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85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
b
染色体分子标记引物对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麦4A
b
染色体分子标记,具体涉及一种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
b
染色体分子标记引物对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小麦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35%~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其中,一粒小麦(einkorm)耐寒、耐旱,适宜在山区栽培,对土壤要求不高,并发现有抗锈病的抗原。一粒小麦是多倍体小麦染色体组的供体物种之一,是小麦的重要基础物种,为单粒麦,内稃于成熟时纵裂,不完全地包被麦粒,脱粒时麦粒与壳不分离,产亚细亚一带。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国际上对一粒小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至今我国对一粒系小麦的研究和利用仍相对较少。
[0003]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boeoticum)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14,基因组构成为A
b
A
b
,因其每个小穗仅有一个籽粒而得名,其拥有大量现代普通小麦所不具备的对作物产量、品质和抗性有贡献的基因。野生一粒小麦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宝贵基因资源库,也较多的在现代小麦分子育种中得到应用。野生一粒小麦含有丰富的抗病基因:抗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及抗生物胁迫:耐旱、耐盐的有利基因。
[0004]到目前为止,从野生一粒小麦导入普通小麦的抗性基因非常有限,包括抗白粉病基因PmTb7A.1和PmTb7A.2,Pm25,以及抗秆锈病基因Sr22。野生一粒小麦的优良目的基因可通过分子育种手段移至普通小麦中,培育具有野生一粒小麦优良基因的小麦新品系(种),对小麦分子育种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野生物种改良小麦很大的潜力,但是野生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至今仍未被有效开发和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
b
染色体分子标记引物对及其应用,能够用于野生一粒小麦4A
b
染色体的快速检测,这为野生一粒小麦优异基因在小麦遗传育种的进一步利用奠定了基础。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
b
染色体分子标记引物对,该引物对选自以下任意一对引物:引物对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引物对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6所示;引物对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8所示;引物对5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10所示;引物对7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3~14所示;引物对8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5~16所示;引物对9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7~18所示;引物对10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9~20所示;引物对1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7~28所示;引物对16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1~32所示;引物对2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1~42所示;引物对2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3~44所示;引物对2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5~46所示;引物对2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7~48所示;引物对25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9~50所示;引物对26的核苷酸序列
如SEQ ID NO.51~52所示;引物对27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3~54所示;引物对28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5~56所示;引物对29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7~58所示;引物对30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9~60所示;引物对3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3~64所示;引物对3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5~66所示。
[0007]优选地,含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
b
染色体的小麦包含:野生一粒小麦G52、普通小麦

野生一粒小麦4A
b
(4B)代换系。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的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
b
染色体分子标记引物对的应用,该应用选自以下任意一种:
[0009](1)检测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
b
染色体或其片段;
[0010](2)检测含有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
b
染色体或其片段的产品;
[0011](3)追踪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
b
染色体或其片段;
[0012](4)追踪含有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
b
染色体或其片段的产品;
[0013](5)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001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鉴别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
b
染色体的试剂盒,该试剂盒中的引物对为所述的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
b
染色体分子标记引物对。
[0015]优选地,所述引物对中两条引物的摩尔量比为1:1。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野生一粒小麦A
b
染色体分子标记引物对,该引物对选自以下任意一对引物:引物对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4所示;引物对6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1~12所示;引物对1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1~22所示;引物对1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3~24所示;引物对1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5~26所示;引物对15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9~30所示;引物对17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3~34所示;引物对18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5~36所示;引物对19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7~38所示;引物对20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9~40所示;引物对3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1~62所示。
[0017]优选地,含野生一粒小麦A
b
的小麦包含:野生一粒小麦G52。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鉴别野生一粒小麦A
b
染色体的试剂盒,该试剂盒中的引物对为所述的野生一粒小麦A
b
染色体分子标记引物对。
[0019]优选地,所述引物对中两条引物的摩尔量比为1:1。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鉴别普通小麦

野生一粒小麦4A
b
(4B)代换系的引物对,该引物对选自以下任意一对引物:引物对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4所示;引物对1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3~24所示;引物对18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5~36所示;引物对19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7~38所示;引物对20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9~40所示。
[00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
b
染色体分子标记引物对,其特征在于,该引物对选自以下任意一对引物:引物对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引物对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6所示;引物对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8所示;引物对5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10所示;引物对7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3~14所示;引物对8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5~16所示;引物对9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7~18所示;引物对10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9~20所示;引物对1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7~28所示;引物对16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1~32所示;引物对2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1~42所示;引物对2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3~44所示;引物对2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5~46所示;引物对2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7~48所示;引物对25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9~50所示;引物对26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1~52所示;引物对27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3~54所示;引物对28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5~56所示;引物对29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7~58所示;引物对30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9~60所示;引物对3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3~64所示;引物对3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5~66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
b
染色体分子标记引物对,其特征在于,含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
b
染色体的小麦包含:野生一粒小麦G52、普通小麦

野生一粒小麦4A
b
(4B)代换系。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
b
染色体分子标记引物对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应用选自以下任意一种:(1)检测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
b
染色体或其片段;(2)检测含有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
b
染色体或其片段的产品;(3)追踪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4A
b
染色体或其片段;(4)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欣张连全张明虎郝明姜博黄林甯顺腙袁中伟陈雪娇陈雪刘登才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