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视觉系统的工业机器人垃圾处理实训平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670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53
一种基于视觉系统的工业机器人垃圾处理实训平台,它涉及一种教学实训平台。它包含底板,底板上设有环形轨道,环形轨道的内环内设有工业机器人组件,工业机器人组件的右侧设有垃圾桶放置区,工业机器人组件的左侧设有垃圾桶回收区,圾桶回收区上设有反光镜,所述的垃圾桶放置区上设有垃圾桶,垃圾桶的顶面上设有铁块,垃圾桶放置区的右侧设有垃圾运输车模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工业机器人作为垃圾桶上料和卸料装置,并利用垃圾运输车模型作为垃圾运输装置,有效模拟了城市环境垃圾处理的全过程应用,同时在工业机器人上安装有摄像头,融合了机器人视觉系统、机器人编程等应用,满足工业机器人技能型人才的实训要求。业机器人技能型人才的实训要求。业机器人技能型人才的实训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视觉系统的工业机器人垃圾处理实训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教学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视觉系统的工业机器人垃圾处理实训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和机器视觉系统在工业现场的使用已相当频繁,在目前教学仪器领域中,针对这两种技术的实训教学,需要分别使用这两种技术的独立设备才能进行,存在功能分散、与实际现场不符等缺陷,特别是在环保垃圾应用领域,其运作模式不同于工业生产线,很难通过现场实地参观的方式来达到实训的目的。因此作为教学仪器领域中的实训设备,如果照搬现实中垃圾处理方式也是不现实的,存在地点分散、成本高、控制不全面等缺点,缺乏实训的深度,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视觉系统的工业机器人垃圾处理实训平台,它通过工业机器人作为垃圾桶上料和卸料装置,并利用垃圾运输车模型作为垃圾运输装置,有效模拟了城市环境垃圾处理的全过程应用,同时在工业机器人上安装有摄像头,融合了机器人视觉系统、机器人编程等应用,既能满足基本教学需求,又能融合多种应用,极大满足工业机器人技能型人才的实训要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视觉系统的工业机器人垃圾处理实训平台,它包含底板1,底板1上设有环形轨道2,环形轨道2的内环内设有工业机器人组件4,工业机器人组件4的右侧设有垃圾桶放置区5,工业机器人组件4的左侧设有垃圾桶回收区8,圾桶回收区8上设有反光镜81,反光镜81的镜面朝向工业机器人组件4方向,所述的垃圾桶放置区5上设有垃圾桶6,垃圾桶6的顶面上设有铁块61,垃圾桶放置区5的右侧设有垃圾运输车模型3,垃圾运输车模型3位于环形轨道2上;
[0005]所述的工业机器人组件4包含底盘41,底盘41内设有减速电机42,底盘41上方设有转盘43,转盘43与减速电机42的转轴连接,转盘43的上方设有立柱44,立柱44的顶端设有伸缩杆45,伸缩杆45的前端上有摄像头46和磁铁47,磁铁47位于伸缩杆45前端的下表面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垃圾桶放置区5的右侧设有速度传感器7。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工业机器人组件4位于环形轨道2的横向中轴线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磁铁47位于垃圾桶放置区5和垃圾桶回收区8的正上方。
[000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10]本技术使用时首先将垃圾运输车模型3放置于环形轨道2上,且位于垃圾桶放置区5的右侧,接着启动工业机器人组件4,通过工业机器人组件4上的减速电机42带动伸缩杆45转动,进而使得伸缩杆45前端刚好位于垃圾桶放置区5的上方,在垃圾桶放置区5上放置垃圾桶6,通过伸缩杆45前端的磁铁47将垃圾桶6吸起,然后伸缩杆45往前伸缩至垃圾运输车模型3的上方,之后将垃圾桶6放于垃圾运输车模型3上。
[0011]启动垃圾运输车模型3,垃圾运输车模型3沿着环形轨道2开至垃圾桶回收区8的左侧停下,同时通过速度传感器7监控垃圾运输车模型3的行驶速度,接着减速电机42逆方向转动,将伸缩杆45转动至垃圾运输车模型3的上方,将垃圾运输车模型3上转载的垃圾桶6吸起后,接着通过摄像头46与垃圾桶回收区8上的反光镜81进行信号反射接收,判断正常的垃圾桶6放置位置后将垃圾桶6放下,卸载完成后,最后工业机器人组件4恢复至初始状态。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
[0013]1、本技术通过在底板上搭设工业机器人,通过工业机器人作为垃圾桶上料和卸料装置,并利用垃圾运输车模型作为垃圾运输装置,有效模拟了城市环境垃圾处理的全过程应用,同时在工业机器人上安装有摄像头,融合了机器人视觉系统、机器人编程等应用,既能满足基本教学需求,又能融合多种应用,极大满足工业机器人技能型人才的实训要求。
[0014]2、本技术有效模拟了垃圾处理流程,可有效通过测量垃圾运输频率,为提升垃圾处理效率优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工业机器人组件4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中A

A处方向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底板1、环形轨道2、垃圾运输车模型3、工业机器人组件4、底盘41、减速电机42、转盘43、立柱44、伸缩杆45、摄像头46、磁铁47、垃圾桶放置区5、垃圾桶6、铁块61、速度传感器7、垃圾桶回收区8、反光镜81。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看图1

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板1,底板1为塑料板,底板1上设有环形轨道2,环形轨道2的内环内设有工业机器人组件4,工业机器人组件4的右侧设有垃圾桶放置区5,工业机器人组件4的左侧设有垃圾桶回收区8,圾桶回收区8上设有反光镜81,反光镜81用于反射信号,反光镜81的镜面朝向工业机器人组件4方向,所述的垃圾桶放置区5上设有垃圾桶6,垃圾桶6的顶面上设有铁块61,垃圾桶放置区5的右侧设有垃圾运输车模型3,垃圾运输车模型3位于环形轨道2上;
[0021]所述的工业机器人组件4包含底盘41,底盘41内设有减速电机42,减速电机42为伺服电机,底盘41上方设有转盘43,转盘43与减速电机42的转轴连接,转盘43的上方设有立柱44,立柱44的顶端设有伸缩杆45,伸缩杆45的前端上有摄像头46和磁铁47,磁铁47位于伸缩杆45前端的下表面上。
[0022]所述的垃圾桶放置区5的右侧设有速度传感器7,速度传感器7用于测量垃圾运输车模型3的速度,进而计算运输频率。
[0023]所述的工业机器人组件4位于环形轨道2的横向中轴线上。
[0024]所述的磁铁47位于垃圾桶放置区5和垃圾桶回收区8的正上方。
[0025]本实施例使用时首先将垃圾运输车模型3放置于环形轨道2上,且位于垃圾桶放置区5的右侧,接着启动工业机器人组件4,通过工业机器人组件4上的减速电机42带动伸缩杆45转动,进而使得伸缩杆45前端刚好位于垃圾桶放置区5的上方,在垃圾桶放置区5上放置垃圾桶6,通过伸缩杆45前端的磁铁47将垃圾桶6吸起,然后伸缩杆45往前伸缩至垃圾运输车模型3的上方,之后将垃圾桶6放于垃圾运输车模型3上。
[0026]启动垃圾运输车模型3,垃圾运输车模型3沿着环形轨道2开至垃圾桶回收区8的左侧停下,同时通过速度传感器7监控垃圾运输车模型3的行驶速度,接着减速电机42逆方向转动,将伸缩杆45转动至垃圾运输车模型3的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视觉系统的工业机器人垃圾处理实训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底板(1),底板(1)上设有环形轨道(2),环形轨道(2)的内环内设有工业机器人组件(4),工业机器人组件(4)的右侧设有垃圾桶放置区(5),工业机器人组件(4)的左侧设有垃圾桶回收区(8),圾桶回收区(8)上设有反光镜(81),反光镜(81)的镜面朝向工业机器人组件(4)方向,所述的垃圾桶放置区(5)上设有垃圾桶(6),垃圾桶(6)的顶面上设有铁块(61),垃圾桶放置区(5)的右侧设有垃圾运输车模型(3),垃圾运输车模型(3)位于环形轨道(2)上;所述的工业机器人组件(4)包含底盘(41),底盘(41)内设有减速电机(42),底盘(41)上方设有转盘(43),转盘(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福黄泷彬陈奕攀闫超杰郑毅锋李吉祥郭才东
申请(专利权)人:视捷龙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