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708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驱动件,用于驱动车辆运行;储能装置,与驱动件相连接,用于为驱动件提供电能;燃料电池组件,分别与驱动件和储能装置相连接,用于为驱动件和储能装置提供电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通过燃料电池组件的设置,并将燃料电池组件分别与车辆的驱动件和储能装置相连接,一方面,可以通过燃料电池组件发电并直接将电能传输给驱动件,以保证驱动件的正常运行,或者通过燃料电池组件为储能装置充电,再通过储能装置为驱动件供电,也保证了反应燃料的能量转化率,节省燃料。另一方面,可以同时通过燃料电池组件产生电能,并将产生的电能传输至储能装置进行存储,从而可以减少储能装置的充电时间,提升充电效率。电效率。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纯电动工程车辆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以动力电池提供电能,但是动力电池存在充电时长,续航里程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辆。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驱动件,用于驱动车辆运行;储能装置,与驱动件相连接,用于为驱动件提供电能;燃料电池组件,分别与驱动件和储能装置相连接,用于为驱动件和储能装置提供电能。
[0006]本技术提供的车辆,包括驱动件和储能装置,其中驱动件用于驱动车辆运行,储能装置用于存储电能,从而将储能装置与驱动件相连接,即可实现通过储能装置对驱动件提供电能,以供驱动件运行。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燃料电池组件,燃料电池组件能够通过将反应燃料进行燃烧反应,从而产生电能。具体地,将燃料电池组件与车辆的驱动件相连接,从而可以将产生的电能直接提供给驱动件,进而使得驱动件带动车辆运行。进一步地,燃料电池组件还可以与储能装置相连接,从而可以将燃烧反应所产生的电能传输至储能装置中,将电能进行存储,以供驱动件使用。
[0007]本技术提供的车辆,通过燃料电池组件的设置,并将燃料电池组件分别与车辆的驱动件和储能装置相连接,一方面,在车辆储能装置存储的电能不足时,可以通过燃料电池组件发电并直接将电能传输给驱动件,以保证驱动件的正常运行,输出稳定,能够有效保障车辆的续航时间,从而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以保证工程进度。或者,通过燃料电池组件为储能装置充电,再通过储能装置为驱动件供电,既保证了车辆正常运行,也保证了反应燃料的能量转化率,节省燃料。另一方面,在对车辆储能装置进行充电时,可以同时通过燃料电池组件产生电能,并将产生的电能传输至储能装置进行存储,从而可以减少储能装置的充电时间,提升充电效率。
[000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的车辆,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燃料电池组件包括:燃料电池反应堆,分别与驱动件和储能装置相连接;燃料存储装置,与燃料电池反应堆相连接,用于为燃料电池反应堆提供反应燃料。
[0010]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燃料电池反应堆,可以将反应燃料在燃料电池反应堆中进行燃烧反应,从而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电能的产生,并且将燃料电池反应堆分别与储能装置和驱动件相连接,以实现对储能装置和驱动件提供电能。同时,通过燃料存储装置可以将反应燃料进行存储,以便车辆携带,进而实现车辆电能的应急供应。并且,燃料电池反应
堆操作方便、运行可靠,不产生废气,不污染环境,实现了为车辆提供清洁能源。
[0011]具体地,反应燃料可以为氢燃料,氢燃料燃烧效率高,重量轻,并且加注方便。
[00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底盘;驾驶室,设置于底盘上,位于底盘的一侧;燃料电池反应堆设置于驾驶室的底部,燃料存储装置设置于驾驶室的后侧。
[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车辆可以包括底盘,用于承载车辆的各种部件。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驾驶室,并且,燃料存储装置设置在驾驶室的后侧,以实现便于安装携带,同时方便作业人员向燃料存储装置中添加燃料,燃料电池反应堆设置在驾驶室的底部,能够有效利用驾驶室底部空余空间,以提高车辆整体结构紧凑性,以实现车辆小型化设计,同时能够平衡车辆前后重量比。
[00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安装座,设置于底盘上,位于驾驶室的后侧,燃料存储装置设置于安装座上。
[0015]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底盘装置上设置安装座,具体设置在驾驶室后侧,用于安装燃料存储装置,这样,一方面提高燃料存储装置的稳固性。另一方面,由于驾驶室后侧位置与驾驶室底部位置距离较近,能够缩短连接燃料反应装置与燃料存储装置之间管道,缩短燃料的传输距离,减少中间损耗,从而提高燃料反应装置电能输出的稳定性。
[00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储能装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底盘的两侧。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储能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底盘的两侧。这样,一方面,储能装置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可以保证车辆有更多的电能储存或释放,最大程度上满足车辆的用电需求,使车辆的续航能力达到最大化。另一方面,由于储能装置重量较大,通过将多个储能装置分别设置在底盘的两侧,这样能够合理化分配储能装置的配重,避免储能装置位置设置不对称,影响车辆整体稳定性,同时防止增加车辆的负载,节约能源,提升车辆运载能力。
[00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货箱,设置于底盘上,货箱远离驾驶室的一端与底盘转动连接;液压驱动装置,设置于底盘上,液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货箱相连接,用于驱动货箱相对于底盘转动;燃料存储装置位于驾驶室和货箱之间。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车辆还可以包括货箱,货箱设置于底盘上,以实现车辆对货物的装载与运输,并且,通过将货箱远离驾驶室的一端与底盘转动连接,一方面,实现了货箱与底盘之间的连接和固定,避免货箱移位。另一方面,在需要卸载货物时,通过控制货箱相对于底盘进行转动,即可将货箱靠近驾驶室的一侧抬高,从而使得货物可以从货箱的另一侧卸载。进一步地,车辆还可以包括液压驱动装置,液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货箱相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液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的伸出与缩回,来带动货箱靠近驾驶室的一端进行抬起或放下,以实现车辆的自卸功能。并且,液压驱动装置运行稳定,操作简单,故障率低,有利于保证车辆的稳定运行。
[0020]进一步地,通过将燃料存储装置设置于驾驶室和货箱之间,一方面由于驾驶室后侧位置与驾驶室底部位置距离较近,能够缩短连接燃料反应装置与燃料存储装置之间管道,缩短燃料的传输距离,减少中间损耗,从而提高燃料反应装置电能输出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驾驶室和货箱在车辆前后两个方向对燃料存储装置进行保护,避免燃料存储装置收到冲击,进而避免燃料泄漏造成安全事故。
[002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第一冷却系统,设置于底盘的底部,用于对储能装置进行冷却。
[0022]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冷却系统的设置,可以实现对储能装置进行冷却,避免储能装置温度过高,造成电量利用率下降,从而避免影响车辆作业。具体地,将第一冷却装置设置于底盘的底部,避免占用底盘上部的空间,保证了货箱的容量,也同样避免在装载和卸载货物时对第一冷却系统造成冲击,保证车辆运行的稳定性。
[002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第二冷却系统,设置于底盘的底部,用于对燃料电池反应堆进行冷却。
[002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二冷却系统的设置,可以实现对燃料电池反应堆进行冷却,避免燃料电池反应堆温度过高而造成安全事故,从而避免影响车辆作业,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具体地,将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车辆运行;储能装置,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接,用于为所述驱动件提供电能;燃料电池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储能装置相连接,用于为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储能装置提供电能;还包括:底盘;驾驶室;货箱,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货箱远离所述驾驶室的一端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液压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货箱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货箱相对于所述底盘转动;所述燃料电池组件包括:燃料存储装置;所述燃料存储装置位于所述驾驶室和所述货箱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组件还包括:燃料电池反应堆,分别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储能装置相连接;所述燃料存储装置与所述燃料电池反应堆相连接,用于为所述燃料电池反应堆提供反应燃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位于所述底盘的一侧;所述燃料电池反应堆设置于所述驾驶室的底部,所述燃料存储装置设置于所述驾驶室的后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位于所述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桂恒阮盼郑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