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硅片湿法制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8334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硅片湿法制绒方法,属于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包括:配置制绒液,所述制绒液由HF溶液、HNO3溶液和DI组成,HF溶液、HNO3溶液和DI的体积比为87:270:160,HF溶液的浓度为17%,HNO3溶液的浓度为52%;将制绒液加入制绒机的制绒槽中,等待制绒槽的温度降至10℃;向降温后的制绒液中放入多晶硅片,并向制绒槽中加入与HF溶液体积比为3:87的制绒添加剂,使制绒液与多晶硅片反应以在硅片表面形成绒面;在反应过程中,持续向制绒槽中自动补入HF溶液和HNO3溶液,其中,补入的HF溶液和HNO3溶液的比例为1.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硅片湿法制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硅片湿法制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池片的绒面严重制约着成品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多晶硅片的湿法制绒常采用HF、HNO3和纯水的混合溶液对多晶硅片进行腐蚀,以在多晶硅片表面形成蠕虫状结构,达到陷光、吸收光的作用。然而,目前多晶硅的湿法制绒效果未达到最佳,绒面均匀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硅片湿法制绒方法。所述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硅片湿法制绒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配置制绒液,所述制绒液由HF溶液、HNO3溶液和DI组成,HF溶液、HNO3溶液和DI的体积比为87:270:160,HF溶液的浓度为17%,HNO3溶液的浓度为52%;
[0006]S2,将制绒液加入制绒机的制绒槽中,等待制绒槽的槽体温度降至10℃;
[0007]S3,向降温后的制绒液中放入多晶硅片,并向制绒槽中加入与HF溶液体积比例为3:87的制绒添加剂,使制绒液与多晶硅片反应以在多晶硅片表面形成绒面;
[0008]S4,在反应过程中,持续向制绒槽中自动补入HF溶液和HNO3溶液来调整制绒液,其中,补入的HF溶液和HNO3溶液的比例为1.2:1

1.5:1。
[0009]可选地,所述S3中制绒液与多晶硅片反应时,控制制绒槽的温度为10℃,制绒机的机台怠速为2.5

2.8m/min。
[0010]可选地,所述S3中制绒液与多晶硅片反应时,控制多晶硅片的减重范围为0.22

0.28g,反射率范围为22%

28%。
[0011]可选地,所述S3中制绒液与多晶硅片反应时,持续向制绒槽中以0.105ml/pcs

0.090ml/pcs的量自动补入制绒添加剂。
[0012]可选地,所述S4中补入的HF溶液和HNO3溶液的比例为1.4:1。
[0013]可选地,持续向制绒槽中自动补入制绒添加剂的量为0.095ml/pcs。
[0014]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提高HF溶液的浓度、降低HNO3溶液的浓度的方式,使制绒反应过程中多晶硅片在酸腐蚀混合液中的纵向腐蚀力度加大,横向腐蚀力度缩小,使得电池片表面形成小而均匀的绒面,多晶硅片绒面整体覆盖率提升,保证了多晶硅片减重及正面反射率状态,从而提升电池片短路电流Isc,达到了电流正增益,提升了转化效率。
[0015]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硅片湿法制绒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19]S1,配置制绒液,所述制绒液由HF溶液、HNO3溶液和DI组成,HF溶液、HNO3溶液和DI的体积比为87:270:160,HF溶液的浓度为17%,HNO3溶液的浓度为52%。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制绒液配方(HF溶液的浓度为16%,HNO3溶液的浓度为5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提高了HF溶液的浓度,降低了HNO3溶液的浓度。
[0021]S2,将制绒液加入制绒机的制绒槽中,等待制绒槽的槽体温度降至10℃。
[0022]具体地,制绒液加入制绒机的制绒槽中后,制绒槽温度会上升至35

40℃左右,此刻需等待槽体温度降至10℃时再进行制绒反应,以免影响多晶硅片与制绒液反应的效果而影响制绒效果。
[0023]S3,向降温后的制绒液中放入多晶硅片,并向制绒槽中加入与HF溶液体积比例为3:87的制绒添加剂,使制绒液与多晶硅片反应以在多晶硅片表面形成绒面。
[0024]例如,如果制绒槽中加入HF溶液为87L,则向制绒槽中加入的制绒添加剂为3L。其中,制绒添加剂用于促进或抑制绒面生长来达到优化绒面质量的效果。
[0025]具体地,制绒液与多晶硅片的反应如下:
[0026]第一步:硅的氧化;
[0027]硝酸和氢氟酸的混合液可以起到很好的腐蚀作用,硝酸的作用是使单质硅氧化为二氧化硅,其反应为:3Si+4HNO3===3SiO2+2HO2+4NO。
[0028]第二步:二氧化硅的溶解;
[0029]二氧化硅生成以后,很快与氢氟酸反应:
[0030]SiO2+4HF=SiF4+2H2O、SiF4+2HF=H2SiF6;
[0031]总反应:SiO2+6HF=H2SiF6+2H2O。
[0032]最终反应掉的硅以六氟硅酸的形式进入溶液并溶于水。这样,二氧化硅被溶解之后,硅又重新露出来,第一步、第二步的反应不断重复,硅片就可以被持续的腐蚀下去。
[0033]通过提高HF溶液的浓度、降低HNO3溶液的浓度的方式,使反应过程中多晶硅片在酸腐蚀混合液中的纵向腐蚀力度加大,横向腐蚀力度缩小,硅片绒面整体覆盖率提升,使得电池片表面形成小而均匀的绒面,保证了硅片减重及正面反射率状态,从而达到电流正增益。
[0034]S4,在反应过程中,持续向制绒槽中自动补入HF溶液和HNO3溶液来调整制绒液,其中,补入的HF溶液和HNO3溶液的比例为1.2:1

1.5:1。
[0035]制绒液调整期间,通过对比制绒槽中药液反应情况、药液颜色情况、制绒后硅片背面多孔硅形成情况、3D显微镜下绒面情况、下料外观及制程稳定性来逐步调整补液参数(HF溶液和HNO3溶液的比例),保证在一个药液周期内下料硅片绒面外观良好(背面发亮、绒面
变暗),黑绒少;硅片的减重及反射率在制程范围内波动,且绒面小而均匀。
[0036]可选地,所述S3中制绒液与多晶硅片反应时,控制制绒槽的温度为10℃,制绒机的机台怠速为2.5

2.8m/min,确保既能使制绒反应比较彻底,也能使制绒效率比较高。
[0037]可选地,所述S3中制绒液与多晶硅片反应时,控制多晶硅片的减重范围为0.22

0.28g,反射率范围为22%

28%。如此设置,确保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调整制绒液配方后,在不影响多晶硅片性能的前提下,增加制绒出绒率,并提高绒面均匀性。
[0038]可选地,所述S3中制绒液与多晶硅片反应时,持续向制绒槽中以0.105ml/pcs

0.090ml/pcs的量自动补入制绒添加剂,以使制绒添加剂更好地发挥作用。
[00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硅片湿法制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配置制绒液,所述制绒液由HF溶液、HNO3溶液和DI组成,HF溶液、HNO3溶液和DI的体积比为87:270:160,HF溶液的浓度为17%,HNO3溶液的浓度为52%;S2,将制绒液加入制绒机的制绒槽中,等待制绒槽的槽体温度降至10℃;S3,向降温后的制绒液中放入多晶硅片,并向制绒槽中加入与HF溶液体积比例为3:87的制绒添加剂,使制绒液与多晶硅片反应以在多晶硅片表面形成绒面;S4,在反应过程中,持续向制绒槽中自动补入HF溶液和HNO3溶液来调整制绒液,其中,补入的HF溶液和HNO3溶液的比例为1.2:1

1.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硅片湿法制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制绒液与多晶硅片反应时,控制制绒槽的温度为10℃,制绒机的机台怠速为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晶王路路王菲王强张晋阳聂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