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及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7196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2
本申请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及制冷系统。供气系统包括:压缩机,包括轴承;供气罐,设有冷媒入口和出气口,冷媒入口与压缩机所在的制冷系统的冷媒取液口通过第一管路相连通,并从冷媒取液口取液,出气口与轴承的注入口相连通;冷媒泵和热源,均设于第一管路,沿第一管路内冷媒的流动方向,冷媒泵与热源依次设置,热源能够与第一管路内的冷媒换热,以调节第一管路内的冷媒的温度。热源设于第一管路,可以对进入供气罐之前的冷媒进行预热,预热后的冷媒进入供气罐后,减少了供气罐加热冷媒所需的能量,进而可以减少供气罐的消耗的功率,减少供气系统的能量消耗。减少供气系统的能量消耗。减少供气系统的能量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及制冷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制冷
,例如涉及一种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及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采用压缩机的制冷系统中,为了保证压缩机正常运行,常设置供气系统,供气系统的供气方式多为:制冷系统的制冷循环管路内的冷媒经过管路送至供气罐内,冷媒在供气罐内经过高温加热蒸发成高压气态冷媒,从供气罐排出后直接通过管路送至压缩机的轴承间隙内,起到支撑转子的作用。其中,供气罐的加压原理为:电能控制供气罐内的电加热器升温,加热供气罐内的液态冷媒,使冷媒蒸发变为高压气体,并从供气罐顶部排出,经管路送至压缩机的气体轴承间隙内。
[000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4]供气罐通过电能加热其内部的液态冷媒,消耗的功率较高,增加了供气系统的能量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及制冷系统,以解决供气罐通过电能加热其内部的液态冷媒,消耗的功率较高,增加了供气系统的能量消耗的问题。
[000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的供气系统,所述供气系统包括:压缩机,包括轴承;供气罐,设有冷媒入口和出气口,所述冷媒入口与所述压缩机所在的制冷系统的冷媒取液口通过第一管路相连通,并从所述冷媒取液口取液,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轴承的注入口相连通;第一管路,连通在所述冷媒取液口与所述冷媒入口之间;冷媒泵,设于所述第一管路;热源,设于所述第一管路,沿所述第一管路内冷媒的流动方向,所述冷媒泵与所述热源依次设置,其中,所述热源能够与所述第一管路内的冷媒换热,以调节所述第一管路内的冷媒的温度。
[0008]可选地,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和第二管路,所述压缩机设有排气口,所述第二管路连通在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端之间;所述供气系统还包括:换热器,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均位于所述换热器内,所述第一管路内的冷媒和所述第二管路内的冷媒能够在所述换热器内换热,以提高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冷媒的温度;其中,所述热源包括所述第二管路内的冷媒。
[0009]可选地,所述换热器包括板式换热器。
[0010]可选地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和第二管路,所述压缩机设有排气口,所述第二管路连通在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端之间;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盘绕设置,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冷媒能够与所述第二管路中的冷媒换热,以提高所述第一管路中的
冷媒的温度;其中,所述热源包括所述第二管路中的冷媒。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压缩机导热连接,所述压缩机工作时,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冷媒能够与所述压缩机进行换热,以提高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冷媒的温度,其中,所述热源包括所述压缩机工作时其自身的热量。
[0012]可选地,所述供气系统还包括:变频器,与所述压缩机相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变频器导热连接,所述变频器工作时,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冷媒能够与所述变频器进行换热,以提高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冷媒的温度,所述热源包括所述变频器工作时其自身的热量。
[0013]可选地,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冷媒取液口设于所述冷凝器和/或所述蒸发器。
[0014]可选地,所述冷媒泵位于所述第一管路的最低处。
[0015]可选地,所述供气系统还包括:储液罐,设于所述第一管路,并与所述冷媒泵相连通;其中,所述储液罐的高度大于所述冷媒泵的高度,所述冷媒泵停机时,所述储液罐的冷媒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至所述冷媒泵中。
[0016]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的供气系统。
[001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及制冷系统,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18]第一管路将冷媒通过冷媒取液口取出后,在冷媒泵的作用下传递至供气罐中,冷媒在供气罐内经过高温加热蒸发成高压气态冷媒,从供气罐的出气口排出后通过管路送至压缩机的轴承的注入口处,进而进入压缩机的轴承间隙之中,起到支撑转子的作用,热源设于第一管路,并位于冷媒泵的下游,一方面可以对进入供气罐之前的冷媒进行预热,预热后的冷媒进入供气罐后,减少了供气罐加热冷媒所需的能量,进而可以减少供气罐的消耗的功率,减少供气系统的能量消耗,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一管路的冷媒经过热源加热变成气态冷媒,使得冷媒泵出现闪蒸的现象,进而保护冷媒泵。
[0019]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0]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0021]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0、轴承;20、供气罐;201、电加热器;202、液位计;203、压力传感器;30、第一管路;301、第一球阀;302、第一电磁阀;303、第一过滤器;304、第二电磁阀;305、单向阀;306、冷媒泵;40、热源;50、换热器;60、第二管路;70、第三管路;701、第二球阀;702、第二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
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0026]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27]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28]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包括轴承;供气罐,设有冷媒入口和出气口,所述冷媒入口与所述压缩机所在的制冷系统的冷媒取液口通过第一管路相连通,并能够从所述冷媒取液口取液,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轴承的注入口相连通;冷媒泵,设于所述第一管路;热源,设于所述第一管路,沿所述第一管路内冷媒的流动方向,所述冷媒泵与所述热源依次设置;其中,所述热源能够与所述第一管路内的冷媒换热,以调节所述第一管路内的冷媒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和第二管路,所述压缩机设有排气口,所述第二管路连通在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端之间;所述供气系统还包括:换热器,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均位于所述换热器内,所述第一管路内的冷媒和所述第二管路内的冷媒能够在所述换热器内换热,以提高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冷媒的温度;其中,所述热源包括所述第二管路内的冷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板式换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和第二管路,所述压缩机设有排气口,所述第二管路连通在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端之间;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盘绕设置,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冷媒能够与所述第二管路中的冷媒换热,以提高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迪陈增辉张瑞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