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709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包括模拟人和控制终端,所述模拟人和控制终端电性连接,所述模拟人包括模拟躯干,所述模拟躯干前端中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模拟胸,所述模拟躯干下端固定安装有模拟下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通过设置模拟胸、模拟躯干、模拟肺、导向杆、压板和弹簧共同配合实现练习胸外按压式心肺复苏,通过设置模拟嘴巴、口部气管、主气管和模拟肺共同配合实现练习人工呼吸式心肺复苏,通过设置模拟颈动脉机构模拟颈动脉反应,通过设置模拟瞳孔机构模拟瞳孔反应,使用效果好,真实性强,功能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动脉模拟器
,特别涉及一种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肺复苏法,既是专业的急救医学,也是现代救护的核心内容,是最重要的急救知识技能,它是在生命垂危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健康人由于心脏骤停,而必须采取气道放开、胸外按压、人工口鼻呼吸、体外除颤等抢救过程,使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护。在抢救过程中气道是否放开、胸外按压位置、按压强度是否正确、人工呼吸吹入潮气量是否足够、规范动作是否正确、人工呼吸吹入潮气量是否足够、规范动作是否正确等,是抢救病人是否成功的关键。心肺复苏、就是针对骤停式心跳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学习的心肺复苏,即是基础生命技术,因此是每一个人必须要掌握的心肺复苏技术。在现有的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中有以下几点弊端:1、现有的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中模拟心肺复苏的组件使用效果不好,尤其是采用胸外按压的方式进行心肺复苏时,按压反馈效果不好,影响操作者练习胸外按压;2、现有的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在采用人工呼吸潮气量检测反馈效果不明显,不利于使用;3、现有的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中大多没有设置模拟瞳孔机构和模拟颈动脉机构,导致整个模拟人不够真实,无法让练习人员体验到真实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包括模拟人和控制终端,所述模拟人和控制终端电性连接,所述模拟人包括模拟躯干,所述模拟躯干前端中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模拟胸,所述模拟躯干下端固定安装有模拟下肢,所述模拟躯干左端上部和右端上部均固定安装有模拟上肢,所述模拟躯干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模拟颈部,所述模拟颈部外表面左部固定安装有模拟颈动脉机构,所述模拟颈部上端固定安装有模拟头,所述模拟头前端下部固定安装有模拟嘴巴,所述模拟头前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模拟鼻子,所述模拟头前端上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模拟眼睛,两个所述模拟眼睛内部均设置有模拟瞳孔机构,所述控制终端前端上部设置有条形指示灯,所述控制终端上端前部设置有控制区。
[0006]优选的,所述模拟躯干上端开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下槽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后槽壁固定安装有模拟肺,所述模拟肺内腔后壁固定安装有气压检测器和分控制器,所述第一安装槽前壁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四个导向杆,四个所述导
向杆外表面共同滑动套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前端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前端与第一安装槽前槽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模拟头下端开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前槽壁从上到下依次开有鼻部槽和口部槽,所述鼻部槽与模拟鼻子相通,所述口部槽与模拟嘴巴相通,所述模拟颈部上端开有上下贯通的第四安装槽。
[0008]优选的,所述模拟颈动脉机构包括保护罩和马达,所述保护罩右端和马达右端均与模拟颈部外表面左部固定连接,所述马达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凸轮。
[0009]优选的,所述模拟瞳孔机构包括半球形弧片和电动推杆,所述半球形弧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半球形弧片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端和下端均与模拟眼睛内腔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位于模拟头内部,且电动推杆位于模拟眼睛正后方,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固定安装有Y形杆,所述Y形杆两个前端分别与两个半球形弧片后端弧面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模拟肺上端固定安装有主气管,所述主气管外表面前部从下到上依次固定安装有口部气管和鼻部气管,所述口部气管前端固定安装有收集罩,所述收集罩前端与口部槽前槽壁固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一种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通过设置模拟胸、模拟躯干、模拟肺、导向杆、压板和弹簧共同配合实现练习胸外按压式心肺复苏,使用时,练习员首先将模拟躯干平放在地面上,然后双手交错叠加按压右侧的模拟胸,模拟胸受力向下挤压弹簧,弹簧向下按压压板,压板向下按压模拟肺,模拟肺收缩,此时,练习员随着弹簧的反作用力向上移动双手,模拟肺恢复正常产生负压并通过口部气管和鼻部气管吸入空气,设置在模拟肺内部的气压检测器检测吸入的气体量,并将数值传输至分控制器,分控制器将数据传输至控制终端,完成整个胸外按压式心肺复苏流程,通过设置弹簧提供按压时的反馈感,便于练习员更好的掌握按压频率,通过设置导向杆使得压板只能垂直移动,保持了压板与模拟肺的最大接触面积,保证模拟肺的气体吸入量数值的精准度;
[0013]2、本技术一种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通过设置模拟嘴巴、口部气管、主气管和模拟肺共同配合实现练习人工呼吸式心肺复苏,使用时,练习员首先捏紧模拟鼻子,在向模拟嘴巴中渡气,气体通过口部气管和主气管进入模拟肺,在模拟肺内部的气压检测器检测模拟肺吸入的气体量,气压检测器将数值传输至分控制器,分控制器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式将数据传输至控制终端,通过设置条形指示灯显示结果,即当潮气量过小时,条形指示灯亮黄色,当潮气量合适时,条形指示灯亮绿色,当潮气量过大时,条形指示灯亮红色,便于练习员掌握正确的人工呼吸方式;
[0014]3、本技术一种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通过设置模拟颈动脉机构模拟颈动脉反应,通过设置模拟瞳孔机构模拟瞳孔反应,通过马达输出端带动凸轮转动,通过凸轮间歇性碰撞保护罩,实现颈动脉跳动的感觉,通过电动推杆输出端带动Y形杆伸长,Y形杆带动两个半球形弧片扩张,实现瞳孔散大的感觉,马达和电动推杆均由控制区控制,便于开启和关闭。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的模拟人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的模拟劲动脉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一种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的模拟瞳孔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一种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的模拟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模拟人;2、控制终端;3、模拟躯干;4、模拟胸;5、模拟下肢;6、模拟上肢;7、模拟颈部;8、模拟颈动脉机构;9、模拟头;10、模拟嘴巴;11、模拟鼻子;12、模拟眼睛;13、模拟瞳孔机构;14、条形指示灯;15、控制区;21、第一安装槽;22、模拟肺;23、气压检测器;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包括模拟人(1)和控制终端(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人(1)和控制终端(2)电性连接,所述模拟人(1)包括模拟躯干(3),所述模拟躯干(3)前端中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模拟胸(4),所述模拟躯干(3)下端固定安装有模拟下肢(5),所述模拟躯干(3)左端上部和右端上部均固定安装有模拟上肢(6),所述模拟躯干(3)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模拟颈部(7),所述模拟颈部(7)外表面左部固定安装有模拟颈动脉机构(8),所述模拟颈部(7)上端固定安装有模拟头(9),所述模拟头(9)前端下部固定安装有模拟嘴巴(10),所述模拟头(9)前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模拟鼻子(11),所述模拟头(9)前端上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模拟眼睛(12),两个所述模拟眼睛(12)内部均设置有模拟瞳孔机构(13),所述控制终端(2)前端上部设置有条形指示灯(14),所述控制终端(2)上端前部设置有控制区(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感应的心肺复苏模拟人电磁动脉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躯干(3)上端开有第二安装槽(28),所述第二安装槽(28)下槽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槽(21),所述第一安装槽(21)后槽壁固定安装有模拟肺(22),所述模拟肺(22)内腔后壁固定安装有气压检测器(23)和分控制器(24),所述第一安装槽(21)前壁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四个导向杆(25),四个所述导向杆(25)外表面共同滑动套接有压板(26),所述压板(26)前端固定安装有弹簧(27),所述弹簧(27)前端与第一安装槽(21)前槽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感应的心肺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强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津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