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仪表用小口径超薄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723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仪表用小口径超薄管,包括超薄管本体,超薄管本体的外侧连接安装有衔接机构,衔接机构对超薄管本体进行支撑安装,超薄管本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内衬管和第二内衬管,第一内衬管的内部设有若干沿超薄管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加强板,超薄管本体的表面设有至少两组折弯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折弯体呈S状分布,相邻的两个之间的长度相等,形成了双层叠加的超薄管本体结构状态,防止超薄管本体产生堵塞,从而减少占用的空间,加强板采用夹层的安装方式,合理的保证超薄管本体内部的空间,确保正常的介质流动,利于弱磁场检测,避免外界磁场环境带来的测量信号干扰,增加高精度的准确性。增加高精度的准确性。增加高精度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仪表用小口径超薄管


[0001]本技术涉及小口径超薄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度仪表用小口径超薄管。

技术介绍

[0002]仪表管路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介质检测,进行数值传输,而精度直接由传感芯片决定,所以为保证测量的高精度,制造单位对传感芯片的封装做了各种研究,发现封装越薄越不影响传感芯片的性能发挥,甚至于可裸露传感芯片。
[0003]然而,直接裸露的传感芯片,也需要有一定厚度的基板来承载和走连接主机的线路,复杂的测量现场环境也不一定适合此方式,且无法进行保护,此外,现有的管路普遍存在壁厚导致产品的重量较大、不能弯折导致产品占用空间较大的弊端。
[0004]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精度仪表用小口径超薄管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仪表用小口径超薄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仪表用小口径超薄管,包括超薄管本体,所述超薄管本体的外侧连接安装有衔接机构,所述衔接机构对所述超薄管本体进行支撑安装,所述超薄管本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内衬管和第二内衬管,所述第一内衬管的内部设有若干沿所述超薄管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加强板,所述超薄管本体的表面设有至少两组折弯体。
[0007]本技术进一步限定技术方案:
[0008]优选地,所述加强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衬管夹层上壁和下壁固定连接,所述折弯体呈波纹状结构,所述折弯体呈对称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内衬管的内侧。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内衬管的厚度大于等于0.6mm,所述加强板沿所述超薄管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超薄管本体的截面形状为楔形或者等腰形结构,所述第一内衬管的表面安装有芯片,所述芯片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内衬管连接安装于第一内衬管的一侧,所述第一内衬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内衬管,所述第二内衬管的外侧为防滑状结构。
[0010]优选地,所述超薄管本体为铜化金属结构,所述超薄管本体的铜含量至少为60%,所述超薄管本体的表面做光滑处理。
[0011]优选地,所述超薄管本体的厚度至少为0.03mm,所述超薄管本体的长度之最大为1m,所述芯片为TSOP芯片结构,所述超薄管本体的直径大于所述超薄管本体的厚度。
[0012]优选地,所述衔接机构包括第一锁止把、第一锁止栓和第一锁止座,所述第一锁止把转动安装于第一锁止座的顶部,所述第一锁止栓转动安装于第一锁止座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锁止座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锁止把。
[0013]优选地,所述超薄管本体的表面固定安装第二锁止座,所述超薄管本体的底部安装有衔接怕盘,所述第二锁止座的表面转动安装有第二锁止栓,所述第二锁止座的表面转
动安装有第二锁止栓,所述第一锁止把、第一锁止栓、第二锁止把、第二锁止栓和第三锁止把的一侧分别设有螺纹丝。
[0014]综上,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折弯体呈S状分布,相邻的两个之间的长度相等,形成了双层叠加的超薄管本体结构状态,防止超薄管本体产生堵塞,从而减少占用的空间,加强板采用夹层的安装方式,合理的保证超薄管本体内部的空间,确保正常的介质流动;
[0016]2、本技术超薄管本体的截面形状为楔形或者等腰形结构,第一内衬管的表面安装有芯片,芯片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内衬管连接安装于第一内衬管的一侧,超薄管本体为铜化金属结构,超薄管本体的铜含量至少为60%,还包括铁、钴、镍、合金金属物其中的一种,利于弱磁场检测,避免外界磁场环境带来的测量信号干扰,增加高精度的准确性;
[0017]3、本技术通过设置转动第一锁止把和第二锁止把对超薄管本体进行限位固定,向一侧转动第一锁止栓,将第一锁止座进行对向锁止,经由第一锁止栓和第一锁止把、第二锁止把的转动进行稳定支撑,最后由衔接怕盘进行固定于外部安装件的表面,结构简单,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第一内衬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超薄管本体;2、衔接机构;21、第一锁止把;22、第一锁止栓;23、第一锁止座;24、第二锁止把;25、第二锁止座;26、衔接怕盘;27、第二锁止栓;28、第三锁止把;11、第一内衬管;12、第二内衬管;13、折弯体;14、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参考图1

3所示的一种高精度仪表用小口径超薄管,包括超薄管本体1,超薄管本体1的外侧连接安装有衔接机构2,衔接机构2对超薄管本体1进行支撑安装,超薄管本体1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内衬管11和第二内衬管12,第一内衬管11的内部设有若干沿超薄管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加强板14,超薄管本体1的表面设有至少两组折弯体13。
[0025]在该实施例中,加强板1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一内衬管11夹层上壁和下壁固定连接,折弯体13呈波纹状结构,折弯体13呈对称状固定安装于第一内衬管11的内侧。
[0026]在该实施例中,折弯体13呈S状分布,相邻的两个143之间的长度相等,形成了双层
叠加的超薄管本体1结构状态,防止超薄管本体1产生堵塞,从而减少占用的空间。
[0027]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内衬管11的厚度大于等于0.6mm,降低重力,加强板14沿超薄管本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超薄管本体1的截面形状为楔形或者等腰形结构,第一内衬管11的表面安装有芯片,芯片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内衬管11连接安装于第一内衬管11的一侧,第一内衬管1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内衬管12,第二内衬管12的外侧为防滑状结构。
[0028]在该实施例中,加强板14采用夹层的安装方式,合理的保证超薄管本体1内部的空间,确保正常的介质流动。
[0029]在该实施例中,超薄管本体1为铜化金属结构,超薄管本体1的铜含量至少为60%,超薄管本体1的表面做光滑处理。
[0030]在该实施例中,铜化金属还包括铁、钴、镍、合金金属物其中的一种,利于弱磁场检测,避免外界磁场环境带来的测量信号干扰,增加高精度的准确性。
[0031]在该实施例中,超薄管本体1的厚度至少为0.03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仪表用小口径超薄管,包括超薄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管本体(1)的外侧连接安装有衔接机构(2),所述衔接机构(2)对所述超薄管本体(1)进行支撑安装,所述超薄管本体(1)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内衬管(11)和第二内衬管(12),所述第一内衬管(11)的内部设有若干沿所述超薄管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加强板(14),所述超薄管本体(1)的表面设有至少两组折弯体(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仪表用小口径超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衬管(11)夹层上壁和下壁固定连接,所述折弯体(13)呈波纹状结构,所述折弯体(13)呈对称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内衬管(11)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仪表用小口径超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衬管(11)的厚度大于等于0.6mm,所述加强板(14)沿所述超薄管本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超薄管本体(1)的截面形状为楔形或者等腰形结构,所述第一内衬管(11)的表面安装有芯片,所述芯片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内衬管(11)连接安装于第一内衬管(11)的一侧,所述第一内衬管(1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内衬管(12),所述第二内衬管(12)的外侧为防滑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伟健秦凌张渊秦云龙廖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科拓精密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