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冷却流道的可转位切削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03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冷却流道的可转位切削刀具,包括一个刀体和多个刀片;刀体的每个安装槽对应固接一个刀片;刀体中,对应于每个安装槽分别设有一条第一冷却流道,第一冷却流道的出口端通至对应的安装槽,并处在与对应的刀片相接触的位置;刀片中对应于每一处刀尖设有一条第二冷却流道,第二冷却流道的进口端通出所述刀片并设在与所述刀体相接触的位置,以便与所述刀体的第一冷却流道的出口端相对接,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出口端通出所述刀片并设在靠近对应刀尖的位置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冷却液/气体流速,增强冷却流道的冷却和排屑作用;另外可使冷却流道的出口距离刀尖部位较近,可更加精准的作用在切屑和刀尖部位,提高冷却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冷却流道的可转位切削刀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刀具设计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冷却流道的可转位切削刀具。

技术介绍

[0002]切削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切削加工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高速、高精度、高经济性的加工需求日益突显。在切削加工中,切削液有很好的冷却作用,可以吸收部分切削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如果切削液不能合适地喷射到切削区,有可能导致刀具骤热骤冷产生热冲击,从而使刀具提前失效。现有技术的一种可转位切削刀具如图1所示,该可转位切削刀具包括刀体100和刀片200,刀体100可沿着旋转轴线S转动,在刀体100上设有多个安装槽101,每个安装槽101中分别安装一个刀片200,刀片200通常是通过螺钉300固定在刀体100的安装槽101中,现有技术的这种可转位切削刀具,是在刀体100上设有冷却流道400,并且冷却流道400是从安装槽101通出而指向刀片200,因工艺限制,冷却流道400的轴线S1只能为直线,无法制造曲线流道;轴线S1由刀片200前方指向刀片200的刀尖,冷却液/气体的流速方向如图1中的Vq所示,由于冷却流道400的出口距离刀片200的刀尖较远,若刀具随机床主轴进行旋转,则会导致从冷却流道400喷射出的冷却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无法精准的作用至刀尖,从而影响了刀片200的刀尖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带冷却流道的可转位切削刀具,通过结构改进,一方面,可提高冷却液/气体流速,增强冷却流道的冷却和排屑作用;另一方面,使冷却流道的出口距离刀尖部位较近,可更加精准的作用在切屑和刀尖部位,提高冷却的效果。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冷却流道的可转位切削刀具,包括一个刀体和多个刀片;所述刀体沿着旋转轴线的转动方向设有多个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对应固接一个刀片;所述刀体中,对应于每个安装槽分别设有一条第一冷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进口端与刀体的进流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出口端通至对应的安装槽,并处在与对应的刀片相接触的位置;所述刀片为可转位结构,所述刀片中对应于每一处刀尖设有一条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进口端通出所述刀片并设在与所述刀体相接触的位置,以便与所述刀体的第一冷却流道的出口端相对接,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出口端通出所述刀片并设在靠近对应刀尖的位置处。
[0005]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轴线至少包含一段曲线;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进口端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出口端的面积。
[0006]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截面面积由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进口端向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出口端方向呈渐次缩小。
[0007]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轴线至少包含一段曲线;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进口端的面积
大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出口端的面积。
[0008]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截面面积由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进口端向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出口端方向呈渐次缩小。
[0009]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出口端的面积大小及其形状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进口端的面积大小及其形状相吻合。
[0010]所述刀片包括前刀面、后刀面和底面,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进口端设在刀片的底面,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出口端设在前刀面;所述刀片的底面与所述刀体的安装槽的槽底相接触,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出口端设在所述刀体的安装槽的槽底。
[0011]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包括轴线为直线的第一段和轴线为曲线的第二段,且第一段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进口端相接,第二段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出口端相接。
[0012]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包括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进口端相接的第一腔、轴线为曲线的第二腔和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出口端相接的第三腔,其中,第三腔设为狭缝结构;其中,狭缝结构的冷却液/气体的流速方向与刀体的回转轴的夹角为α,α取值为0
°
<α<90
°

[0013]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或多边形。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在所述刀体中,对应于每个安装槽分别设有一条第一冷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进口端与刀体的进流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出口端通至对应的安装槽,并处在与对应的刀片相接触的位置;所述刀片为可转位结构,所述刀片中对应于每一处刀尖设有一条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进口端通出所述刀片并设在与所述刀体相接触的位置,以便与所述刀体的第一冷却流道的出口端相对接,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出口端通出所述刀片并设在靠近对应刀尖的位置处。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一方面,可提高冷却液/气体流速,增强冷却流道的冷却和排屑作用;另一方面,使冷却流道的出口距离刀尖部位较近,可更加精准的作用在切屑和刀尖部位,提高冷却的效果。
[0016]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冷却流道的可转位切削刀具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现有技术的带冷却流道的可转位切削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刀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刀体的第一冷却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刀片的底面方向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刀片的第二冷却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刀体;11、安装槽;12、第一冷却流道;121、第一冷却流道的进口端;122、第一冷却流道的出口端;123、第一冷却流道的第一段;124、第一冷却流道的第二段;2、刀片;21、第二冷却流道;211、第二冷却流道的进口端;212、第二冷却流道的出口端;213、第二冷却流道的第一腔;214、第二冷却流道的第二腔;215、第二冷却流道的第三腔;22、前刀面;23、后刀面;24、底面;25、螺钉配合孔;3、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
[0026]如图2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冷却流道的可转位切削刀具,包括一个刀体1和多个刀片2;所述刀体1沿着旋转轴线的转动方向设有多个安装槽11,每个安装槽11对应固接一个刀片2;所述刀体1中,对应于每个安装槽11分别设有一条第一冷却流道12,所述第一冷却流道12的进口端121与刀体的进流通道(是可通向刀体外的进流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流道12的出口端121通至对应的安装槽11,并处在与对应的刀片2相接触的位置;所述刀片2为可转位结构,所述刀片2中对应于每一处刀尖设有一条第二冷却流道21,所述第二冷却流道21的进口端211通出所述刀片2并设在与所述刀体1相接触的位置,以便与所述刀体1的第一冷却流道12的出口端122相对接,所述第二冷却流道21的出口端212通出所述刀片2并设在靠近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冷却流道的可转位切削刀具,包括一个刀体和多个刀片;所述刀体沿着旋转轴线的转动方向设有多个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对应固接一个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中,对应于每个安装槽分别设有一条第一冷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进口端与刀体的进流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出口端通至对应的安装槽,并处在与对应的刀片相接触的位置;所述刀片为可转位结构,所述刀片中对应于每一处刀尖设有一条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进口端通出所述刀片并设在与所述刀体相接触的位置,以便与所述刀体的第一冷却流道的出口端相对接,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出口端通出所述刀片并设在靠近对应刀尖的位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冷却流道的可转位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轴线至少包含一段曲线;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进口端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出口端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冷却流道的可转位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截面面积由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进口端向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出口端方向呈渐次缩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冷却流道的可转位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轴线至少包含一段曲线;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进口端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出口端的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冷却流道的可转位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截面面积由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进口端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凤添叶家林林亮亮姜涛王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