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列斯公司专利>正文

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7329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了供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一导电端子组及至少一个固定件。该固定件具有至少一个固接于电路基板的固定部及一连接于固定部而用以接触并限制绝缘壳体的限位部,通过固定部与电路基板的固接可抵抗插接或意外碰撞时电连接器的受力,以提高绝缘壳体与电路基板的定位性,进而避免导电端子移位或破坏。(*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高电连接器与一电路基板电连接时的定位性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图1及图2说明一相关的电连接器1的构造及其与一电路基板3电连接时的状态,该电连接器1可供一相匹配的耦合电连接器(图未示)插接,进而使得该耦合电连接器可与电路基板3传递电子讯号。该电连接器1包含一绝缘壳体10及一固定于绝缘壳体10上的导电端子组2。其中,该绝缘壳体10上形成有一呈长方形的本体11及连接本体11的一插接部12与一导插部13,而本体11具有一供耦合电连接器接触的第一面111及一与第一面111相对且用以接触电路基板3的第二面112、而其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113与一第二端部114,又连接第一面111与第二面112而由第一端部113延伸至第二端部114处可形成两相对的一第一侧缘面115与一第二侧缘面116,另于本体11设有数个贯通第一面111与第二面112的端子穿孔117。此外,插接部12位于第一面111上而沿远离第一面111的方向向外凸出,其在相同于第一侧缘面115方向的一侧形成有一接合面121、而相对于接合面121的另一侧则形成一背面122,使接合面121上设有数条对应端子穿孔117位置而向本体11的第一面111延伸的端子容置凹槽1211,且接合面121接近本体11的第二端部114的一侧设有一朝第一侧缘面115方向凸出的防呆凸块1212,而背面122处则设有一卡制凹槽1221。另外该导插部13亦位于本体11的第一面111上接近其第一端部113处而向远离第一面111方向向外凸出,并使其与插接部12间具有一间隙,而导插部13接近插接部12的一侧则设有一导引槽道131。此外,导电端子组2包括有数个并列的导电端子21,各导电端子21具有一第一接触部211及一相对于第一接触部211的第二接触部212,使第一接触部211可容置固定于插接部12的相对端子容置凹槽1211内,而第二接触部212则可穿过本体11的端子穿孔117后而显露于本体11的第二面112外侧。当电连接器1与相匹配的耦合电连接器插接时,可借助于导插部13-->的导引槽道131以允许相对设置于耦合电连接器上的凸块于其内移动,以使耦合电连接器可顺利与插接部12插接,插接部12上所设计的防呆凸块1212具有防止使用者将耦合连接器反面插入的作用,在耦合电连接器完全与插接部12插接后可借助于插接部12背面122的卡制凹槽1221与相对设置在耦合电连接器上的卡制凸块产生干涉而定位,此时,耦合电连接器即可电接触各导电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1,因导电端子21的第二接触部212是焊接于电路基板3上,即可使电路基板3与耦合电连接器通过电连接器1的设置而电连接以传递电子讯号。但由上述相关的电连接器1构造来看,由于其仅具备规格上的必要条件而已,整体电连接器1与电路基板3的固定可说完全通过各导电端子21的第二接触部212与电路基板3的焊接达成,因此明显地,电连接器1的绝缘壳体10实际上与电路基板3并没有直接的连接关系,而由于当相匹配的耦合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1结合时,一方面基于使用者施力大小及方向并不一定,而另一方向基于绝缘壳体10具有导插部13设计的原因,使得插接时的施力点经常集中于导插部13上以及本体11上接近导插部13的第一端部113位置处,但绝缘壳体10并没有与电路基板3有直接的连接关系,故使用者插接耦合电连接器时施力、或是已经插接后的耦合电连接器受横向力量碰撞时,所产生的力量将全部由各导电端子21的第二接触部212与电路基板3的焊接处所承担,然而各导电端子21的受力状况因施力将集中于导插部13及本体11的第一端部113处而并不平均,位于最远离本体11的第一端部113处的导电端子21将承受最大的拉力,而可能造成此一导电端子21脱离插接部12的端子容置凹槽1211的现象发生,更甚者造成导电端子21与电路基板3焊接处的破坏而使电连接器1失去作用。故基于电连接器1与电路基板3固定性的考虑,实有必要在维持电连接器1规格的条件下提高其与电路基板3连接的定位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在原有电连接器规格下可进一步提高其与一电路基板连接时的稳固性的电连接器。于是,本技术的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一导电端子组及至少一个固定件。该绝缘壳体与导电端子组与已知构造大致相似,而其主要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具有至少一个固接于电路基板的固定部及一连接于固定部而用以接触并限制绝缘壳体的本体的限位部,通过固定部与电路基板的-->固接可抵抗插接或意外碰撞时电连接器的受力,以提高绝缘壳体与电路基板的定位性,进而避免导电端子移位或破坏。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及优点,在以下配合附图所作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在附图中:图1是一种相关电连接器的构造外观示意图。图2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构造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外观示意图。图4是图3的该较佳实施例与电路基板连接后的另一角度的外观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外观示意图,以说明由两个单一电连接器所形成的复合电连接器的外观。图6是本技术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外观示意图,以说明由三个单一电连接器所形成的复合电连接器的外观。图7是图3中应用不同型态的固定件的示意图的一。图8是图3中应用不同型态的固定件的示意图的二。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的电连接器1的一较佳实施例与前述规格化的电连接器相似,主要包含有一绝缘壳体10、一导电端子组2及至少一个固定件14。在以下附图中,与前述电连接器相同的构造以相同的标号表示。该绝缘壳体10,其同样形成有一呈长方形的本体11及连接于本体11的一插接部12与一导插部13。该本体11具有一供耦合电连接器接触的第一面111及一与第一面111相对且用以接触电路基板3的第二面112、而其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113与一第二端部114,而连接第一面111与第二面112而由第一端部113延伸至第二端部114处可形成两相对的一第一侧缘面115与一第二侧缘面116,而本体11上设有数个贯通第一面111与第二面112的端子穿孔117。而该插接部12是位于第一面111上而向远离第一面111的方向向外凸出,其同样形成有一接合面121及一背面122,接合面121上设有数条对应端子穿孔117位置的端子容置凹槽1211,且接合面121亦设有一防呆凸块1212,而背面122处则设有一卡制凹槽1221。另外该导插部13亦从本体11的第一面111-->上向外凸出,并与插接部12间具有一间隙,而导插部13接近插接部12的一侧则设有一导引槽道131。该导电端子组2包括数支并列的导电端子21,各导电端子21具有一第一接触部211及一第二接触部212,第一接触部211可容置固定于相对端子容置凹槽1211内,而第二接触部212则可穿过本体11的端子穿孔117而显露于本体11的第二面112外侧。该固定件14具有至少一个固接于电路基板的固定部142及一连接于固定部142而用以接触并限制本体11的限位部141,本例当中,限位部141呈一字形,而固定部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可电连接于一电路基板而供一耦合电连接器插接,该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壳体,其形成有一呈长方形的本体及连接于该本体的一插接部与一导插部; 该本体具有一供该耦合电连接器接触的第一面及一与该第一面相对且用以接触该电路基板的第二面,而其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连接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而由该第一端部延伸至第二端部处可形成两相对的一第一侧缘面与一第二侧缘面,而该本体设有数个贯通该第一面与第二面的端子穿孔; 该插接部位于该第一面上而向远离该第一面的方向向外凸出,其在相同于该第一侧缘面方向的一侧形成有一接合面、而相对于该接合面处的另一侧则形成一背面,使该接合面上设有数条对应该端子穿孔位置而向该本体的第一面延伸的端子容置凹槽、且该接合面接近该本体的第二端部的一侧设有一向该第一侧缘面凸出的防呆凸块,而该背面处则设有一卡制凹槽; 该导插部亦位于该本体的第一面上接近该第一端部处而向远离该第一面方向向外凸出、并使其与该插接部间具有一间隙,而该导插部接近该插接部的一侧则设有一导引槽道; 一导电端子组,包括数支并列的导电端子,各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相对于该第一接触部的第二接触部,使该第一接触部可容置固定于该插接部的相对端子容置凹槽内,而该第二接触部则可穿过该本体的端子穿孔而显露于该本体的第二面外侧,借助于该导插部的导引槽道及该插接部的卡制凹槽可使该耦合电连接器与该插接部接合并定位、进而使该耦合电连接器电接触该第一接触部,而该第二接触部则可与该电路基板电连接;及 至少一个固定件,该固定件具有至少一个固接于该电路基板的固定部及一连接于该固定部而用以接触并限制该本体的限位部,由此提高该绝缘壳体与该电路基板的定位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可电连接于一电路基板而供一耦合电连接器插接,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其形成有一呈长方形的本体及连接于该本体的一插接部与一导插部;该本体具有一供该耦合电连接器接触的第一面及一与该第一面相对且用以接触该电路基板的第二面,而其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连接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而由该第一端部延伸至第二端部处可形成两相对的一第一侧缘面与一第二侧缘面,而该本体设有数个贯通该第一面与第二面的端子穿孔;该插接部位于该第一面上而向远离该第一面的方向向外凸出,其在相同于该第一侧缘面方向的一侧形成有一接合面、而相对于该接合面处的另一侧则形成一背面,使该接合面上设有数条对应该端子穿孔位置而向该本体的第一面延伸的端子容置凹槽、且该接合面接近该本体的第二端部的一侧设有一向该第一侧缘面凸出的防呆凸块,而该背面处则设有一卡制凹槽;该导插部亦位于该本体的第一面上接近该第一端部处而向远离该第一面方向向外凸出、并使其与该插接部间具有一间隙,而该导插部接近该插接部的一侧则设有一导引槽道;一导电端子组,包括数支并列的导电端子,各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相对于该第一接触部的第二接触部,使该第一接触部可容置固定于该插接部的相对端子容置凹槽内,而该第二接触部则可穿过该本体的端子穿孔而显露于该本体的第二面外侧,借助于该导插部的导引槽道及该插接部的卡制凹槽可使该耦合电连接器与该插接部接合并定位、进而使该耦合电连接器电接触该第一接触部,而该第二接触部则可与该电路基板电连接;及至少一个固定件,该固定件具有至少一个固接于该电路基板的固定部及一连接于该固定部而用以接触并限制该本体的限位部,由此提高该绝缘壳体与该电路基板的定位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的限位部呈一字形,而该固定部则位于该限位部的其中一末端或两末端,使该限位部恰可接触该本体的第一面、第一侧缘面及第二侧缘面,并使该固定-->部以相同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宜泽
申请(专利权)人:莫列斯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