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681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是在单一插槽处设有形成阶级落差的两个第一、二插置部,用以分别作为Mini  SD记忆卡与SD记忆卡的插套位置;其中,在第一、二插置部之间设有一活动构件,由活动构件主体的阻挡作用限制Mini  SD记忆卡进入第二插置部;以及,由活动构件可配合朝向位置较低的第一插置部的方向移动的特性,让SD记忆卡能够顺利插入第二插置部的深处,以有效避免此两种记忆卡插错位置。(*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连接器的结构改良
本技术涉及至少可供SD记忆卡以及Mini SD记忆卡插套使用的多功连接器改良,旨在提供一有效避免此两种记忆卡插错位置的连接器构造。
技术介绍
按,由于可携式资讯装置(例如PDA、数码相机、MP3播放机、行动电话等3C电气装置)的功能不断的提升,相对的使得其所用以作为储存载体的记忆卡亦必须朝向高容量与高传输速度的方向发展;也由于各记忆卡的制造厂商多持有专属的开发技术,且为突显其技术的独创性,而多在所开发的记忆卡外型上(例如外型轮廓、尺寸大小)刻意与其他厂商的产品做区隔。事实上,就相同厂商所开发的各种记忆卡而言,或许有些记忆卡是因为使用对象(即使用该记忆卡的资讯装置)的需求,而必须设计成为较小的尺寸,但是就小尺寸记忆卡的电路架构而言,仍然多会倾向于沿用原有所发行的记忆卡,以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并且有利于相容读取装置的开发。例如,坊间所见的Mini SD记忆卡即为一种专为行动电话等小型可携式资讯装置所开发的小尺寸记忆卡,而且Mini SD记忆卡的电路架构是与SD记忆卡的电路架构几乎完全一致,而许多资讯装置得以利用同一个记忆卡连接器的电气电路构成SD记忆卡或是Mini SD记忆卡与该资讯装置的电路联结。再者,习用的记忆卡连接器虽然可以利用单一插槽本身的阶级段落差用以产生位置不同的插置部,即可区隔不同记忆卡的插套位置。类似的多功连接器多是将位于插槽前方的第一插置部作为Mini-->SD记忆卡的插套位置,而其位于插槽后方的第二插置部则用以作为SD记忆卡的插套位置;然而,就实际使用情况而言,Mini SD记忆卡因为宽幅较小的原因,有可能误插进第二插置部的深处,且原本必须插进第二插置部的SD记忆卡则有可能因为第一、二插置部的阶级段落阻挡而无法顺利插入第二插置部的深处,进而造成此两种记忆卡插错位置的现象。因此,类似的多功连接器势必要具备辅助的机构来限制的MiniSD记忆卡插入第二插置部,或是引导SD记忆卡顺利插入第二插置部的深处,以有效解决此两种记忆卡插置错误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多功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连接器是在单一插槽处设有形成阶级落差的两个第一、二插置部,用以分别做为Mini SD记忆卡与SD记忆卡的插套位置;其中,在第一、二插置部之间设有一活动构件,其活动构件设有相对应与SD记忆卡接触的引导部。当Mini SD记忆卡插入插槽时,可由活动构件主体的阻挡作用,限制Mini SD记忆卡进入第二插置部;至于,当SD记忆卡插入插槽时,则是经由导引部将SD记忆卡引导至活动构件与第二插置部相对应的一侧,且其活动构件是可配合朝向较位置较低的第一插置部的方向移动,让SD记忆卡能够顺利插入第二插置部的深处,获致一可确实避免Mini SD记忆卡误插入第二插置部,并且顺利引导SD记忆卡进入第二插置部深处的多功连接器构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接器的外观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中连接器结构分解图;图3为Mini SD记忆卡的插套使用状态图;图4为SD记忆卡的插套使用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中活动构件与本体的正面结构外观图;-->图6为本技术中活动构件与本体的背面结构局部剖视图。【图号说明】10        本体              40        活动构件11        插槽              41        引导部111       第一插置部        42        弯折厚度112       第二插置部        43        弹性臂12        插孔              44        插接部20        衔接端子          51        Mini SD记忆卡30        金属盖            52        SD记忆卡具体实施方式为能使贵审查员清楚本技术的结构组成,以及整体运作方式,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本技术多功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连接器的基本结构组成如图1至图2所示,是在一塑料材质的本体10上设有一插槽11,并且在此单一插槽11处设有形成阶级落差的两个第一、二插置部111、112,其第一插置部111因为是相对应位于插槽11的前方,故其位置相对应较第二插置部112低;于实施时,第一插置部111的宽幅亦较第二插置部112小,如图3及图4所示,而是由第一插置部111作为小记忆卡51(如Mini SD记忆卡)的插套位置,相对的由第二插置部112作为大记忆卡52(如SD记忆卡)的插套位置。请同时配合参照图2及图5所示,前述第一、二插置部111、112处是分别布设有若干衔接端子20分别用以构成Mini SD记忆卡及SD记忆卡与连接器所应用的装置的电路联结;又,此本体10的顶部是盖设有一金属盖30用以将单一插槽11顶部的开放区遮蔽,借以构成完整的插槽11结构,并且由金属盖30的接地作用,达到防制电磁波干扰(EMI)的效果。尤其,在第一、二插置部111、112之间(第一、二插置部111、112的阶级段落前方)设有一活动构件40,此活动构件在第一插置部-->111区域外的两侧设有相对应与SD记忆卡接触的引导部41;如此,当Mini SD记忆卡插入插槽11时,可由活动构件40主体的阻挡作用,限制Mini SD记忆卡进入第二插置部;当SD记忆卡插入插槽11时,则是经由导引部41将SD记忆卡引导至活动构件40与第二插置部112相对应的一侧,且其活动构件112是可配合朝向位置较低的第一插置部111的方向移动,让SD记忆卡能够顺利插入第二插置部112的深处,以确实避免记忆卡插错位置。本实施例中,是进一步在此活动构件40位于第一插置部111区域的区段处设有一弯折厚度42,此弯折厚度42与第一插置部111的底面是常态保持一固定距离,由此弯折厚度阻挡Mini SD记忆卡插进第二插置部112,并且引导Mini SD记忆卡确实插入第一插置部111的深处。再者,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其活动构件40是可以有其有弹性作用的金属板片或是塑料板片所构成,如图2及图6所示,此活动构件40是在朝向插槽11深处的一端设有一对弹性臂43,此弹性臂43的尾端是弯折形成一插接部44,其本体10则相对应设有供插接部44扣入的插孔12,整体活动构件40即可利用插接部44与插孔12的简单插扣动作而确实与本体10相结合,并且经由弹性臂43的作用让活动构件40的本体能够配合上、下移动,以及回复至既定的位置。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多功连接器一较佳可行的结构,不但组成构造简单,更可确实达到防制记忆卡误植的目的,于是,依法提呈技术专利的申请;然而,以上的实施说明及图式所示,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局限本技术,因此,凡一切与本技术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的,均应属本技术的创设目的及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是在本体上设有一插槽,此单一插槽处设有形成阶级落差的两个用以分别做为MiniSD记忆卡与SD记忆卡的插套位置的第一、二插置部;其中,在第一、二插置部之间设有一活动构件,其活动构件设有相对应与 SD记忆卡接触的引导部;由该活动构件阻挡MiniSD记忆卡进入第二插置部;以及,经由该活动构件的引导作用让SD记忆卡能够顺利插入第二插置部的深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是在本体上设有一插槽,此单一插槽处设有形成阶级落差的两个用以分别做为Mini SD记忆卡与SD记忆卡的插套位置的第一、二插置部;其中,在第一、二插置部之间设有一活动构件,其活动构件设有相对应与SD记忆卡接触的引导部;由该活动构件阻挡Mini SD记忆卡进入第二插置部;以及,经由该活动构件的引导作用让SD记忆卡能够顺利插入第二插置部的深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引导部是设在该活动构件于第一插置部区域外的两侧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活动构件位于该第一插置部区域的区段处设有一弯折厚度,该弯折厚度与该第一插置部的底面常态保持一固定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坤铭游达智林贤昌
申请(专利权)人:钜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