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694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端子,用于和芯片模块的插脚相连接,该电连接器端子大致呈U形,包括两臂部及位于两臂部之间的连接部,每一臂部同一侧侧面之间形成一逐渐缩小宽度的滑卡槽,滑卡槽的较窄处稍小于芯片模块的插脚宽度,芯片模块的插脚能从滑卡槽内部较宽处插入,横移向较窄处且和导电端子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端子有利于电子产品向高密度的方向发展。(*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端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用端子,尤指一种用于和芯片模块的插脚相连接的电连接器端子。
技术介绍
美国专利第5,797,774号专利揭示了一种用于和芯片模块的插脚相连接的电连接器端子,其包括第一、第二两相对的翼片,以用来接受芯片模块的插脚,两翼片分别向上延伸有向内倾斜一定角度的两折弯翼片,在两折弯翼片的前方各有一向后倾斜的斜面,以供芯片模块的插脚以滑移的方式移动到两折弯翼片的内部,从而将其固定在两翼片内,但芯片模块的插脚是从两倾斜面的外部即整个端子的外部移入到端子内部。虽然上述电连接器的端子在插接芯片模块的插脚时达到了零插入力的目的,但因芯片模块的插脚是从端子的外部移入到端子的内部,这样就每个端子占用较大的空间,从而不利于电子产品向小型化、高密度化的方向发展。台湾第517886号专利揭示了一电连接器端子,其端子结构是相对于一中心平面镜像对称设置,设有干涉固持于电连接器本体内的基部,自基部一端延伸于电连接器本体外的尾部,及自基部另一端沿远离尾部方向延伸出的两臂部,臂部末端分别形成有弹性臂,该两弹性臂间设有收容芯片模块插脚的空间。臂部延伸方向平行设有两第二侧面,第二侧面与中心平面成一夹角,该夹角在于零度小于九十度,从而使两第二侧面之间的宽度稍小于芯片模块的插脚宽度,而使芯片模块的插脚夹持在它们之间。如图1所示,该电连接器端子臂部向外延伸设有两第二侧面中,其中它们两者之间的过渡处形成一逐渐向内倾斜的斜面,可以看出这段过渡非常短,在推移芯片模块的插脚时插脚就会对斜面有一个力的作用,同样斜面就会对插脚有一个反作用力,因其力臂太短,则插脚受到的力就会大,从而使芯片模块插脚的推入力过大而不容易推入。即使增大其斜面的长度,因两第二侧面是在垂直于基部的方向上延伸出,这样就会使此端子占有较大的空间,从而不利于此端子紧密性的排列在一起,从而不利于产品向小型化、高密度化的方向发展。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把芯片模块的插脚很容易推入且有利于向高密度方向发展的电连-->接器端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很容易把芯片模块的插脚很容易推入且有利于向高密度方向发展的电连接器端子。为了达到上述创作目的,本技术电连接器端子,用于和芯片模块的插脚相连接,该电连接器端子大致呈U形,包括两臂部及位于两臂部之间的连接部,每一臂部同一侧侧面之间形成一逐渐缩小宽度的滑卡槽,滑卡槽的较窄处稍小于芯片模块的插脚宽度,芯片模块的插脚能从滑卡槽内部较宽处插入,横移向较窄处且和导电端子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电连接器端子两臂部可以有较长长度,使芯片模块的插脚很容易的推入,从而节省了芯片模块插脚推入夹持槽处的力,且本电连接器端子大致呈U形臂部是在自连接部的两端方向上延伸出,且向内倾斜,也不会使本端子占有较大的空间,从而有利于电子产品向高密度的方向发展。【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电连接器端子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端子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端子与绝缘本体、锡球组装后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端子插入芯片模块的插脚时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端子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照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端子1大致呈U形,包括两臂部11、12及位于两臂部之间的连接部10,每一臂部均向内倾斜一定角度,且同一侧顶部呈斜坡状,使臂部11和12两侧形成倾斜的侧面110和120,且在侧面110和120之间形成一逐渐缩小宽度的滑卡槽13,滑卡槽的较窄处130稍小于芯片模块的插脚4宽度,两臂部11和12顶端形成夹持槽14,芯片模块的插脚4能从滑卡槽13内部较宽处插入,横移向较窄处130且和电连接器端子1接触,并在夹持槽14处夹紧。-->连接部10的底部100两侧101和102向内收缩,以便于组装至绝缘本体2内。当将电连接器端子1和绝缘本体2相组装在一起时,绝缘本体2上设有收容槽20,自收容槽20的壁上向槽中间延伸设有两突起21,以与电连接器端子1的底部100相对应,便于电连接器端子1稳定的和绝缘本体2相配合,电连接器端子1的底部100及收容槽20槽壁形成一收容腔22,以收容锡球3,其中锡球3和电连接器端子1的底部100相连接。本技术电连接器端子1’还可实施成如图5所示的方式,即其中一臂部15’未向内倾斜且未设顶部呈斜坡状的一侧,而在该臂部15’向内冲设有一凸片12’,该凸片12’一侧120’呈斜坡状,且该侧与另一臂部11’呈斜坡状的一侧110’方向相同。此臂部15’可连接端子料带(图中未画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端子,用于和芯片模块的插脚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端子大致呈U形,包括两臂部及位于两臂部之间的连接部,每一臂部同一侧侧面之间形成一逐渐缩小宽度的滑卡槽,滑卡槽的较窄处稍小于芯片模块的插脚宽度,芯片模块的插脚能从滑卡槽内部较宽处插入,横移向较窄处且和导电端子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端子,用于和芯片模块的插脚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端子大致呈U形,包括两臂部及位于两臂部之间的连接部,每一臂部同一侧侧面之间形成一逐渐缩小宽度的滑卡槽,滑卡槽的较窄处稍小于芯片模块的插脚宽度,芯片模块的插脚能从滑卡槽内部较宽处插入,横移向较窄处且和导电端子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每一臂部均向内倾斜一定角度,且同一侧顶部呈斜坡状,以在两接触部靠近主体部的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