米光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y为3、5或7。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纳米光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与在醋酸和哌啶存在的条件下,在溶剂中发生反应,得到式(III)所示的化合物;(2)将步骤(1)所述的式(III)所示的化合物与叠氮化聚乙二醇在五水硫酸铜和抗坏血酸钠存在的条件下,在溶剂中发生反应,得到所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式(I)、(II)和(III)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R为x+y=11,x、y均为正整数;R1为n=11
‑
227,n为正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红外纳米光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腈、甲苯、苯、N,N
‑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红外纳米光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式(II)所示的化合物、哌啶和醋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正清,何慧,史梦柯,徐晗,纪丹丹,黄阳阳,何秋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