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64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退卡机构。退卡机构具有推杆及分离的第一退卡片及第二退卡片。第一退卡片的一端具有可与推杆的推动端可动式结合的卡持片,另一端则具有第一退卡部。第二退卡片一端具有与第一退卡片可动式连接的滑动片,另一侧具有第二退卡部,上述第一退卡部可与第二退卡部同时推动电子卡,从而实现电子卡连接器稳定退卡的功能。(*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卡连接器本技术有关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是有关一种设置有的退卡机构的电子卡连接器。电子卡连接器是用来将外界储存有一定信息的电子卡与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的装置。因为当今的电器产品所需的外界信息较多,故需经常更换电子卡,所以电子卡连接器单位时间内进行插、退卡的次数急剧增大,为适应以上应用的需要,电子卡连接器退卡机构插退卡功能的稳定性变得十分重要。相关的现有技术如美国专利第5,899,763、6,120,309号,请参阅图1所示,电子卡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1、若干导电端子(未图示)、遮蔽壳体13及退卡机构14,其中退卡机构14包括推杆141、转接片142及退卡片143。上述转接片142的一端与推杆141相枢接,另一端则与退卡片143相枢接,而其中间部位所开设的通孔1421则可与上部遮蔽壳体13以可转动式连接。退卡时推动推杆141使转接片142以通孔1421为轴线进行旋转,从而推动退卡片143往前运动,使退卡片143的两端形成两个退卡点,共同将电子卡连接器1内所收容的电子卡(未图示)退出。然而,上述退卡机构14会产生两个退卡阶段,在第一阶段中,转接片142以通孔1421为轴旋转,带动退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可将外接的电子卡电性连接至电路板,其至少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退卡机构,其中绝缘本体具有一体成型的两侧臂及一横臂,两侧臂上具有相对开设的引导槽,用以引导电子卡的插入,横臂上开设有若干端子通道,其上还设置有枢接装置,导电端子设置在端子通道内并一端连接于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推杆、第一退卡片及第二退卡片,其中推杆安装在绝缘本体的一侧臂上,其前端具有推动端,而第一退卡片的一侧可与推动端结合,上述第一、第二退卡片具有枢接部,可与横臂的枢接装置结合,第一退卡片提供第一退卡部,第二退卡片一端与第一退卡片可动连接,而其另一端则提供第二退卡部,上述第一退卡部及第二退卡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可将外接的电子卡电性连接至电路板,其至少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退卡机构,其中绝缘本体具有一体成型的两侧臂及一横臂,两侧臂上具有相对开设的引导槽,用以引导电子卡的插入,横臂上开设有若干端子通道,其上还设置有枢接装置,导电端子设置在端子通道内并一端连接于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推杆、第一退卡片及第二退卡片,其中推杆安装在绝缘本体的一侧臂上,其前端具有推动端,而第一退卡片的一侧可与推动端结合,上述第一、第二退卡片具有枢接部,可与横臂的枢接装置结合,第一退卡片提供第一退卡部,第二退卡片一端与第一退卡片可动连接,而其另一端则提供第二退卡部,上述第一退卡部及第二退卡部可同时推动电子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装置由设置在绝缘本体的横臂顶面上的第一支柱及第二支柱组成,所述枢接部是开设在第一退卡片及第二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宏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